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12-23赵冬云张家君胡黎沙张安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下腹坏疽管腔

赵冬云,张家君,胡黎沙,张安霞

(1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特检科 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疾病发生原因与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急性肠炎以及炎症性肠病有较大关系,患者出现该疾病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等,疾病严重度高,病情变化速度快,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并发阑尾穿孔、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等[1]。临床依据患者病理改变,将疾病划分为急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其病理分类不同,组织损坏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诊断难度也随之提高,目前临床多运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检查,该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扫描速度比较快,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总体运用效果佳。本次研究选取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检查,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2020年6月—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3.58±2.33)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划分,包括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4例慢性阑尾炎患者、5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

纳入标准:①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②知情同意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妊娠期孕妇、哺乳期产妇及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所运用的设备为飞利浦AFFINITI 70和东芝TOSHIBA。在检查前需要辅助患者取平卧位,其线阵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需要先对患者右下腹区域进行检查,随后运用低频探头实施常规切面检查,重点检查部位为右下腹,主要是检查患者右下腹积液情况、包块大小,查看局部肠管扩张情况。此外,还需要运用高频探头对右下腹行加压检查,加快积气排出,最后对阑尾麦氏点进行扫描,主要扫描方向为纵向、横向以及斜向,注意查看病变部位血流情况、病变部位形态等,腹部检查结束后需要对盆腔进行检查[2]。如果参与研究患者,为女性者,需要对其行子宫附件检查,重点检查部位为右侧子宫附件[3]。

1.2.2 声像图表现 声像图显示患者阑尾管腔比较粗大、肿胀严重,伴粪石形成者可出现强回声,管腔出现增宽情况,管壁增厚超过3 mm,内径最宽超过6 mm,短轴横切面与纵轴横切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短轴横切面为同心圆形、纵轴横切面为蚯蚓状,管腔内的回声比较差[4]。此外,急性阑尾炎患者声像图的单纯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等典型的慢性阑尾炎声像图存在差异,该类患者管腔黏膜下层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并且黏膜下层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部位患者疾病严重,出现全部缺失[5]。此外,患者积液存在部位也不同,多数患者积液在右下腹,少数患者积液在肠间隙,可以明显看到阑尾的脂肪组织,脂肪厚的部位回声比较强[6]。

1.2.3 临床体格检查标准 ①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发病初期患者疾病表现为右下腹部压痛,具体疼痛位置不明确,随着时间的延长,炎症会有所蔓延对阑尾浆膜发生感染,右下腹会随之出现连续性疼痛,疼痛位置固定,少数患者受炎症影响体温会有所升高,若不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严重会持续恶化进而造成阑尾化脓穿孔[7]。②急性阑尾炎疾病发病的临床体征,急性阑尾炎体征为转移性右下腹固定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患者疾病类型不同,疼痛性质、范围等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单纯性阑尾炎相较于坏疽性阑尾炎,症状会比较轻,疼痛范围也比较小,若不能及时实施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坏疽性阑尾炎。③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运用实验室检查手段,少数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会出现增高情况,但是还有部分患者未出现该种情况,因此在行急性阑尾炎诊断时,无需将白细胞数量计入。

1.3 观察指标

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急性阑尾炎结果对比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73%、准确率为97.06%,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急性阑尾炎结果对比 [%(n/m)]

2.2 患者慢性阑尾炎结果对比

超声诊断慢性阑尾炎的诊断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5.00%、准确率为94.12%,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慢性阑尾炎结果对比[%(n/m)]

2.3 患者坏疽性阑尾炎结果对比

超声诊断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6.55%,准确率为94.12%,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坏疽性阑尾炎结果对比 [%(n/m)]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转变,多数人养成了暴饮暴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等不良习惯,导致急性阑尾炎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该疾病发生原因复杂,与阑尾管腔阻塞管腔分泌物长时间蓄积、细菌直接感染、胃肠道类疾病刺激有较大关系,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该疼痛部位起始于上腹部,受炎症扩散影响,逐渐向脐部转移,最后转移到右下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腹泻,随着病变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乏力、头痛、口渴、出汗等全身症状[8]。若不能及时对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会并发腹腔脓肿,该疾病脓肿部位为盆腔、膈下以及肠间隙,容易诱发压痛性肿块、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会形成内外瘘、门静脉炎,严重的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9]。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其阑尾解剖位置具有一定特殊性,加上阑尾管腔比较小,容易蓄积肠内粪便、细菌,加上阑尾壁处神经比较丰富,有与括约肌相似的结构,当患者阑尾组织受到刺激时容易出现收缩情况,管腔也会随之变窄。此外,阑尾动脉与回肠动脉,属于一个终末分支,该终末分支受到刺激时会发生痉挛,严重会导致缺血性坏死,由此可以说明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难度比较大。

为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质量,此次研究对患者运用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病理检测准确率为100%,其中急性阑尾炎有15例、慢性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患者运用超声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主要因为该检查方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阑尾病变情况,图像分辨率较高,操作简单,能够通过图像辨别患者管壁增厚情况,查看阑尾腔内是否有积液情况。部分患者比较肥胖,阑尾位置会比较隐蔽,该类患者可以将设备调整为低频超声进行检查。此次研究显示,有两例患者发生误诊,误诊原因与患者肥胖、肠胀气有较大关系,若检查过程中超声探头频率比较低,组织层次也无法有效显现出来,进而导致漏诊情况发生。此外,若是检查人员经验较少,设备操作不够熟练也会造成漏诊、误诊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分型鉴别,为患者后期诊断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下腹坏疽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价值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