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诗歌之“无” 品诗人之“有”

2021-12-20曾蓉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榆荚杨花岑参

曾蓉蓉

摘 要 本文以《逢入京使》和《晚春》两首诗歌为例,以关键词“无”为纲,辐射古诗的意象、内容和主题,用一个极小的支点支撑起课堂架构,指引思维方向,改进学习方式,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古诗教学;关键词;教学法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对古诗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板块中:一是课文,二是课外古诗词诵读。古代诗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古诗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在品读中感受其丰富的思想。

如何教好古诗,教出诗味,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词,以此为纲,去辐射、串起细节问题,教学过程依次推进,直指诗歌主题。这样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思维聚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本文以《逢入京使》和《晚春》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诵读诗歌,读出“无”字

《逢入京使》和《晚春》分别位于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三首和第四首,两首诗的作者均为唐朝诗人,且形式都是七绝。

1.读诗歌

鉴赏诗歌首先要诵读以捕捉艺术初感,从“读节奏”和“读韵律”两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诵读诗歌。通过自由朗读,学生很容易找出两首七绝的节奏划分均为“二二三”,如:“故园/东望/路漫漫”“草树/知春/不久归”。再读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韵脚,从音韵平仄的角度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这里通过补充一则资料:“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简单地说‘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学生们能顺利找出《逢入京使》的韵脚“漫”“干”“安”三个字均为平声,《晚春》的韵脚“归”“菲”“飞”也押平声韵。“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对比两首诗的韵脚,不难发现这两首诗以平声作为韵脚,可以传递出一种明亮、开阔而充满希望的情感。

2.读“无”字

反复诵读之后,两首诗还出现了同一个字“无”,分别是《逢入京使》的第三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和《晚春》的第三句“杨花榆荚无才思”。仅从字面意思来看,“无纸笔”和“无才思”意指岑参和韩愈两人均有所求而不可得,面对困境,诗人该何去何从。若以“无”字为藤,顺势而下,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和“惟解漫天作雪飞”分别做出了回答。

用“无”字切入两首诗歌,不单可以带动学生读懂内容,还可以引领学生感悟两位唐朝诗人相似的气度和精神。据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读懂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懂诗意; 通过关键字“无”,品读诗歌;

(2)读懂诗人:结合作者生平,感悟诗人的胸襟气度和进取精神;

(3)读出自我: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

二、 以“无”贯篇,品读诗情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需要细细品读,还原和想象诗歌的意境,才能完成学生与作者的沟通与交流。

1.解詩意

(1)《逢入京使》大意:向东远望故乡长安,只觉路途遥远,(思念远方的亲人)两袖已经沾湿,泪痕仍然没干。骑着马与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没带纸笔,劳烦您替我给家人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从内容上看,《逢入京使》属于边塞诗,诗中意象如“故园”“路”“泪”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副悲凉的沙远景:在荒凉的塞外,一条漫长的古道,一个哭泣的游子、一个回京的使节,一轮残落的斜阳,还有凛冽的风沙。

(2)《晚春》大意: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的,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晚春”的字面是惜春、送春的意思。它还有另一个题目《游城南晚春》,是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其中一首,写的是作者郊游所见。

2.品诗情

(1)岑参之“无”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公元749年,岑参第一次出塞,《逢入京使》写于此时。759年即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写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两首诗分别出现在统编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巧合的是,都有一个“无”字。

“逢入京使”从字面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两人相逢,二是诗人遇到的人是入京使。两人路上相遇再平常不过了,所以解读的重点应该放在“入京使”上,因为入京使要去的地方是京城,是故园。从长安到安西都护府,横跨大半个中国,即便是在现在依然十分遥远。而当时诗人扬鞭跃马,日夜兼程,抛却无限思念,掠过无数灯火,义无反顾地走向无边无涯的西域。在这“大漠孤烟直”的塞外,遇上回故乡的使节,诗人岂能无动于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无”字才可以书写他的人生。

在具体教学中,以“无”字搭建课堂支架,设置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岑参诗歌的思想内涵,真切领悟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教学环节展示一:

①以“无”贯篇,感受诗人身上的“无”

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替岑参想一下,此刻的他“无纸笔”,从此往后,他还“无”什么?

PPT显示:

聚焦“无”字,默读全诗,完成填空

戎马生涯,往后人生,岑参再“无”

学生回答:无家人、无故园、无亲情、无仕途……

②以“无”贯篇,感受诗人心中的“无”

正当我们将无限的同情和泪水寄予这位孤独的游子时,一声“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语势一转,挥却情泪,再上征途,奔向远方,一如他出发时的义无反顾。

PPT显示:

补充材料:唐代开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致使边塞战争不断,社会的尚武氛围相当浓厚。……在时代的呼唤下,他们摒弃了读经应考入仕的老路,踏上了文人从戎的新路。

——《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

聚焦“无”字,感悟全诗,完成填空

因为心中“无”              , 岑参义无反顾地奔赴千里之外的大漠

学生回答:无争、无我、无怨、无悔、无私……

所以,我们发现岑参边塞诗主要的情感格调是坚定豪迈,充满希望的。七尺男儿的思乡之情,和戍边使节的耿耿胸襟,诗意地融汇在一起,一起讴歌着一个时代。

“感受诗人身上的“无””这一环节的教学,以“无纸笔”为出发点,学生由物及人,由具体到抽象,说出“无故园”“无家人”“无仕途”“无亲情”等,对诗歌也由表层意象的解读,逐渐过渡到情感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无”一个字,如圆心统领起诗歌之景与诗人之情。教师这时候就要引领学生去想象,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阅读能力,并拓展更深的思维空间,发挥古诗更大的教学价值。否则,他们的感知仍是浮在作品表层,体会不深刻。

如果说感受诗人身上的“无”是学生们遥望岑参的揣摩,那么“感受诗人心中的无”则是直指人心的拷问。随着阅读的的推进,“无”字所能辐射的范围不断加大,程度不断加深。学生们只有认真揣摩,设身处地去想,甚至是还原当时的场景,才会能理解岑参“一声传语报平安”的毅然决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岑参无争、无我、无怨、无私的高尚品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他们心中扎根,这也正是属于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无”,一字立骨,可谓构思巧妙。无论是意象、情感还是主旨,都包含在内。这一环节的教学,纲举目张,把课堂交给学生,还学生以表达、思考、探究的自由,教师适时点拨,化教为学,有效建构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逻辑,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2)韩愈之“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晚春》分别出现在统编教材的六年级下册和七年级下册,都为赞美春天的佳作,也都含有同一个字——“无”。

这两首诗中,韩愈分别围绕早春和暮春的独特景象,展现满眼春光,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每一首诗背后都站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很难想象,写《晚春》的时候,韩愈已经49岁,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作者已经56岁。诗人一生跌宕起伏,屡遭贬谪,却始终心系苍生,以天下为己任。从两首写极力赞颂春天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诗人人老心不老,虽是暮年却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在中國古代文人的眼中,初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暮春往往带着无限感伤。但是韩愈的《晚春》则完全不同,不写百花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我们将继续聚焦关键词“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感悟这首暮春之歌的明朗色彩,体悟韩愈身处困境仍顽强迸发的生命力量。

教学环节展示二:

①以“无”贯篇,品才思之“无”

景无意而人有情,“草树”“杨花”经过韩愈的艺术加工,就不再是原来的客观景物了,而是浸润着诗人的情绪。

PPT显示:

聚焦“无”字,请你从诗中择词仿写

例:杨花榆荚“无”才思

杨花榆荚“无”

学生回答:无红紫、无芳菲

②以“无”贯篇,品杨花之“无”

百花绚烂的春天,“杨花榆荚”虽然没有姿色,却不因“无才思”而藏起来,而是勇敢地为晚春添色,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杨花什么精神?

PPT显示:

聚焦“无”字,感悟全诗,完成填空

因为心中“无”                    , 杨花榆荚方能飘洒如飞雪

学生回答:无争、无惧、无畏……

“草树知春不久归”,一个“知”字,就点明“草树”对春之将尽这一严酷现实,早已熟知,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悲观消极,而是仍要在凋落之前,轰轰烈烈地一展其生命的绚丽。这种勇气近乎悲壮,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积极进取的美好愿望。

此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作者妙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无知草木赋予人的灵性。把“草树”“杨花”看作能“知”能“斗”能“解”的有情之物,尤其彼此竟还有有无“才思”之分,十分新颖。

“以‘无’贯篇,品才思之‘无’”这一环节的教学,以“无”中心,采用句式仿写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对诗歌意象的表层解读,他们很容易勾连起第二句中“红紫”和“芳菲”两个意象,共同构造诗歌“抑”的气场。而正是因为前文“无红紫”“无芳菲”“无才思”为杨花榆荚的困境做足铺垫,最后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的释然和乐观才显得水到渠成。诗歌也在有限空间内形成起伏之势,引人人胜。

如果说品才思之“无”,是指导学生捕捉意象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还原和意境的初步感知,那么“以“无”贯篇,品杨花之“无”这一环节则把课堂交给学生。“因为心中‘无’                 , 杨花榆荚方能飘洒如飞雪”,这一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需要动个人的生活体验,完成与诗歌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去追寻诗歌的思想内核。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诗歌靠近,深入感知杨花榆荚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突围时,也就能从深层感知杨花无争、无惧、无畏的精神内涵,深悟飘洒如飞雪的从容气韵。

古典诗歌已沉睡千年,如果诗歌阅读仅仅停留在理解字词、串讲大意不仅拖沓无味,收效甚少,而且诗味也就荡然无存了。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以关键词串起意象,再进行反复咀嚼,细细品读引发学生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体悟和向往。

以关键词“无”为教学主线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思维聚焦,主动探究,相得益彰。

三、 从“无”到“有” 读懂诗人

面对离别,一个脆弱的灵魂不敢停留;面对暮春,一个孱弱的生命无法凝视。而岑参、韩愈两位从盛世唐朝走来的诗人,用他们强悍的心灵直面困顿,将悲伤和愁绪咀嚼、转化,传递出一种明朗、坚定,充满希望的情感。

读好一首诗,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个人,仰望一颗灵魂。离家如此伤感,边塞如此艰险,为什么诗人却无怨无悔地奔赴沙场?读到最后,从岑参无所畏惧、两度出塞的壮举中,我们读出了他有的是无坚不摧的报国之情和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那是因为他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命运的兴衰、与民族的强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生便有了永恒的动力。

同样的,我们禁不住要问:他人看来黯然神伤的暮春,为什么韩愈却能写得姹紫嫣红?在他笔下,不管是“草树”还是“杨花榆荚”,都表现除了那种身处困境仍积极进取的坚定。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在无惧凋零的背后,正是一个眼中有美、心中有爱的韩愈,才能写出寻常之景不同寻常的美,才会在暮春中发现生机,在逆境里看到光明。这也正是在晚年时不舍进取之心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逢入京使》和《晚春》两首诗,从外在形式到情感意蕴、再到诗人气质都有某种一脉相承的东西流转其中,这或许就是誓扫边尘、老而弥坚的盛唐之音。

纵观整节课堂,我们只用一个“无”,便串起两首诗,串起意象、内容和主旨,经历了充分的沉淀和发酵,学生体悟诗人心中的“有”,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以关键词引领的古诗教学方法是用一个极小的支点来支撑起课堂架构,指引思维方向,改进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表达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宁波大学附属学校]

“根据这些基本的作业设计原则、标准和作业评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筛选出典型的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课堂练习;减少单一的书面作业,注重作业的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朱利红说。

潍坊市教育局明确要求,作业内容分段分层科学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及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分别不超过60分鐘和90分钟。在作业布置实践中,还倡导“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思维型作业,布置实践型作业,布置创新型作业;机械重复的作业不布置,死记硬背的作业不布置,繁难陈旧的作业不布置。同时,建立作业公开公示制度,重视作业评改反馈,做到作业内容与教、学、评相一致,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反馈全方位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守好课堂主阵地,“教改行动”促减负

作业负担要减轻,意味着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潍坊强化课堂教育教学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我们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围绕‘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从精准分析课程标准入手,通过入校指导、专家培训、听课调研、优质课堂评选等,从学校、县市区到市级层面,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主题研究实践。”潍坊市教育局总督学李庆华说,“通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促使教师真正将评价环节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以课堂评价引领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确保学生在课内学得好、学得足、学得会,进一步助力作业减负提质。”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5日

猜你喜欢

榆荚杨花岑参
风很大
榆荚新开片片香
榆荚新开片片香
榆荚新开片片香
榆荚盛开片片香
山房春事(其二)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又恨又爱是岑参
又爱又恨是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