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
2021-12-20韩宝江
韩宝江
摘 要 作为国家课程内容载体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与政府“立德树人”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对未成年人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重要载体,是基层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强化教材文本自身的规范性和示范引领特质。本文结合“统编本”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的相关实例,就文本规范建设的几个方面提出个人见解,为编者、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建设;文本规范
教材又称课本,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界定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代表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教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和首要范例,具有相当的社会理论与现实层面的权威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材的“权威性”对中小学生动态生成发展的实质影响力较大,教材的本质属性更加彰显,从而对于语文教材自身建设的规范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以统编本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年12月第1版,总主编温儒敏,本册主编过常宝、郑桂华)的若干现代文选篇为例(古诗文部分另撰专稿),试对教材文本在标点符号、用词准确性、语法规范、表达习惯以及版式体例等多方面,结合教材文本中的部分实例提出个人浅见,以期与教材编写者、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们进行交流探讨。
一、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对于一些特殊的使用场合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致使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不少多有争议或者模棱两可的现象。聊举数例如下并作简略解析:
例1: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记》的精彩片段。(1页,单元页)
例2:客观呈现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从何而来,分析自己观点的优点、好处或意义。(19页,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简 析】“以及”作为连词,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或者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表示前后内容之间的紧密承接关系。以前的行文中通常“以及”前边是不用标点符号特别是逗号来中断句子的,如今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以及”前边加逗号的现象实不少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逗号用法补充规则提及: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及)”之前应用逗号。而上述两个例句中前边并未出现或使用顿号,显然不适用于这个特殊情况,“以及”作为单个使用的连词,前边不应该用标点符号隔断。
例3: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1页,单元页)
【简 析】本文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語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9月第7版,以下简称“《现代汉语词典》”),“思想”见1237页:①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②名词:念头;想法。③动词:思量。“观念”见《现代汉语词典》479页:①名词,思想意识。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有时指表象)。从名词性角度来看,“思想”与“观念”在含义上并无根本性差异。
事实上在日常语言应用语境中,“思想观念”一直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存在并运用,意指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可分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属于理性认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个体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对文化不同的理解和赏析,加之对新旧观念的传承和接纳,都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由此,例句中的顿号实无存在的必要,多此一举。
例4:很多时候,文章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想明白”。(19页,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简 析】顿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例4中,“含糊不清”“牵强附会”都是用来说明“文章观点”的特征或者属性,二者应该是并列关系。例句中使用了“,”把原本紧密的一个句子割裂开来,且表意不明确,显然是欠妥当的。作为表述同一主体对象“文章观点”的两个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而非逗号。
例5:如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实词[,]义项较多,可用卡片记录下来。(18页,单元学习任务)
例6: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不同的叙述视角[,]能够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136页,叙事要引人入胜)
例7:综述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有概括性……以便于读者理解。(142页,学写综述)
例8:本单元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143页,单元页)
【简 析】逗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然而在实际行文表达中太多滥用逗号的现象: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使用,尤其是本来只是作为语气停顿之处也乱用逗号隔开,致使句子支离破碎,也影响了语意表达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作为落实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学习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范本依据,教材中类似现象的例句几乎俯拾即是,本来不必要或者不应该使用逗号的地方,堂而皇之地频频出现在了教材中。上述几个例句中的逗号实际上都只是作为语气停顿的节点,朗读时短暂停顿以调整呼吸和语气节奏,完全不必要也不应该存在,应杜绝滥用逗号的停顿功能。
二、用词准确规范
例9:作为这个会议的第一个发言人,我作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
例10: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46、48、49页,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例11:做简要批注,并尝试自己做一次演讲。(84页,学习提示)
例12:他已经到了必须马上作出决定的时候了。(126页,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简 析】《现代汉语词典》1756页:“作”同“做”④-⑥,即在以下三种情境“作”“做”均可:④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⑤充当,担任;⑥当作。实际上“作”比“做”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本字与后起字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容易混淆。“作”和“做”这两个常用的词不仅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词义相差甚微,所以常被混淆使用。“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多有争议。
从语体色彩来看:“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从语义特点来看:“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相对抽象、泛化。“做”表示的动作性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意义比较具体、实在;从语法特征来看:“作”后面多跟双音节动词、动名词(借鉴英语语法的表达,汉语中未见),“做”后面多是双音节名词。一般来说,成语中用“作”的情况远多于用“做”。有些词虽然可以同时使用,但是表意方面仍然存在着细微差异。
因此,“作报告”“做演讲”中的动词“zuò”应该是一致的,“报告”与“演讲”的意义比较抽象、泛化,建议都用“作”。“zuò”与名词“贡献”搭配,建议用“做”。“zuò”与名词“决定”搭配,建议用“做”。“做”与“批注”搭配应该没有多少争议吧。
例13:书面语的使用则需要书写工具,需要制书、藏书、运书的物理条件及技艺,亦即需要物理上的语言装备。(73页,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简 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起了白话文运动,自五四运动至民国时期,处于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转型的特定阶段。期间一些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尝试着用白话文创作,仍然不免文言的语法和措辞,多有不少文白夹杂之处。当今提倡以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反对文白夹杂现象。文白夹杂的语言往往生涩不通,语病多现,流于不伦不类。上述例句中,“亦”作为文言词,兼具实词、虚词功能。对于部分文言词,过去已经长时间存在的、约定俗成的用法得以保存和沿用,如“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亦乐乎”等,其他的文白夹杂用法应予以禁止。
例14:事实上格里高尔除了因睡得过长而确实倦怠外,还真的感觉良好。
例15:以致听的人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听明白了。
例16:难道他真的该喊人求助吗?
例17:靠着它倒真的把钥匙转动了。
例18:现在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了。(124、125、126、130、133页,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简 析】“真的”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有形容詞、副词两种词性,然而由于写作习惯,通常从字面上并无法区分出来这两种词性的不同用法,尽管我们汉语中有“的、地、得”可以较好地区分具体的使用语境。在实际作为副词使用的语境下,虽然字面上也是同样写作“真的”,其实它却完全不同于“晴朗的”“欢快的”等这类形容词性。如果换成英语形式来看这一点即可一目了然。
上述几个例句中的“真的”部分内容翻译成英语,依次是really feel good;don't know if I really understand;Should he really call for help? It really turns the key;it's really not for fun.可以看到例句中的“真的”相当于英文句子中的“really”这个单词,主要用作副词(adv.),意为“实际上,事实上;真正地,真实地;真的吗?(表语气);完全,非常”等,相似的副词还有indeed、truly、actually等单词。按照现代汉语用“地”标示副词的习惯,上述例句中的“真的”均应写作“真地”方为规范。同理,“总的说来”“总的看”这类短语中,均应写作“总地”才符合语法规范。
“真的”作形容词时也是常见的,如:大家都以为这花是真的,其实是用塑料做的。/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形容词的“真的”如果翻译成英语,Everyone thought the flower was real;It's obviously impossible, Such a biography has come true.应该与单词“real”“true”“actual”这样的形容词(adj.)相对应。
例19:章回体是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体式。(138页,《红楼梦》)
【简 析】“体式”见《现代汉语词典》1288页:名词,①文字的式样;②书面语,体裁。“体裁”见《现代汉语词典》1287页:名词,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见,对于例句而言,“体式”在句中的含义不可能采用“①文字的式样”一项,则只能是“②体裁”一项。教材编者放弃有确定涵义、传统通行的专门术语“体裁”不用,却青睐一个形同鸡肋的“体式”词语。
据百度百科,“体式”一词出现较早,意思是体制、格式,见南朝梁陶弘景《与武帝启》之三:“惟叔夜、威辇二篇,是经书体式。”稍后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这里指文章的风格。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汉宫之楚声》中收录了汉少帝刘辩与唐姬临终诀别:“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楚歌也。”这里指两人一唱一和的形式。均不符合“体裁”的现今内涵——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中“体式”更常见的表意指身体的姿态姿势,尽管《现代汉语词典》中目前尚未收入这个义项,但是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体育、武术、舞蹈等活动中高频使用,如瑜伽的若干体式,早已经是民众“约定俗成”的大势洪流。由此,教材中的“体式”不如及早改用“体裁”一词。
关于“体裁”,唐窦臮《述书赋下》:“体裁,一举一措,尽有凭据。”这里指字体结构。《宋书·谢灵运传论》:“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这里指诗文的结构及文风词藻。 “体裁”指文学作品形式的类别,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这一用法大约是比较晚近的。中国古代小说有7种“体裁”分别为:志怪小说、轶事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谴责小说和演义小说。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例20:《红楼梦》“全书人物近千”。(138页,《红楼梦》)
【简 析】煌煌巨著《红楼梦》约113万字,作者在其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只是笔墨浓淡有差。教材说“全书人物近千”,此书中涉及人物究竟有多少历来莫衷一是,关鍵原因在于对两类人物的统计差异:没有明确标示出具体姓名的部分人物,书中的历史、神话、传说等人物。杨为珍、郭荣光编《〈红楼梦〉辞典》(1986)计443人;朱一玄《红楼梦人物谱》(1986)不统计古人,得庚辰本600人、程乙本672人;孙逊编《红楼梦鉴赏辞典》(1988)计578人;施宝义等《红楼梦人物辞典》(1989)计当世781人、古人340人,合计1121人;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1990)计当世676人、文史人物255人,合计931人;冯其庸《论红楼梦思想》(2002)载顾平旦统计,全书有名字或者绰号的计774人;韩金瑞、贾文忠《红楼梦人物大全》(2008)计452人。书中的历史、神话、传说等“古人”毕竟不是作品中具有现实生命体征的“真人”,如果忽略则书中人物大约在440—780之间,各统计路径之间仍然出入较大,也远不够“近千”。
例21:选择小说中某位人物,细读品味其诗词。(141页,《红楼梦》)
【简 析】《说文解字》:“位,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大在一之上是立之范式,人、立两范式叠加,列中庭之左右所处是位之范式。现代汉语汇中“位”可以用作量词,常用于人以表尊重、敬意。例句语境中应无关“敬意”,也就无需使用这样一个具有特定情感属性的量词了。
例22:曹晛xiàn(159页,《后记》)
【简 析】由于电脑造字程序的原因,上述例句中的“晛”字出现了繁体部分“見”,这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尽管“晛”字有较好的含义:①日气,日光;②明亮,不确知这位同志日常生活中是怎么书写个人姓名的,在某些社会活动业务如银行、身份证、票务等方面是不是方便。作为全国通用教材,现在技术条件下利用电脑的拼字程序软件完全可以把“見”字加工改造成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字形“见”,大约是出版方未尽责?
三、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历来颇多争议,还可以列举出多种颇为繁琐的衍生句式,徒增饾饤。“所”字作助词时通常用在动词前边,与其后面的谓词(大概率为动词)联合构成名词性结构(词组),表示被谓者,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如“所见、所闻、所感、所需、所爱、所得”,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在这个结构中,“所”字本身即隐含着“……的”,与结构后边紧跟的“的”字重复构成语病,通常情况下“所”“的”只保留一方即可,基本上不影响原意表达。习惯用法中,太多的“所+动词+的”型公式大行其道,其实存在着一定的使用误区。“所2”见《现代汉语词典》1257页:助词,②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表示中心词是受事;③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笔者认为,其实这两条用法颇为无谓,“所”字的有无一则不会改变原句意思,一则也不会改变施事、受事等相互关系。除了徒增语法的纠缠、自陷繁琐、自缚手脚,更主要原因大约还是在于日常表达习惯形成的口语化形式。
本册教材中出现的所字结构短语共计五十余处之多,其中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即占11例。篇幅所限,分类聊举数例如下:
例23:学习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先秦诸子文章,完成以下任务。/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史传中就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18页,单元学习任务)
例24: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探索及其发现。(45页,单元页)
例25: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述科学探究的历程,或阐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67页,单元学习任务)
例26: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21页,单元页)
例27:本单元所选作品,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79页,单元页)
例28: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93页,单元页)
【简 析】在同一册教材中,上述几个例句放在一起特别典型,前4例“本单元所选的”与其后3例“本单元所选”同时反复出现,即足以有力地说明“的”字鸡肋或者赘余的角色地位。
例29:最后我确信能够建造一台所谓的电子感应加速器。(53页,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例30: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65页,林庚《说“木叶”》)
例31: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
例32:应仔细品味作品在日常生活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141页,《红楼梦》)
【简 析】在同一册教材中,前两例“所谓的”与“所谓”同时出现,“的”字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例31与32上下行紧邻,也足以说明了“所”字的有无对于句子的表意功能没有任何影响与改变。由此,该教材编写者难道不需要统一格式体例吗?
例33: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45页,单元页)
例34:这本书记录了青蒿素发现的历史及我们在研究进程中所学到的知识。(48页,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例35: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49页,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简 析】可以对比,“所学知识”“所学到的知识”在表意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前者更加干净、省练、规范。同理,笔者同样支持采用例35“所举中医药”这样简练的表达方式。
例36:注释③雪茄烟,因菲律宾吕宋岛所产的烟质量好而得名。(26页,《雷雨(节选)》)
例37: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46页,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例38:注释②:一般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三维空间。(51页,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例39: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65頁,林庚《说“木叶”》)
例40:例如《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67页,单元学习任务)
例41: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参加这一活动。(70页,学习活动)
【简 析】这一组是“所+单音节动词+的”结构的例句,这一类例句中,“所”本身隐含着的“……的”与结构中的“的”形成了重复与赘余。从书面语角度看,删除其中的一方,不会对句子表意功能有什么改变。当然,删除“的”字可能比删除“所”更加符合部分人的表达习惯。
例42: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52页,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简 析】“所有+名词”搭配构成名词性词组结构,表示整个、全部。“所有”可以充当名词或形容词,还可以是动词。只是“所有的”这一通常出现在口语中的所字结构,其中潜藏的语病往往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终致这一不规范用法习惯性地带入了书面语。
例43:可以说说对所排演的剧本的理解。(44页,单元学习任务)
例44:没有考虑所要遭遇的困难,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53页,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例45: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例46: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例47: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57、58、60页,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简 析】这一组是所字结构的升级例句。例43是“所+双音节动词+的”结构。例44是“所+能愿动词+双音节动词+的”结构。例45是“所+多音节动词+的”结构,“所最骄傲的”这一说法流于不伦不类。例46是“所+双音节动词+补语+的”结构。例47是“所+单音节动词+补语+的”结构。这些例句中的“所”字均应删除,而不会影响正常的表意功能。
四、语病
例48: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1页,单元页)
【简 析】史籍即指记载历史的典籍,涵盖的时间段就是过去的、久远的,当今时代的典籍肯定是不能称为“史籍”的。既然如此,“史籍”前边究竟要不要“古代”一词来修饰限定?
本单元选入的《论语》《孟子》《庄子》的篇章,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著作把握诸子的主要观点和思路,认识其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了解其论事说理技巧和表达风格。所谓“特征”,见《现代汉语词典》1282页:名词,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笔者认为,例句中说的“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应该指“儒家、道家思想”的“主张”“内容”“内涵”可能更加妥帖吧。
有学者认为,“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内圣”是指这种道德人格典范和道德修养境界的修炼。“外王”是指把圣人的政治人格、王道理想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实施推广以期实现大治盛世。笔者认为,“内圣外王”实际上更是一种“修齐治平”自我期许的政治主张、推进路径与终极目标,而非儒家思想的所谓“特征”。
有学者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是“长生与养生之道”。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追求人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超然、人格独立与人生自由,创立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理论。笔者认为,成仙永生同样是道家思想的精神诉求、推进路径与终极目标,而非道家思想的所谓“特征”。
例49:客观呈现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从何而来,分析自己观点的优点、好处或意义。(19页,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简 析】“优点”见《现代汉语词典》1580页:名词,好处;长处(跟“缺点”相对)。“好处”见《现代汉语词典》519页:名词,①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②使人有所得而感到满意的事物。“意义”见《现代汉语词典》1556页:名词,①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②价值;作用。综合来看,例句中的“优点”与“好处”在内涵上多有重合,可以理解为近义词,从而在句中不免重复之嫌。
例50: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例51: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例52: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疗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46-47页,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简 析】例50,从句子结构角度来看,一方面可以理解为3个独立的句子,主语都是“团队”,后两句承前省略;一方面从复杂长句的语法角度,可以理解为一套主谓宾结构——“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则“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与“成功”一起成为状语,这就涉及到了多重状语的排列顺序问题。笔者认为,就与中心词“发现并提取”的内在关联度而言,“科学与技术”比“中医药学的精髓”的“距离”应该更近一些。由此主张句子顺序似可调整为:我的团队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例51中,“肆虐”见《现代汉语词典》1242页:动词,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从语义角度来看,“肆虐”一词隐含着程度、范围、方式、后果等诸因素的严重性,例句中指疟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凶猛任意损害,这种状态的严峻形势恐怕不是“开始”(萌芽、发端、初起)一词可以修饰限定的。
例52中,“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这一表述不够明确。前文提及“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尽管“实验结果很难重复”,终究可以说明此前已经发现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疗效”。这个句子的问题还在于“找到”“发现”并用可能干扰语义理解。
例53: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68页,单元学习任务)
【简 析】“对”和“对于”都是介词,多数语境下这两个词可以通用,有时候又不能互换。“对”和“对于”主要用来介绍动作支配的事物对象,介绍与动作、状态或判断有关的事物,介绍动作的发出者。它们跟后面的词或词组形成介词结构充当修饰语,大体上有两种用法:一种可能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一种不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
“对”由动词“对”演变而来,“对”引进与动作有关的事物,或“对”的宾语也是动词的受事。“对”用在主语前面的句子,大都可以换用“对于”。“对”用在主语后面的时候,动作性弱的可以换用“对于”,动作性强的则不能。“对”的动词性较“对于”要强一些,“对于”后面的宾语有时候在意义上是动词的受事。用“对于”的句子中,“对于……”往往可以挪到主语前面。用“对于”的地方可以换用“对”,反之则不一定可行。“对于……来说(说来)”可以改为“对……来说(说来)”,“对/对于”和“来说”之间的词组一般与人有关,根据需要可以用在句首或句中,但均在谓语之前。“对”字句中,行为主体必须在“对”或“对于”前边,行为对象必须在“对”或“对于”后边。
例53可以试改为:常识对(于)我们很重要;常识对(于)我们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常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
例54: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76页,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
例55:绝大多数人被空间所隔离,直至终老也难得声气相通。/大量空闲时间都被翻看公众号、转发分享、讨论沟通所填满。(77页,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
【简 析】“所2”见《现代汉语词典》1257页:助词,①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中认可“被……所……”结构,认为它等同于“为……所……”。而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连用表示被动的典型句式只有“为……所……”,不认可“被……所……”,“被”与“所”连用被视为语病。
古文中“为……所……”萌芽于战国末期,如《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身投于河,为鱼鳖所食。”《荀子·尧问》:“方术不用,为人所疑。”秦汉后广泛使用。“被……所……”这一被动句式出现于六朝时期,如南朝梁僧慧皎《高僧传·卷七·昙谛》:“为僧采菜,被野猪所伤。”北齐魏收《魏书·西域传》:“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唐宋时代使用增多。
一般认为,“被……所……”这一句式是由“为……所……”类化而来,可以看作是被动句式产生、发展、衍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被……所……”带有深刻的古代汉语演变史遗留痕迹,并非现代汉语的自发产物,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多用于口语,少见于书面语。语文教材中建议避免这样的“被……所……”句式出现。
五、补充内容
46页:注释②〔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茎、叶可入药。
【简 析】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植物,教材的注释似嫌过于简单,百度百科对其有详细的介绍;而且有必要让师生们认识这种植物,建议补出该植物图片。
49页: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简 析】这篇选文具有相当的科学专门性特点,尽管作者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这样一项具有国际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中医药成果。《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收入例句中的“剪应力”一词,对于绝大多数中学师生而言应该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笔者认为教材应该对于类似生僻、专业词汇给出必要的注释。
查百度百科的释义:剪应力是应力(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的一种,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两个距离很近(但不为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且力的方向与受力面的法线方向正交。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濕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估计这个概念的抽象内涵需要物理教师的帮助才可能说得清楚,让学生们能够理解。
67页:教材中引用了王昌龄、罗隐、郑谷、晏几道、周邦彦5位作者的诗词作品,并且提供了出处。这其中学生们对于王昌龄、晏几道可能相对熟悉一点,对其他三人的了解可能略少一些。笔者主张,5个括号内均应补充每一位作者所处朝代,借以拓宽学生古代文学领域的知识面。唐王昌龄(698—757),唐罗隐(833—910),唐郑谷(约851—约910),北宋晏几道(1038—1110),北宋周邦彦(1057—1121)。
89页:插图《福州林觉民故居的林觉民烈士塑像》,摄影者姓名缺失。浏览该教材的多张摄影照片,如46页《屠呦呦》注明“李贺摄”,56页《北京天安门城楼斗拱》注明“张振光摄”,57页《山西解州关帝庙春秋楼象鼻昂》注明“王永先摄”,83页《位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注明“曾毅摄”。由此,这幅照片可能是整本教材中唯一基本信息不齐的插图。
113页: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2017 年 9 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变色龙》注释中有对作者契诃夫的简要介绍。2019年9月,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启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首次入选该教材的《哈姆莱特(节选)》,37页注释对作者莎士比亚介绍较为详尽;选文《变形记(节选)》,作者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和大师卡夫卡,123页注释中有其简介。对于契诃夫这样一位享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家,教材注释中其相关简介信息不应该阙如。教材编者似乎没有理由对这样几位重量级外籍作家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厚此薄彼”。
六、版式体例
文字说明是对图片的介绍和内容的补充,便于将有关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文字不要简单复述图片内容,图文不必一一对应但要与图片相呼应,要求文字真实准确、简明扼要,图文之间须遵循平等及增值原则。一般而言,说明文字置于图片下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居左、中、右位置。
浏览该教材的插图说明文字,大体上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图片在左页时,说明文字左起对齐,如34页《〈雷雨〉剧照》、46页《屠呦呦》等;图片在右页时,说明文字右起对齐,如39页《〈哈姆莱特〉剧照》、95页《祥林嫂》等。
但是,该教材插图存在着2例意外:64页(左页)的《落木寒泉图》与140页(左页)的《林黛玉进贾府》,说明文字都设置为居中,并没有遵循文字左起对齐的规律。如此排版,不知道编者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
高一必修《语文(上册)》教材中外籍作家仅选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致云雀》诗、德国作家与诗人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对于黑塞这样一位一生曾获包括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内多种文学荣誉的浪漫主义大师,教材编者舍弃了其最具实力的小说(如《荒原狼》等)和诗歌(如《朝圣者》《消逝》《汉字》等),而选择了这篇谈读书方法的随笔,令人不免平添了几分“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的遗憾。
高一必修《语文(下册)》教材中外籍作家除了前述莎士比亚、契诃夫、卡夫卡3位文学大师,还有物理学家加来道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数量、领域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与拓展。同时对于译文版本的选择显得重要,当然,如果教材编者自身恰好拥有过硬的外文基础那可就堪称完美了。
语言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主权、传统文化和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四个自信”的同时,务必切实加强汉语言文字自身的规范化建设。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整体发展,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一方面,又要有所坚守和传承,不能被某些“约定俗成”“既成现实”(如文白夹生、中外掺杂、网络语言等)绑架或者销蚀。这个“度”有时候的确很不容易把握。持续推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应用是一项长期的渐变的社会进程,其中中小学教材扮演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角色,何况还是全国一统的母语教材,这对教材的编写团队自身的专业水準、学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苛求。有必要在使用过程中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又要及时收集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吸收专业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不断地朝着建设精品化教材的目标和方向迈进。举各方有识之士的才华与智慧,群策群力、上下求索、添砖加瓦,建设高水准、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则是亿万儿童少年之幸,国家与民族之大幸。
[作者通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那么,该课程该如何判定属性?
区级专家组难以给出鉴定结论,决定将此课程提交至市级学科鉴定专家组,作进一步鉴定。市级、区级学科鉴定专家组联合再次对“口语表达训练”进行审核鉴定。市级专家组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知识点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相似度过高,部分篇目相同;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解、练习、品味、感悟、对话等,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训练和说话训练方式基本相同;评价标准也基本一致。最终,专家组一致认定该课程属于学科类课程。
这样的鉴定方式,在《指南》中得到了明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指南》明确提出各地要建立分级指导机制,以加强动态指导和规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分类鉴别工作进行统筹,对地方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跟进指导和纠正,避免出现同类培训项目在不同地区给出差异鉴别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鉴别困难或争议较大,则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裁决。同时,各地要注重典型案例研究积累和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同,对于分类边界的把握在实操中可能出现偏差,此前出现了个别“低洼区”“空白区”“矛盾区”。
“对此,《指南》专门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可协助其他主管部门提供分类鉴别意见,并对‘学科类’鉴别有最终决定权,从而避免出现个别‘钻空子’的情况。”该负责人说。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