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奇斗艳,快乐翱翔
2021-12-20钱敏
钱敏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树立“以儿童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中指出:要“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需要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班本活动内容应来源于幼儿,始终围绕着幼儿的兴趣、问题展开。
每年春节到来时,天上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风筝。一天户外游戏时,幼儿看到天空中飞着的风筝,特别激动。教师随即组织他们围绕“风筝”进行了集体讨论,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教师也将他们的兴趣和疑问都记录了下来。随后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梳理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对风筝有疑惑的地方进行了整理汇总,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然后又依据该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经验与发展特点,生成了从游戏入手、从幼儿出发的班本活动内容,希望为幼儿提供更多直接感知和探索风筝的机会。
班本活动开展前,教师组织家长为幼儿收集了10余本有关“风筝”的绘本,通过一番筛选后,最终选择将《放风筝》《风筝怎么不飞了》《风筝飞起来了》三本绘本引入活动中。
绘本一:《放风筝》
《放风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系列中的一册,这本绘本不仅描述了风筝的制作过程,还展示了全国各地代表性的风筝。教师利用绘本向幼儿介绍风筝的起源、历史及风筝的制作材料、方法、过程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到更多种类的风筝,教师还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查找等方式进行关于“奇特风筝”的小调查。幼儿带着调查结果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具有北京特色的沙燕风筝,晚上在天上飞也能看见的夜光风筝,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风筝,还有具有我们南通特色的板鷂……各式各样的风筝更是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
绘本二:《风筝怎么不飞了》这是一本关于安全教育的绘本。教师通过提问及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安全标志,讨论放风筝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围绕绘本的阅读学习,幼儿知道了不能在机场旁、高压线旁、火车道旁、电线杆附近放风筝,而应该在大人的监护下、在安全的场地放风筝,另外风筝线绷直后很锋利,所以放风筝时,可以戴上手套,以免在放飞时被线割破手。
绘本三:《风筝飞起来了》
这个绘本讲述的是爸爸送给嘟嘟一个风筝,可是风筝刚升起来一点儿就掉了下来,多次失败让嘟嘟很是沮丧。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一直鼓励嘟嘟进行再次尝试,最终风筝被成功放飞。通过绘本欣赏,幼儿知道了做一件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轻易放弃。教师还带领幼儿来到园所的空地,体验绘本中放飞风筝的方法,鼓励幼儿在亲自探索中学习。
美工区是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小场所,幼儿在此区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兴趣进行表达与创作。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发展特点,结合主题,在美工区投放了与风筝相关的多种生活化制作材料,供他们选用。
创作一:对称风筝
在之前的风筝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很多风筝的左右两部分其实是一样的。于是,教师借助风筝制作引导幼儿对“对称”这个抽象概念进行了初步认识。当幼儿利用废旧材料气泡膜和泡沫网蘸取颜料按压在空白风筝上时,教师会引导幼儿想一想,怎么才能让风筝两个翅膀上有同样的图案。在进一步尝试对称按压的过程中,幼儿自由探索、快乐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得以发展,初步具有了“对称美”的赏析能力。
创作二:吸管风筝
吸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幼儿也十分熟悉。教师将长短可变、可折可弯、颜色多样的吸管投入到美工区,鼓励幼儿可以尝试用吸管制作风筝。于是,幼儿开始尝试运用彩色吸管进行粘贴制作,将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吸管巧妙组合,通过位置摆放、长短搭配、粘贴松紧等方式进行探索。生活化的材料使幼儿充满兴趣,能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不断思考。
创作三:锡纸风筝
一次点心时间,我园为幼儿准备了蛋挞,不仅好吃,而且外面的锡纸颜色亮晶晶的,还能捏出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幼儿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制作风筝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投放了大张的锡纸。因为之前已经有所接触,所以这次幼儿都显得得心应手,他们用锡纸揉捏成各种创意造型风筝,感受着不同材料带来的不同形式的美。燕子风筝、飞机风筝、老鹰风筝……一个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风筝在幼儿手中呈现,美工区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班本之路漫漫,探索之行仍在继续。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创设班本化的主题活动,通过投放适宜的材料及区域活动的有效链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升华其内在的教育价值。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支持幼儿,让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发现属于幼儿的精彩,期待下一次更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