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

2021-12-22王顺波姜威柴换成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职业教育

王顺波 姜威 柴换成

[摘要]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开展创客教育可以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激活内涵发展新动力;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创客教育时还存在功利性明顯、协同性不高、系统性不强等问题。职业院校应构建以“四力”为主要内容的创客教育目标体系和以“四融”为主要路径的创客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创客教育

[作者简介]王顺波(1964- ),男,山东威海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授,硕士;姜威(1989- ),男,山东烟台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柴换成(1980- ),男,甘肃天水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山东  日照  2768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三创教育’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路径探索与思考”(项目编号:2020CXCYKT19)和2020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三创’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路径探析”(项目编号:2020C06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4-0058-05

2015年和2019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等职业学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手段,从顶层设计、体系建设、活动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理论体系

(一)创客与创客教育

1.创客的内涵。“创客”一词是舶来词,源于单词“Maker”,直译为“创造者”“制作者”。国内学者对于“创客”一词的定义莫衷一是,如付娜认为“创客”是指“由于兴趣与爱好,致力于把各种创意和创新转变为现实的人”;刘阳炼等人认为“创客”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群,他们运用创新手段把创意变成生活现实”。虽然观点不一,但总体来看,学者们对“创客”的理解包含三个维度:首先,“创客”是对创新、创造、创意等有浓厚兴趣的人;其次,“创客”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最后,“创客”是能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同时,这三个维度也是衡量“创客”身份的标尺,无关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

2.创客教育的内涵。创客教育在我国起步和发展较晚。从2010年起,创客教育被国内教育界熟知并有所研究。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由此在全国掀起“创客教育”热潮。

创客教育尚无定论,但是从诸多学者的论述来看,创客教育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创客教育手段、创客教育目的和创客教育过程。创客教育手段是指实施创客教育所采用的工具,学者们普遍认为,创客教育的手段是新信息技术,如祝智庭等人认为“创客教育以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王米雪等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持的……”,包括5G、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而且是多手段融合发挥作用;创客教育目的是指创客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客教育过程是指创客教育的实践层面,包括创客文化的营造、创客精神的塑造、创客空间的打造等,是一个促进创客由思想到行动、由理念到成果转化的过程。

(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要意义

1.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重要论断。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跨界”“整合”,即跨界办学、整合资源。创客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创客教育能够助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2.促进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激活内涵发展新动力。创客教育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还体现在教育理念、模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开展创客教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育面临的与社会实践脱节、授课方法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够灵活等问题,从而有效带动高等教育系统的创新和变革”。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接受创客教育还是参与创客教育,都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体现在教材上,就是对教材有全新的理解和讲授;体现在教法上,就是善用新方法、新手段,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3.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创客教育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能够改善学生精神面貌、提升核心素养。学生可通过创客教育参与创客实践、创客大赛、创客交流等活动,提升创造活跃力、创新行动力、创业意志力,并且创客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将这“三力”运用到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现状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了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内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一)调查情况介绍

截至2020年12月底,山东省内共有82所高等职业院校,占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比例为53.9%,其中公办类院校66所,民办类院校16所。本文从以上院校中挑选15所(其中公办12所、民办3所)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两种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分为“学校卷”“教师卷”和“学生卷”,除了对创客教育的认识等共性问题,针对三大群体分别设置问卷内容,“学校卷”涉及开始创客教育时间、创客教育课时安排、创客教育教材设置等问题,“教师卷”涉及对创客教育课程安排和教材使用情况的感受、创客教育的过程和效果等问题,“学生卷”涉及接受创客教育的意愿、在创客教育中的收获、希望学校开展的工作等问题。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78份,回收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954份,有效率97.5%。

2.文献分析法。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范围,以“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客教育”等为关键词,对2015年以来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发表文献进行检索,绘制出“2015—2020年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如图1所示)。

(二)创客教育开展情况

1.从数量上看,开设创客教育的学校数量攀升。自2015年以来,省内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关注并实施创客教育。从发表文献的数量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对创客教育越来越重视。从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情况看,2017年之前,只有少数高等职业院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而且获奖级别也不高,2017年之后,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参加赛事,并且在省赛获得金奖的职业院校数量逐年递增。

2.从措施上看,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趋于完善。在顶层设计层面,已开展创客教育的院校在不同程度上将其融入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院校已经意识到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寻找二者的“共同点”。在具体实践层面,各院校从自身专业特色、实际情况等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创客教育,如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成立创客协会、设置创客日活动;淄博职业学院通过设置“创客空间”、创办创意发明社团等活动,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人人是创客”的浓厚氛围。

3.从成果上看,经典案例和科研成果大量涌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很多院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客教育模式和理念,并凝练为典型案例,为其他院校开展创客教育提供参考。此外,部分院校注重创客教育的科研化、理论化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逐年递增,创客教育“理论化”发展势必会反向促进其“实践化”程度和成效。

三、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实施困境

(一)功利性明显,未抓住创客教育的本质

经调研发现,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创客教育过程中功利性导向明显,主要体现在“重视行为能否最有效益地达成目标而相对忽视行为本身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高等职业院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引导、指导师生挖掘项目、打磨项目参加大赛、获取成绩的工具。究其原因,主要是院校忽视了创客教育所具备的价值,没有意识到创客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顶层设计不成熟、实施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调研发现,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将大赛获奖情况作为教师评聘职称、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创客教育沦为工具的恶性循环。

(二)协同性不高,未形成创客教育的合力

从横向来看,主要体现在校内外的协同性。当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開展创客教育的主体,包括创客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企业一直游走在创客教育的边缘,虽然参与创客教育,但只是“蜻蜓点水”。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这两者应是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从纵向来看,体现在校内的覆盖面。创客教育具有明显的革命性特征,这种革命性力量在于“它的平民化效果”。“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能创新,使用创客空间中的工具,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改变世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平民化指的是面向全体教师、学生的普适性,但现实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客教育近似于“精英教育”,即只面向有项目、有资源、有能力的教师和学生。

(三)系统性欠缺,未形成创客教育的体系

创客教育是“良性互动的创新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从内部来讲,创客教育自成体系,包含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文化体系等;从外部来讲,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其他教育等共为体系。调研发现,体系不健全、不科学等问题是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通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目标体系是指通过创客教育预期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部分院校没有明确的目标体系或者目标体系单一。实践体系是与目标体系相对应的具体实践路径。二是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对等、不衔接。目标是实践的方向,实践是达成目标的路径。部分院校制定了目标,没有相应的实践路径支撑,将创客教育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或者实践路径与具体目标“两张皮”,各自为政。

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目标—实践”创客教育体系

(一)构建以“四力”为内容的创客教育目标体系

1.以提升创造活跃力为思维培养目标。创造活跃力反映的是创客在创新创造方面的活跃度,活跃度越高说明创造活跃力越大。创造活跃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客参与创造的活跃度;二是创客在思想、意识方面的活跃度。创客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培养的创新、创造思维和能力可应用于任何专业与学科。创客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均应注重思维的培养,教师作为创客教育主体要保持活跃的思维、创造的思想,在理念和行动中感染学生。对于创客教育的客体——学生,教师要注重开发其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

2.以提高创新行动力为能力提升目标。能力提升是创客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增强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关键。通过强化以创新行动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育,创客教育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强的内生动力。创新行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体现在学生在创客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将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理念主动内化;二是行动能力,将以上精神、理念转换为实践的执行力。

3.以提升创业意志力为心态养成目标。创业意志力是指正确看待创业风险,并能在创业过程中规避风险的积极心理。创客教育的初衷在于培养想创业、懂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但创业本身兼具机遇与风险,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创业困难的意志力。创业是思维、能力实践化的过程,创业意志力是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的重要软实力。

4.以提升创客成长力为适应增强目标。“成长力”一般称为发展力,包含三个维度:应有发展潜能、现有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创客成长力则包括创客应该具备哪些发展潜能、现在已经具备哪些发展优势、未来还需做出哪些努力。创客成长力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和适应性,体现为创客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社会需求。培养创客成长力,关键是要采取全程式、动态化的教育培养体系,持续关注创客成长的轨迹、成长的速度、成长的效果等。

(二)构建以“四融”为路径的创客教育实践体系

1.力促赛创融合,提升创造活跃力。创造活跃力的提升需要在全校营造创客教育的浓厚氛围。氛围的营造除了借助官网、微信公众号、广播站等传播媒介外,还需要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可以开展创客沙龙、模拟创业、创业经验报告会、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竞赛是微型、虚拟的创业过程,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的市场分析、团队协作、组织管理、项目运营等能力。但是,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需要适度,竞赛只是辅助创客教育的一个手段,不能将其视为创客教育的全部。

2.力促训创融合,提升创新行动力。通俗来讲,行动力就是“做的冲动”,无论是兴趣还是刺激,其最终激发的是跃跃欲试的冲动,也就是行动力。创客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行动教育,开展创客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创新创业知识、具备了多少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是创客教育的过程,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创客将知识、意识和能力转化为行動。职业院校要结合实践实训开展创客教育,使学生在实践实训中激发“做的冲动”进而转化为“做的行动”。职业院校要致力完善创客教育育人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启蒙—行动唤醒—行动积累—行动达成”的进阶式行动力教育体系。

3.力促思创融合,提升创业意志力。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应兼顾职业教育和创客教育双重属性,培养出来的是“兼具成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系统的创业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思创融合实践活动。在宏观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创客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站在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高度提高参与创客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观层面,要完善思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微观层面,在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所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4.力促技创融合,提升创客成长力。注重创客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的融合,助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将技术技能教育融入创客教育,同时引入新技术、新手段助力创客教育的实施,增强创客教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将创客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融入技术技能中,从技术技能型教师中选拔创客教育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训练时会自觉融入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业精神等。

[注释]

①付娜.“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20):80.

②李先跃.运用创客式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J].高教学刊,2019(17):35.

③张茜,华金科,谭慧.高职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8):74.

④唐智松,彭昊.创客教育二元困境现象的审思与破解——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角[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21.

⑤Hatch M.The Maker Movement Manifesto[M].New York:Mc Graw—Hill,2014:10.

⑥陈洪华.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几点启示[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3):93.

⑦段炎.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9(12):117.

[参考文献]

[1]申静洁,赵呈领,李芒.创客教育:学科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6):30-36.

[2]田曼.行动力的规范之维——从布拉特曼的观点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4-41.

[3]王利平.如何培养行动力:杜威论现代教育的双重危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1):85-98.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职业教育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