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 寻

2021-12-20高媛媛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教中华

高媛媛

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信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从2 0 0 4年的“甲申文化宣言”到2 0 0 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 0 1 7年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幼教人具有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逐渐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引发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热潮。国学经典、传统节日、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各种传统文化课程以其独特的方式扑面而来,成为幼儿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可视性文化、一种可以触摸的文化踏风而来。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课程体系,让幼儿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广大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陆游曾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曾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对幼儿园来说,民间艺术活动更应注重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体验情感内涵,分享乐趣:可爱有趣的木板年画,似演兵布阵的威风锣鼓,孩子们在置身民俗节日的欢乐中理解文化内涵;灵动有趣的剪纸,精美绝伦的刺绣,孩子们在参与传统技艺的成就中体会工匠精神;栩栩如生的炕画,五颜六色的面塑花馍,孩子们在欣赏传统美术的酣畅中享受审美体验;各具特色的四大梆子,韵味十足的民歌民谣,孩子们在分享剧目故事的感动中,感受道德情怀……在不知不觉中,传统文化逐渐内化在幼儿血脉之中,影响幼儿文化身份的建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终日乾乾,與时俱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我们应以幼儿为本,与幼儿教育理念相结合,掬一捧晶莹的童心,以独特的视角和孩子一起追寻中华民族的根,拥一缕多彩的童梦,以别样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传承中华民族的魂,丰富幼儿生命体验,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扎实中国根基,让幼儿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新时代中国人。“路漫漫其修远兮”,站在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幼教起点上,幼教人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汾阳市府学东街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幼教中华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