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2016-04-21马超逸杨雪芬范昊宇邵校窦妍
马超逸 杨雪芬 范昊宇 邵校 窦妍
摘 要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政策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广泛借鉴国内外高职教师培养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基于“三方需求”的、以“双维双能力”为核心的“双能型”教师概念,希望为“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作出较为全面、具体的叙述,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能型”教师 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29
1 “双能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以知识的创新、加工和应用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自然承担了培养一批素质优秀、能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人才的重任。可以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建立好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就难以保障该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供给。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高职教育发展当前正处在关键的战略机遇期。高职教育在我国“新四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表明了中央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988年,潘道才发表论文《走自己的路,办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在工程专科学校的师资建设上,应采取措施使中青年教师努力向具有讲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方向发展,既能教学又能从事生产和科研”以来,学术界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把它定义为“既能教学又能从事生产和科研”,同时也把培养“双师型”教师定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21世纪初期,为明晰我国“双师型”教师标准,进一步提升高职办学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等职业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对高职“双师型”教师作出了规定。
但是,随着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问题,“双师型”教师注重于证书、经历的考察,而未能将考察重心放在能力上。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双能型”教师概念,直击重点,将高职教师的要求落实到“能力”上,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切实的标准。但自“双能型”教师概念提出至今,仍缺少具体、全面的概念叙述,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因此,笔者关注兰州市多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在深入调查借鉴高职教育发达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并阐述“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希望对高职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关于“双能型”教师的内涵,笔者则在下文中基于“三方需求”、以“双维双能力”为核心来阐释。
2 基于“三方需求”的“双能型”教师
2.1 高职对教师的需求
(1)爱岗敬业精神。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体现在多方面,但主线是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崇尚高职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我国高职教育面临大力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两大任务,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既要继承前人,又要突破陈规;既要借鉴世界经验,又不能照搬别国模式,高职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有待教师们去探讨。广大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将它真正办成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
(2)职业教育意识。教育意识关系着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而后者又影响着他对教学质量的判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高职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自觉地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在课程的开发等方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实践操作技能。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保证学生受到操作技术的训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与技能,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因为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为学生示范,其间教师必须要动作准确、操作规范、技术娴熟,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
笔者对高职生的调查发现,50%的人认为在职业教学中更应侧重理论加实践;48%的人认为应是实践水平;仅有1%的人认为应侧重理论水平。可见,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
(4)教育教学能力。高职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实训室、车间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板书、仿真台、机器操作),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理论、技能、职业道德等),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引导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要把持教学效率,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教学信息加工和课堂情景设计有科学的创新能力,对教学组织和对学生评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
(5)科研创新能力。对于高职学校来说,教师的科研和普通高校一样重要。科研成果能够提高学校自身的知名度和荣誉感、能够在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高职需要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为专业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并且,教师的科研成果一旦很好地应用于企业,也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很重要。
2.2 企业对教师的需求
(1)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校企合作中,高职的教师可以给企业的员工进行职前培养、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这就要求高职的教师能够拥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应该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够根据企业和行业的要求,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2)现场技术操作能力。高职的教师若想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进行挂职训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技术操作能力,能够在上岗期间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利润。只有教师拥有较强的现场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3)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对于高职的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现场操作的技术要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会根据地区的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并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设备、设施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适应不同的操作环境,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这样才能充分地了解各种情况,增长自己的见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更好地进入企业奠定基础。
(4)科研创新能力。对于高职教师来说,科研创新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当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或发展难题的时候,他们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为企业克服困难,这样更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实施。所以,企业需要他们有创新、科研能力,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管理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素质的高职教师不仅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懂得企业的具体运转过程,也就是要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转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企业的运营以及管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企业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并且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职教育毕业生。
2.3 学生对教师的需求
笔者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具体要求:29%的学生希望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能有所提高;2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能提高;18%的学生希望教师在师生关系上能有所改善;16%的学生希望教师在理论知识上能有所提高;1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科研上能有所成就;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其他方面能有所提高。这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对每个方面都应该是均衡发展的。这也为高职的教师素质要求提供了证据。
(1)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保障教师的授课质量,一定程度上,只有专业过硬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过硬的学生。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广阔,见识更加丰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下面是对高职学生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帮助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技术方面帮助更大;38%的学生认为两者的帮助都很大;认为理论方面帮助更大的学生占11%;认为两者帮助都不大的学生占9%;仅3%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这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也认识到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加才是最重要的。
(2)社会实践经历。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师通过实践,才能及时了解目前企业、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才能够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保持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下面是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92%的学生都愿意让具有相关社会实践经历的教师来授课;不愿意的学生只占3%;5%的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可见,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实践经历需求是很大的,只有实践经历丰富的教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3)良好的教学能力。一个教师只有专业的本领是不够的,其教学能力也十分重要。有的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很强,知识丰富,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却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在教学组织、授课方式、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方面不断提高,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4)良好的师德。一方面,教师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不能糊弄学生,不能得过且过,应该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学生,认真备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另一方面,在品德方面,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学生拥有吃苦耐劳、能够在第一线踏实工作的品德,这个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不亚于专业知识和能力。
(5)能够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所以,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就十分重要。教师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人脉或者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很有利。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够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信息和情况,在相互需求的基础上,企业才愿意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
(6)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随着我国近年各类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宽,高职学生来源也有了巨大改变,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能自觉完成学生任务,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无法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因此,当今的高职教师必须直面事实,必须有能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完成学业,促使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积极奋斗、勤劳进取的有用之才。
3 “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在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双维双能力”作为阐释“双能型”教师内涵的核心。在“双维双能力”概念中,“双维”是指:高职教师一方面是学校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称职的教师;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完成现实生产的生产者,是能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工作者,是合格的职业技术人员。“双能”则是指: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不同维度上,对其“双能”有不同的要求,“双维”视角下综合来看,能够较好、较全面地阐释“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双能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
以教师的维度来看,理论教学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其专业理论;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拥有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这种实践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专业器械的操作,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思想教育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因素。除此之外,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课堂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以职业技术人员的维度看,“双能型”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表现为:必须能够教育出毕业后可以直接适应企业环境,短期内参与企业一线工作,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胜任专业工作的学生。
“双能型”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以教师的维度来看,其一,“双能型”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器械,能够熟练操作教学器械进行实践教学;其二,高职应该像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所以,“双能型”教师应该在学校中完成科研任务,其科研成果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能够在与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以职业技术人员的维度看,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在一线进行良好和熟练的操作,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企业、行业、产业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创新地发展自己的技能,即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专业、企业、行业的发展,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生产方式,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管理能力则是指教师能够合理安排企业生产活动。并且除此之外,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独特的判断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等。
“双能型”教师不是这两种能力简单的相加,而是能够将这两种能力加以综合运用,所以,“双能型”教师对一个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十分全面的,其培养过程也是十分漫长的。另外,对“双能型”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进步,与时俱进,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是要将“终身学习”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综合“双能型”教师的概念、内涵,可以将“双能型”教师的素质特征概括为三点:全面性、专业性、创造性。
全面性是指“双能型”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而不能单单强调某个方面。
专业性是指“双能型”的教学和实践都应该达到专业水平。
创造性是指“双能型”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思维,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创造性地为专业发展做出贡献,促进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姸旻.多维视域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 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7.1:9-11.
[3] 贺应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培养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
[4] 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7.1.
[5] 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12-05.
[6] 贺应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培养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6.
[7] 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号),2003-02-12.
[8] 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解析及其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