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皮影戏,体验传统民间艺术

2021-12-20王芳王寒雪付思佳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幕布皮影戏皮影

王芳 王寒雪 付思佳

在开展“我是中国人”系列主题活动后,民间艺术小组的幼儿了解到中国有十大民间艺术,皮影是其中之一。在带来的资料分享中,有五名幼儿搜集到了关于皮影的知识,并带来了皮影道具。幼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不可以进行皮影表演呢?”“我好想演呀!”“咱们班也有皮影道具呢!”问题也随之而来:皮影区怎么建立?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怎么进行游戏呢?于是,幼儿自发分组进行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料的收集,通过家园合作、同伴分享,了解了皮影小知识及皮影来源的小故事。

(一)探究皮影人与幕布的关系

在分享资料结束之后,幼儿对皮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再次提问“白布后面是怎么操作皮影人的”,从而引发更加深入的探究。

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了皮影剧场开设的地方,全班幼儿通过投票决定把表演区改成了皮影区。其次,关于怎么让皮影人在幕布上有影子,幼儿进行了两次尝试,第一次是在太阳光的环境中进行表演,结论虽然可以,但是效果不明显,第二次幼儿决定在黑暗的环境进行尝试,发现太黑了看不清,有的幼儿便提出用灯照着皮影就能看得清了。第二天,就有幼儿带来了夹子式的台灯。

(二)感知皮影人的特点

解决了幕布、影人和灯的问题,幼儿正准备尝试操作皮影人,却发现总是需要用手按着皮影在幕布上操作,结果看到的都是手的影子。于是幼儿决定再看一次视频,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皮影人的操作方法。除了观看视频,教师还给幼儿提供了皮影人实物,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动一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皮影人的特征。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皮影人的每个关节都是能动的,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做出走、跑、坐、站等动作。

(一)初玩皮影

幼儿游戏实录:

为了满足幼儿对皮影游戏的探索兴趣,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了“皮影剧场”。游戏刚开始,小九拿出孙悟空皮影在幕布后操作起来,安吉拿出了风的皮影不断乱晃,还有的观众从演员的手里抢下皮影,在幕布后随意摆弄,游戏现场一片混乱。看到这种情况,教师没有着急走过去,而是把他们游戏的状态拍摄下来,待游戏结束后与幼儿一同观看。

“怎么这么乱呀,观众也都跑到表演台上去了!”小小看着视频说,“今天的演员什么都没表演,就一直拿着皮影在后边乱动。”教师发问:“那该怎么办呢?”

“我去电影院看过电影,我觉得观众应该遵守规则,不应该在演员表演的时候走上台。”“应该尊重演员,要不演员就没法表演了……”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观众的规则讨论出来了。

教师支持策略:

初次玩皮影,每个幼儿都想体验游戏,难免会出现游戏混乱的场面。作为教师要能够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接受初次游戏时的游戏状态,并以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游戏中,教师用第三视角——录像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发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迁移生活经验,将电影院看电影的规则迁移到皮影剧场里。幼儿进入自主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呈现在墙面上,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明确规则,还能让更多其他没有参与讨论的幼儿了解规则,遵守规则。

(二)我是皮影设计师

幼儿游戏实录:

今天的皮影劇场,小演员们正在讨论《西游记》的情节。蜜蜜说:“之前咱们听过《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觉得演那个就特别好!”“不行不行,不能表演三打白骨精!”聪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只有5个角色,三打白骨精还要有妖怪、老婆婆、老爷爷、小女孩这些角色,我们根本没有!”“对!根本演不了!”

可乐把目光投向了教师,问:“咱们没有这些角色怎么办呀?”聪聪说:“我看过皮影制作的视频,不过好难啊,我不会。”蜜蜜说:“没关系,我们再仔细地看一遍,还可以请老师帮忙呢!”“对呀!我们可以先自己做,柜子里有皮影杆和夹子,而且我们之前也了解过怎么制作皮影,墙上还贴着呢!”安吉非常认同蜜蜜的想法。说完,皮影剧场的小演员们就拿着皮影杆走进了美工区。

教师支持策略:

随着游戏的不断丰富,问题也会不断增加。在本次游戏过程中,幼儿想要表演新的剧目,但是发现没有新的角色,尝试了很多方法后,决定求助教师。此时,教师鼓励幼儿思考更好的解决方式,进而获得游戏新经验的提升——自己设计、制作皮影。当然,幼儿进行新游戏经验体验时,教师要给予隐形的支持,为幼儿提供所需的可操作材料和墙面环境提示。

(三)我是皮影戏小导演

幼儿游戏实录:

“今天,我们来表演一个蚂蚁城堡的故事吧!”蜜蜜看着柜子里多了很多新的皮影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行,我都没听过蚂蚁城堡的故事,我不会演!”豆豆马上否定。“我也没听过,但是这里有城堡的皮影,还有很多蚂蚁的皮影,咱们可以自己编一个故事!”蜜蜜马上解释道。“我觉得城堡里一定有蚂蚁公主和王子。”豆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城堡里肯定有一只大黑猫,特别爱捣乱。”安吉说。“对,接下来,王子就要和公主分开了,公主被大黑猫带走了,然后王子就想办法去救公主!”确定了故事的大概情节,他们开始确定故事的角色、场景以及对话,为第一次彩排做准备。蜜蜜说:“我是这部剧的导演,我来负责彩排。乐乐,你需要把城堡放在中间一点。我们还需要一个主持人,介绍我们在表演什么。”

教师支持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皮影游戏,幼儿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故事进行表演,随着制作的皮影人物的增多,他们不再沉浸于操作皮影人带给自己的快乐,而是开始创编故事、选择角色和场景独立表演故事,也更加重视自主操作材料、创编故事带给自己的乐趣。随着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除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外,幼儿还注重皮影戏表演的过程及规则,提出了新的角色——导演和主持人。因此教师投放了一些新的皮影、场景、角色以及可供幼儿选择的图书等,为幼儿自主创编故事提供了材料和契机。

(一)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

皮影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发起的游戏,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合作协商能力发展的同时,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与同伴意见不一的情形,教师作为观察者,此时应抓住契机,鼓励幼儿通过自主协商解决问题。当教师把游戏的自主权给幼儿后,幼儿对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自由的表现方式,具备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和创编能力,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幼儿在自主探索皮影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教师需转换身份,努力“管住自己”,顺应和支持幼儿的游戏需求。比如:当幼儿遇到解决光的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在观察与等待中让幼儿进行多次尝试。当幼儿想要自主制作皮影道具时,教师提供了制作皮影人的材料和环境,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暗示,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合家长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在皮影游戏中,教师还可以整合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皮影道具,观看幼儿的皮影戏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家园共育。

猜你喜欢

幕布皮影戏皮影
演出开始前
指间功夫
有趣的皮影戏
编辑精选APP
夏夜的梦
有趣的皮影戏
主角光环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