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笔生“画”绽放艺彩

2021-12-20刘永红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幼儿

刘永红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富有美感的环境,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我们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引领幼儿走进美的世界,提升幼儿的审美经验,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作欲望,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1.自然环境

大自然是最独特的魔术师,让我们欣赏到数不尽的美景。我园北依峰山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我们戏称这里是龙港的“后花园”。春夏杨柳依依、花团锦簇;秋天瓜果飘香,彩叶飘落;冬日雪花飞舞、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景色变换,别有一番韵味。为了让幼儿亲身体验美、感受美,教师经常带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开展“春游”“秋游”“放风筝”“玩雪”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他们一起闻花香、听鸟鸣、赏美景,愉悦心情。

2.人文环境

为了让幼儿的生活环境富有童趣,户外环境的打造颇费心思。休闲区创设了小湖,湖中有假山、小瀑布,鱼游其中,有仿古木长廊,有大片山丘、草地。果园区有樱桃、柿子、猕猴桃等各种果树,花园区有玉兰、向日葵等多种开花植物,置身童话世界,给幼儿以美的享受。

教师深入挖掘可利用的美术教育空间,让幼儿的活动环境艺术化。充分利用中厅、走廊、墙面等空间,开辟了班级主题墙、幼儿作品墙等,师幼共同参与美术特色环境创设。我们选择充满童趣的幼儿作品來装点环境,注重了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对话,通过作品的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学习,激发创作的热情,享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要发展其感性经验。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其审美能力,提供创作的源泉。

1.大师作品欣赏

我们精选了部分美术大师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吸纳更多的美术元素,如:梵高的系列绘画作品《向日葵》,同是向日葵,却因为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手法不同而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梵高的作品《星月夜》《罗纳河上的星夜》,简约、单纯的色彩能引发幼儿自由的想象,体验音乐般的美感。欣赏后,幼儿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向日葵和星月夜作品与大师交流,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幼儿园户外刊板进行展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绘本作品欣赏

我们将创意美术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绘本中蕴含的视觉语言非常丰富,很多优秀的作品构图精美且充满想象力,在造型、线条、色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又因为故事情节有趣味,所以幼儿特别喜欢。为了更好地利用绘本中蕴藏着的美术元素,我们会和幼儿一起欣赏绘本《米莉的帽子变变变》《母鸡萝丝去散步》《我的连衣裙》等,在熟知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幼儿或是用创意美术的手法创编故事的结尾,再讲一讲自己续编的故事,或是把故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画下来……每个幼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创作的作品也各有千秋,通过活动,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3.影视作品欣赏

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力是众所周知的,很多动画作品中也有很高的美术欣赏价值,我们会精选部分有特色的水墨动画、皮影动画等让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去表现。还有一些热播的影视作品如《流浪地球》,幼儿创作起来热情很高,他们有的用拓印表现地球、星球,用剪贴作品表现宇航员,用牙刷喷画的方式表现宇宙之光等等,因为幼儿感受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表现起来画面特别丰富、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幼儿自发、自主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1.不同创作场所

艺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为了让幼儿能有更多体验,激发创作灵感,我们为幼儿设置了很多创作空间。专门的“创意轩”美术室、“书韵阁”绘本室中,幼儿可以进行国画、轻粘土等手工制作。班级的区域活动中都有特色美工区,绘画、手工可以随意进行。户外自主游戏的涂鸦区,幼儿可以画花、画果子、画鱼、画饲养的小兔子等。天气晴好,我们还组织幼儿到附近小公园游玩、赏花,进行写生……幼儿在自然中观察,在生活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作品都很灵动。

2.不同画种感受

我园扎根美术特色园本教研,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提高教师的美术指导能力,将园内美术专业教师和美术特长教师组建成美术特色团队,每月进行集体教研。美术团队成员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特点,对幼儿绘画技能进行研究和指导,先后进行了国画、版画、衍纸画、盐画、线描画、挤挤画等十多个画法的研究,幼儿美术作品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力军,为园所增添了艺术气息。

3.不同工具材料

在美工区域,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充足、难易适度的美术工具和材料。除了毛笔、彩笔、炫彩棒及各种颜料外,还有瓶子、纸盒、鞋子、T恤、麻绳等废旧材料及石头、松果、贝壳、种子、麦秆等自然物,既方便收集,又自然环保,这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给幼儿带来不同的创作灵感。如幼儿利用废弃的麦秆,经过清洗、熨烫、剪贴造型制作出了《飞龙在天》《金孔雀之舞》等一批麦秆画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赞叹不已。

4.不同创作形式

美术活动中,除了幼儿的单人创作外,还有不同形式的团队协作。如:户外美术涂鸦区,幼儿可以自主创作、小组完成,也可以前一天的作品不清理,第二天继续添画,因每个幼儿的想法不一样,在基于前面幼儿的作品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画面越来越丰富,培养了幼儿创新及合作的能力。全园美术节上,我们会在户外开阔场地铺上白布,一个班的幼儿共同完成一个长卷作品。在亲子活动中,我们会邀请家长定期来园,和幼儿一起利用可塑性材料制作作品,并自由组合,让幼儿创编故事……丰富多彩的创作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灵感,他们更愿意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地创作。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所以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作品,追求所谓的“完美”。

1.轻技能重情感

我们进行了案例式教研,探讨如何来解读幼儿作品。各班搜集案例,起初尝试从构图、色彩搭配等专业角度进行解读,但探索后发现更重要的是记录、倾听幼儿真实的想法,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综合来感受幼儿的内心表达。我们还通过家长会,选取大量作品进行展示、解读,很多家长感叹:想不到简单的一幅画,还有这么多学问,孩子内心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想法。通过作品解读让家长明白,绘画是一种创作方式,更是幼儿表达内心想法的另一种语言,是表达幼儿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读懂幼儿才是目的。

2.注重个体差异

同一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在美术活动中,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提供作画工具和材料时,也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差异性,让材料更具层次性,供幼儿自主选择。如:小班创作《爸爸、妈妈的新发型》作品时,能力较弱的幼儿用彩笔直接画头发,中等能力的幼儿粘贴纸条表现头发,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用吹画加上添画的方式来表现。大班作品《美丽的青花瓷》,也是提供了平面花瓶模板、纸盘、瓶子等不同层次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创作,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得到发展。

3.进行多元评价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以教师意志和喜好来评定,教师要充分倾听幼儿的想法,可先让幼儿自己说一说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再让同伴间互相欣赏和讨论。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以积极的评价为主,兼顾技能和情感的表达,及时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与支持,并运用纵向、横向、对照等评价方式,对幼儿的不同作品进行全面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创作兴趣,而非技能。

幼儿生来就是艺术大师,而生活又赋予了幼儿创作的源泉。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材料,丰富活动体验,激发幼儿兴趣,享受创作乐趣,让每个幼儿都妙笔生“画”,绽放艺彩!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Jazz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美术篇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画刊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