APP下载

肺癌术后并发急性重型丙型肝炎1例报告

2021-12-23李孝锋赵燕燕孙永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炎抗原

李孝锋,赵燕燕,孙永涛,康 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传染病科,西安 71003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3岁,自由职业者。因“乏力、纳差1周”于2020 年7月15日入住本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无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7月8日于本院查血常规:WBC 4.22×109/L,PLT 101×109/L,RBC 4.33×109/L,Hb 151 g/L;肝功能:Alb 40.4 g/L,ALT 1406 U/L,AST 726 U/L,TBil 22.9 μmol/L;凝血系列:PTA 82%,INR 1.03;甲型肝炎抗体IgM阴性;戊型肝炎抗体IgM阴性;乙型肝炎五项抗-HBs、抗-HBe、抗-HBc阳性;丙型肝炎抗体定量0 C.O.I(参考值小于1.0 C.O.I),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HCV RNA定量1.20×107IU/ml。为求进一步治疗,7月15日于本科室住院。流行病学史:既往无肝炎病史,发病前6月下旬曾在当地洗脚店修脚,出现划伤并有出血。既往史:2018年9月26日行右肺癌根治术,术后单纯化疗3次,然后免疫治疗(PD-1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6周期,继之免疫治疗9周期,至2020年6月10日结束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6.3 ℃,脉搏 6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 Hg;精神不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全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可触及,肝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进一步查HCV基因分型为2a型;B19病毒IgM阴性,巨细胞病毒(CMV)抗体、EB病毒(EBV)抗体系列IgM阴性;高敏HBV DNA定量未检出,CMV DNA及EBV DNA定量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抗体及自身抗体检测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系列无异常;IgG4正常;腹部CT示肝左叶钙化灶,副脾,胆囊小结石,余腹部所见未见明显异常。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 g、1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5 ml、1次/d,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0 g、1次/d静滴,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2次/d口服进行保肝、退黄等治疗。患者仍有恶心、乏力,黄疸进行性加重,8月4日复查肝功能:Alb 34.6 g/L,ALT 516 U/L,AST 355 U/L,TBil 379.6 μmol/L,DBil 199.8 μmol/L,IBil 179.8 μmol/L,TBA 524.5 μmol/L;凝血系列:PTA 40%,INR 1.77;期间行两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并加用头孢曲松2.0 g、1次/d抗感染治疗,胸腺法新1.6 mg、1次/隔日(皮下注射)提高免疫力治疗。9月1日复查血常规:WBC 3.4×109/L,PLT 78×109/L,RBC 3.12×109/L,Hb 110 g/L;肝功能:Alb 33.7 g/L,ALT 34 U/L,AST 29 U/L,TBil 92.9 μmol/L,DBil 56.1 μmol/L,IBil 36.8 μmol/L,TBA 211.8 μmol/L;凝血系列:PTA 70.5%,INR 1.13;丙型肝炎抗体定量0.4 C.O.I,丙型肝炎核心抗原阴性;HCV RNA定量2.23×102IU/ml;外周血流式细胞示:T淋巴细胞 858/μl,B淋巴细胞 25/μl,NK细胞 148/μl。9月2日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2次/d治疗。10月15日复查血常规:WBC 2.9×109/L,PLT 76×109/L,RBC 3.5×109/L,Hb 130 g/L;肝功能Alb 37.8 g/L,ALT 40.9 U/L,AST 33.9 U/L,TBil 38.5 μmol/L,DBil 19.4 μmol/L,IBil 19.1 μmol/L;凝血系列:PTA 96.3%,INR 0.97;丙型肝炎抗体定量2.296 S/CO阳性。最终诊断为:急性重型丙型肝炎;右肺肺癌根治术后。总病程达3个月余,未行抗HCV治疗,逐步恢复。

2 讨论

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原之一[1]。HCV暴露后6个月内为急性期感染,15%~45%的急性HCV感染6个月内可发生病毒自发性清除[2-3]。由于70%~80%的急性HCV感染没有明显临床症状[4],临床较难识别,给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扰。

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包括6个月内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共用针具等或明确的HCV暴露史。有症状的急性HCV感染者临床表现特点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少数伴有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及黄疸。在HCV感染者中暴发性表现十分少见(<1%),黄疸是暴发性急性HCV感染最具临床特征的表现[5]。免疫抑制是导致暴发性肝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实验室生化检查示ALT多呈轻度、中度升高,症状明显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急性HCV感染者在发病初期抗-HCV的阳性率只有50%~70%,3个月后阳性率可上升至90%以上,抗-HCV检测诊断急性丙型肝炎感染存在一定的滞后。另一方面,急性期感染抗-HCV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一定要注意排除免疫抑制状态。抗-HCV由阴性转为阳性可以被视为确切的急性HCV感染标志,但临床上不易抓住这一时间点。抗-HCV的阴性转为阳性通常发生在病毒血症后的32~46 d,在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者中可能要12~48周才能检测到[6]。抗-HCV为阴性时唯一敏感可靠的指标是检测血清中的HCV RNA。HCV RNA阳性早于抗-HCV阳性,在暴露后1~3周血清中可检测到HCV RNA[7],感染早期HCV RNA水平升高较快,之后出现高峰可达105~107IU/ml,一般出现在血清转氨酶水平高峰之前和症状出现之前,只要检出HCV RNA阳性就可确诊。一部分患者呈自限性经过,血清HCV RNA在感染后3~4个月内检测不到。HCV核心抗原于HCV感染后3~40 d出现,平均8 d[8]。HCV核心抗原检测在急性丙型肝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且与血清中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9-10],并在HCV感染治愈或康复后消失,HCV核心抗原可作为HCV感染早期筛查指标[8,10]。

本例患者是右肺肺癌根治术后,感染HCV前曾行多次化疗及联合PD-1单抗治疗,起病前2周曾有不洁修脚史,有可疑HCV暴露风险,抗-HCV阴性,HCV核心抗原阳性,HCV RNA达107IU/ml,病程中TBil最高达379.6 μmol/L,INR>1.5,据2019年AASLD-IDSA丙型肝炎指南[11],诊断为急性重型丙型肝炎。患者病程8周内多次查抗-HCV均阴性,HCV RNA下降至102IU/ml,而此时HCV核心抗原已阴转,抗-HCV直至97 d转阳。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示B淋巴细胞计数仅为25/μl,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提示体液免疫功能受损,可能与该患者丙型肝炎抗体转阳时间延迟有关。本例患者是1例较为少见的急性重型丙型肝炎,总病程长达3个月余,未启动抗病毒治疗,病程中HCV RNA水平逐步下降,最终发生自发性病毒清除。未来需进一步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持续病毒学应答。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李孝锋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负责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论文修改;赵燕燕、孙永涛、康文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论文撰写并最后定稿。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肝炎抗原
《世界肝炎日》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苏明华: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及治疗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