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实践

2021-12-20李靖宇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六年级德育教育语文课堂

李靖宇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六年级的语文课堂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作者通过细心研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的资源,将德育教育渗透入预习、课堂、阅读、习作中,对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做出了全方位的尝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六年级 语文课堂 德育教育 实践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单一,效果一般。现代化的科学的德育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不仅仅出现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上,德育教育更应该是日常中的点点滴滴,既有日常管理的直接教育,更少不了课堂的潜移默化。融入日常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会让同学们更易于接受。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通过教师长期的教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高[1]。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工作,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一、将德育教育引入预习中

预习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寻找教材中的德育契机,开展无痕式的德育渗透是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2]。六年级有很多单元的内容适合用于德育教育。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个周末的单元预习,要做到有备而来。

1.热爱家乡

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可以在引导同学预习的环节中,要求搜集家乡的风俗习惯,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品质。

2.树立理想

配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理想和信念”,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感。

3.责任与担当

小小的一首《春夜喜雨》,同学们查过背景资料后,才感受到其背后的忧国忧民之思。课后拓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杜甫的敬仰之情。敬仰之情不止文字,更在于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中

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人文熏陶,品德养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每一课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力[3]。六年级的课文,已经开始注重文以载道,讲究润物无声了。作为老师,就是要开发好、利用好课内的教学,不大而化之空讲道理,而是用语言的美、文学的美来提升孩子们的品德。

1.朗读中感受时光易逝,珍惜当下

朱自清的一篇优美散文《匆匆》,同学们从集体朗读,老师范读,配乐朗读,录制视频等方式读通读透。课后,同学吃饭的时候,会随口说出“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打球的时候,在头脑中会冒出“打球的时候,日子从篮筐上过去。”不断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2.思辨中感受真理的价值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辩论“日初出大如车盖”“日初出苍苍凉凉”,到底是日初出时距离近,还是日中时近;在口语交际:辩论,同学们全员参与辩论赛,感受语言的魅力,树立不唯书本,不惧权威的思想。拓展外交官答记者问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拓展中

阅读是当下对学生们的高层次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利用好阅读拓展,是德育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是学习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理想和信念”,推荐同学们观看《山海情》中的片段,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只有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更有价值。课后,我还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你的理想和信念如何与世界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不少同学在疫情面前,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特殊时期,不少外国留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关爱,紛纷回国;也有不少中小学生立志成为医生,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二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外国名著阅读单元。相较五年级的中国名著阅读,为什么感觉外国名著更好读?一是选材,二是情节更贴近学生生活。如果看名著仅仅关注情节,不免浪费,如果多角度评价人物,感受人物品质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我推荐同学们画出情节的思维导图后,再从书中其他人物、不同读者的角度分析评价人物,深刻感受人物品质,从而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习作中

小学对学生们的写作要求其实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写作仍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写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弘扬真善美,真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作六年级下册习作主题:真情流露。“我笔写我心”同学们的切实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用切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当时,恰逢清明节前后,不少同学参与了家庭扫墓,也有同学了解到网络祭奠活动。有同学写出了对离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作文课上,我趁机引导同学们将小我的哀思升华,缅怀为国牺牲的英烈。希望借此埋下一颗立志学有所成后报效祖国的种子。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育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家长和学校需要给予学生长期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从而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5]。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应当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行和积极乐观的人格,利用好课堂内外,主动承载起德育教育的重担。

参考文献:

[1]谢小莲.捕捉契机巧渗透把握关联促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联现实体验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9).

[2]姬文亮.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路径[J].学周刊,2121(2).

[3]黄玉桂. 把握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的契机[J]. 教育论坛,2020(08).

[4].贾登雯.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

猜你喜欢

六年级德育教育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六年级几何应用题教学随想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