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儿童成长 贴近教育生态

2021-12-20唐欢欢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年龄段年龄班级

唐欢欢

在以“儿童中心取向”的混龄课题研究背景下,混龄教育要求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幼儿的自然成长与兴趣为出发点,尊重个体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幼儿的个体发展。混龄活动开展中幼儿是主体,他们对于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再到超越现有认知水平的过程。我园从幼儿的交往身份转变、活动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前提,尊重和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以期让混龄教育生态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成长与收获。

现如今了解事物的本质仅靠平面的知识体系已经远远不够了,开始提倡立体空间、立体思维……而混龄教育让幼儿处于一个立体的人际网中,看问题的维度更宽,视角更广,感受也更丰富了。

混龄班就像一个小家庭,为幼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使得幼儿的身心同步发展。他们轮流体验着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在班集体中承担的任务、责任和分工也不同。每年开学初期,新小班的加入、小班升中班、中班升大班,班级教师都要和幼儿一起交流,帮助其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和角色。

放眼大社会环境中,我们身边有年龄层次、出生背景、人生经历迥异的社会人,我们混龄班这个小班级亦是大社会的缩影:有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学习、游戏,每一个幼儿同时也保留着各自的空间、兴趣和喜好,自然地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交往互动。在合作、分享和互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机会,激发幼儿间的主动学习和交往。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混龄班有利于幼儿交往、合作,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我们称之为“大带小、小促大”。

如右图所示,如果把幼儿的自我效能看成“经度”,即在经过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到自我调整,对个体做出积极的调节,从而获得正确的体验和经验,把与身边来自于不同层次、能力、和水平的同伴、教师以及各种积极的环境之间的交往、互动看成是“纬度”,那么幼儿便存在于这样一个经纬交融的立体空间里。

寻找幼儿的兴趣点,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去发现和认识周围的世界,积累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和认知差异性,读懂各年龄幼儿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创造机会,使得混龄的幼儿在各自原有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混龄课程实施模式,其中包含混龄大组集体互动活动,混龄小组、同龄大组和同龄小组集体活动等。如在生活活动上,更多的以混龄大、小组进行。在目标性较强的活动中,除了根据不同的能力、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外,还可以同龄幼儿共同活动,甚至有个别学习等形式开展。混龄教育强调,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下,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能通过合作、探索、观察、模仿、交流等互动学习来获得自身需要和成长。

混龄集体活动中幼儿分组形式多样化,遵从不固定、不排斥原则,基本尊重幼儿的意愿。混龄活动中,尤其是集体活动时,并不提倡所有的活动都混龄,我们根据活动需要选择该混的混,该分的则分,所以才有了同龄小组和异龄小组的活动。这样的分组适合开展目标层次性非常鲜明的集体活动。

在大儿童观下,开展混龄活动时更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发展特点、兴趣爱好进行组织与实施,促进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提高每一位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混龄教育关注于混龄集体中幼儿身体动作的综合发展和与同伴挑战运动中彼此情感的建立。

如在晨锻方案上充分挖掘混龄幼儿的互动潜力,帮助他们搭建互动平台,对晨锻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混龄班级充分利用园所资源蕴含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意义,让幼儿去观察、发现和探索,昨天看到的花苞今天有没有开放,早上发现的西瓜虫中午还在不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混龄大组亲自然活动更多地给幼儿创造了这样的探索条件,所谓的亲自然活动就是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到大自然中进行探秘和研究。亲自然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师幼共同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如幼儿在讨论哪些花是秋天的花时,涉及到对菊花的种类知之甚少,于是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菊花园,去欣赏、观看、研究菊花,他们通过看、闻、尝等多种感官进一步认识了不同的菊花,丰富了自己对菊花的种类、外形、色彩的认识。

混龄教育中的幼儿在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中互动交往,在与不同年龄的同伴共同生活、学习中尝试去自我为中心,逐渐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各种活动中,年龄小、能力弱的幼儿总是能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能力较强的幼儿,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通过示范、引领,带领年龄小、能力弱的幼儿强化知识和能力。这样的互动对个体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混龄班级里,每个幼儿都是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在一日活动自由轻松有爱的氛围中,幼儿在语言上更明显地表现出想说、敢说,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同年龄段幼儿都会尝试借助于手中的画板、画笔将思维和语言以图像、符号、标记等自己的方式进行表征,这就是由初步感知到前运算思维,再到具体形象,最后到达抽象逻辑思维的启蒙,这也就是皮亚杰说的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规律。当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以语言形式对同伴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是他对自身行为归纳和總结的过程。

混龄教育活动中,幼儿主动发现、探索、交流、合作,在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多元的合作学习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塑造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猜你喜欢

年龄段年龄班级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班级“无课日”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珍惜现在的年龄
年龄歧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算年龄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年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