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通讯精读课教学现场

2021-12-20张培培刘永超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标题袁隆平通讯

张培培 刘永超

【重点突破·人物通讯精读课教学现场】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

(2)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分析报道角度,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理解新闻的倾向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教学过程

师:上節课我们进入到本单元三篇人物通讯的学习,梳理了它们写法的不同特点,本节课我们从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角度继续学习这三篇人物通讯。

学习活动一:研习课文,初步区分新闻事实与作者立场

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通讯的相关知识,请大家齐读PPT。

生(齐读):通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事件或人物。与消息相较,同样要求真实性,但是消息是冷静客观的,通讯则有明显立场和情感倾向。

师:那么,我们在阅读人物通讯时,如何区分新闻背景和新闻事实,如何把握作者的立场、情感倾向呢?课前,同学们又深入阅读了三篇人物通讯,并且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单,区分辨别三篇人物通讯的新闻背景、典型事例、作者评论、在字里行间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以及“我”读后的观点态度。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任务单5。我们先重点梳理、交流一下《喜看稻菽千层浪》这篇文章的相关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生1:《喜看稻菽千层浪》这篇通讯的新闻背景是袁隆平获得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他是从副标题看出来新闻的写作背景的,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在这个副标题中,你圈画出来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关键词表示的背景与作者这篇通讯的内容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生2:我圈画的是“最高科技奖”,表明这篇人物通讯重点写的是袁隆平在科技方面的贡献和成就,以及他作为科学家的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这篇通讯写了四件关于袁隆平的典型事件,一是1960年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的天然第一代的过程,二是在1964年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三是1992年袁隆平发文驳斥对杂交稻的贬斥观点,四是袁隆平从1986年以来逐渐解决了中国的饥饿问题,使得饥饿的威胁在消退。我们小组找到的作者的评论有:“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这段隐含作者对袁隆平不畏艰难、敢于质疑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我们从第二个小标题下的最后一句“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看出,这里作者对袁隆平敢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精神的赞美。

师:为什么能从这句话中看出这么多袁隆平的品质?

生2:我们结合了前面的典型事件,总结出了袁隆平身上具有这些典型特征。

师:你们不是单从作者的评论中看出来的,更主要的是从作者对典型事件的记叙中,看出作者对袁隆平的品质的赞美之情的。

生2:对的。还有第三个小标题下的最后一句“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就是捍卫了真理。”这句话直接赞扬了袁隆平捍卫事实、捍卫真理的品质和精神。最后就是最后一句“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的兴起。”赞扬了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读完这篇人物通讯,我们的观点是:我们要学习袁隆平身上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这个小组讨论得很充分。还有哪个小组有要补充的内容?

生3:我认为最后一句“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的兴起”算是新闻背景。袁隆平让杂交水稻技术不断改良,变得更加优越,作者以此来赞颂袁隆平的功绩之大。

师:那么,“袁隆平正在引导一场绿色革命”又是在怎样更大的背景之下?相比较来看,最后一句则是作者的评论,对袁隆平的直接赞颂。

生3:我们找到的是文章的倒数第二节“近十几年来,杂交水稻不断走向世界,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推广,这项技术是我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这个是更大的新闻背景资料。

师:对,这段文字要和人物的典型事件、新闻事实区分开来,这是作者通过查找资料、观察了解等方式,提供的新闻背景资料,以此来进一步突出袁隆平的贡献之大。

生3:我们组关注到第四个小标题下面,袁隆平参加的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接着讲到他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这里也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袁隆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的贡献之大。

师:不错。我们还看到文中作者在袁隆平的梦想前加了一个修饰语——“极具夸张”,说明什么?

生4:这个梦想不大现实,很难实现。

师:作者为什么要加这个修饰语?

生4:为了和后面“正在走向现实”作对比,更加突出袁隆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历经艰难险阻,但他坚持不懈,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加难能可贵。

师:说得很好。我们在这里关注到了作者隐含在修饰语、字里行间的态度和情感倾向。

生5:我看到第2节写道“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结合后文“袁隆平尽管是一位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凡人”,这样一个“凡人”是怎样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正是因为他身上有勇于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等等的品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作者要极力赞美袁隆平的地方,也带给我们读者很大的启发意义。

师:说得很好。“泥腿子”农民和“专家”“院士”好像毫无关系,但袁隆平却实现了凡人和伟大科学家的统一,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把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培养整体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阅读时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有小组要补充的吗?

生6:我们组找到了第二个小标题下面的第1、2节,这两节应该也属于新闻背景,写袁隆平在做科学研究时,当时国际上大的背景,有失败的案例,有专家学者对他的嘲笑,但袁隆平顶住重重压力,不惧权威,勇于创新,最后让嘲笑他“无知”的人变成了笑话。这个新闻背景的补充更突出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也更突出他科学研究的不易,坚持事实、追求真理的可贵。

师:说得很好。我们通过几个小组的讨论,发现在人物通讯中,除了关于人物的典型事件、新闻事实,还有一些是作者补充的新闻背景,用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本文中,作者在叙事中穿插了大量的议论(见PPT)。

这些评论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让我们对人物通讯的写作意图有了更直接的把握。

学习活动二:结合事例与细节,分析作者立场的隐含性表达

师:除此之外,作者还在哪些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呢?

生1:我找到第一个小标题下的第6节:“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我注意到作者用了“敏锐”“屏气静神”“欣喜”“抚摸”“激动”“喊出声来”等词语,从语言、动作、心理多角度描写袁隆平发现特殊稻株时的认真、仔细、惊喜,作者在这些描写中饱含了对袁隆平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赞美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一丝不苟的态度等。

师:从描写中,在细节中,深入理解分析了作者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分析得很细致。我们同学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找找还有没有类似的细节描写。

生2:我们组找到了第一节:“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在下着小雨的天气里,70岁高龄的袁隆平还在田里翻看着土壤,进行研究。这个时候,作者是跟随在他的身后的,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袁隆平对研究事业的热爱。而且这时,杂交水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袁隆平还是亲自下田、翻看土壤,进行研究,结合后文袁隆平对百姓利益的维护和对解决国家饥饿问题的贡献,更能看出,袁隆平之所以现在还坚持研究,是源于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责任。跟随在他身后的记者心中肯定油然而生一股尊敬、敬佩之情。

师:这里以记者的视角、直接地观察、细节的描写凸显作者对袁隆平的敬佩之情,说得很好。这里还有一些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关注,比如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出神地打量”“跨过”“迈步走进”“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细致地展现了袁隆平科学研究的常态,刻画了他为了研究杂交稻认真、钻研、执著的形象。“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也绝非闲笔,春节过后,大家都还沉浸在节目的节日的气氛当中,然而袁隆平却已早早地进入了工作的状态。南方的薄雾加上细小的雨点,气候的阴冷不言而喻,而袁隆平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下田工作,不辞辛苦,坚持在实践中掌握事实、追求真理。

生3:我们小组还关注到了这篇人物通讯的小标题,也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是引用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诗词,“击水”的意思是游泳,“中流”是河流最中间的地方,水流最为湍急,“到中流击水”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正好印证了袁隆平不断实践最终研究出杂交水稻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袁隆平不怕这个困难,无惧无畏,坚持实践,作者用这个小标题把对袁隆平的敬佩之情用诗词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而第2、3个小标题分别是“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无论是“灵魂和本质”还是“空气”都是对人最重要的,人没有灵魂和本质就不能称之为人,人离开了空气就不能呼吸,这里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创新”“事实”对科学家的重要意义,是科学家必备的素养和品质,也隐含了作者对袁隆平身上具有的这两种重要的科学家品质的赞扬和敬佩之情。而最后一个小标题用的是“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这是引用了后文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对袁隆平的贡献的评价的话,作者借别人的话来间接地表明自己对袁隆平的贡献的赞美之情。

师:這个小组关注到了文章的小标题。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文章修改前后小标题的变化:

修改前的小标题格式更加统一,句式更为整齐。而修改后的小标题1,呼应了文章的主标题,都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更凸显了文章在记叙之外的抒情性。修改后的小标题3则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形象地凸显事实对科学家的重要性,倡导科学家和普通读者思考科学研究的必备品质。修改后的小标题4则是引用了外国知名学者对袁隆平的评价,由国内到国外,更突出了袁隆平的科学研究对整个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之大,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原来小标题中的“他”都换成了“科学家”,也是呼应了新闻发表的背景:记国家首届科技奖获得者,发表在《科技日报》上,更突出袁隆平身上作为科学家的品质,倡导科学精神在社会上的继承和发展。

师:通过之前的小组讨论和交流,我们明确梳理了《喜看稻菽千层浪》这篇人物通讯的相关问题,我们再用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小结一下,大家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单(见下表)再补充完善一下:

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分析把握作者的立场、情感倾向的方法:

学习活动三:群文比较,深入探讨作者立场的不同表达形式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第三篇《“探界者”钟扬》,这两篇人物通讯,同样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去区分和理解新闻背景、新闻事实和作者的观点情感倾向。那么,除此之外,第二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还有什么和第一篇人物通讯不一样的地方?

生1:第二篇没有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而是直接写了能够体现张秉贵热情似火的精神的几件典型事例。也没有太多作者的直接评论,作者的情感更多的是隐含在记叙和描写当中。

师:好,那这篇人物通讯的记叙和描写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有哪些?

生2:我觉得是张秉贵自己的话,比如当别人问他“难道你自己就没有过不顺心的事吗”,张秉贵回答说:“一个人哪能事事如意?不过,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向解放军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还有后面,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这些语言都体现了张秉贵身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包含了作者的赞扬之情。

师:是的,这样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文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表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蕴含了作者情感倾向。大家可以下课后,在文中再圈画一下,细细品味。相比较这篇张秉贵自己的语言描写,《“探界者”钟扬》一篇文章中除了钟扬自己的语言描写,还有很多其他人对钟扬的评价,请同学在“科学队长”和“‘接盘’导师”两个部分圈画一下。

生:我找到了这里有设计部主任对钟扬的评价,还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赵老师,她是钟扬的学生,她见证了导师这些年在科普这条路上的持续前行。以及,上海实验学校的一位同学深受钟扬的感染,还有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在“‘接盘’导师”这个小标题底下,我看到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对钟扬的评价,还有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博士生的回忆等等。

师:这些人对钟扬的评价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钟扬身上的不断追求、不断进取,对工作乐在其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以及责任和担当,对学生的深深的爱等精神品质,在记叙描写中自然地融入作者的评论和观点。

师:综合三篇文章,我们发现作者在选材的取舍上,也显示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在预习资料中,我们还阅读了一篇通讯——《习近平与拜登再连线,中美探寻答好“世纪之问”》,提醒我们在阅读新闻作品时还要关注作者的立场,设想一下:如果是一位美国记者,在美国报道这一相同事件,他会怎样报道?结合红体字部分,思考新闻立场对新闻的情感倾向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新闻阅读素养。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善学习任务单5,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区分新闻报道的背景、事实和观点,理解新闻的立场和倾向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并且,小结阅读新闻作品尤其是人物通讯的方法,完善“单元引读课”的学习任务单2的相关内容。下课。

(执教者:上海师大附属中学,张培培;上海中学东校,刘永超)

【专家视点】

从本单元编写意图及内容组成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显然在阅读方面要侧重于实用性文本(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的阅读和理解,在表达交流方面要侧重于培养实用性表达与交流能力。但遗憾的是,在教科书编制过程中,本单元却出现了与这种编写意图相悖的明显“硬伤”。

首先,课文的组合上,出现了游离于任务群之外的课文。这个单元,除了择取三篇人物通讯和一篇新闻评论外,还选了两首古诗词。虽说这两首表现劳动的古诗词与本单元“劳动光荣”的人文主题还是契合的,但却与本单元归属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相冲突。按课标所示,实用性文本主要指社会交往类、新闻媒体类和知识读物类,从属于文学作品的古诗词显然不在其列。这样一来,前四篇课文自成单元,两首古诗词如风筝,虽在人文主题上一线相系,身形却是游离整个单元之外的。

其次,写作任务设置上,出现了游离于任务群之外的命题。在“单元学习任务”中,教科书编者为本单元设置了这样的写作任务:“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这个写作任务要求写劳动者,是契合本单元“劳动光荣”人文主题的,但文体上写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却无法与本单元所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形成什么内在联系。

与所设置的写作任务相对应,编者提供的写作知识也存在偏离之嫌。本单元写作任务之后,教科书编者提供了一则“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的写作知识。提供这则写作知识的本意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前面的写作任务,但如果前面的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编者需要提供的是“写人要关注典型事件和细节”,而不是“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事例”——以“事”为“例”,用于实用性写作上可以,用在写人记事的文学性散文上就格格不入了。

张老师和刘老师显然对本单元教科书编写上出现的上述“硬伤”有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因为他们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不仅巧妙规避了其中的冲突,而且在实现“教材内容教学化”上作出了有效的探索,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的“适当调整”:

其一,单元教学重心上做了适当调整。按教科书中关于本单元读写一体的设计,单元教学的重心应该是“学习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但张老师和刘老师却对此做了适当调整,调整为“区分事实与观点”。这个“适当调整”不仅抓住了本单元作为新闻媒体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特点,而且还兼顾了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把握不同新闻在“作者立场”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这在重点突破课的教学现场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二,單元写作任务做了适当调整。按我们前面分析,教科书编者把本单元写作核心任务定位于写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会造成新闻阅读和文学写作上的错位。张老师和刘老师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直接把写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调整为“写篇人物通讯”。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单元写作任务设置了具体情境,作为单元总任务下的子任务来设计,提升了写作任务设计的科学性。比如其中子任务4是“歌颂平凡的劳动者”。板块为寻找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选择一位撰写人物通讯,配上他们的照片,上传到网页上。

其三,写作教学侧重点作了适当调整。按我们前面分析,“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作为写作知识,用之于文学写作扞格不胜,但用于人物通讯写作,则是一个必要的支架。在本单元的写作课设计中,张老师和刘老师不仅用足用透了这个写作知识,还把写作指导从静态的“闭门写作”调整为“实用性文本”的动态写作——从确定采访对象,到准备采访提纲,联系访谈对象,然后再到整理采访资料,筛选典型事例和细节,拟定人物通讯提纲,直到修改成文、班级交流发表——关注人物通讯写作的全过程,把技巧性的“写作要关注事例和细节”转化为一次真实写作中的真实历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单元写作任务,更有助于学生内化写作知识,化陈述性知识为写作实践中的程序性和自我认知的知识。

[作者通联:胡根林,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培培,上海师大附属中学;刘永超,上海中学东校]

健全治理机制,“三个十条”规范作业管理

作业减负首先要解决作业如何设计的问题。“‘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师不仅要设计作业的内容,还要设计作业的时间,要时刻注意作业在精而不在多,不能将学生置于题海战术中。”潍坊市寒亭区霞飞路小学教师朱利红说。

潍坊市教育局着眼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围绕“减数量、提质量”目标,出台了《作业设计十项原则》《优秀作业十项标准》《作业评改十条策略》3个作业管理规范文件,从作业设计、作业标准、作业评改3个方面,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教师紧紧抓住作业的育人功能,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突出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5日

猜你喜欢

小标题袁隆平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通讯简史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