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方案

2021-12-20岑爱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德育

岑爱珍

摘要: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更是和爱国主义一脉相承。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较为空白的阶段,需要教师充当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需要把握好这一黄金阶段,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挥好小学德育课堂的作用,将小学德育课堂打造成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关键字:爱国主义;小学德育;素质教育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及积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基于小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基本认识,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中的教育渗透方案。

一、小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解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成长作出了新的希望新的要求。小学德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不仅仅需要传授基本的道德教育知识,更需要渗透着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在日常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是全民需要参与的全民教育,每一位教师都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教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并努力落实教学内容的和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思想与思维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班主任更要立足于小学德育课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提高班主任对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重视

在当前教育活动当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需强烈认识到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重要性。把爱国主义情怀德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及时提高班主任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理论水平。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开展爱国教育活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时事热点的背后内涵,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三、重视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环境创造

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环境的正确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校园环境是当前小学班主任的研究思考热点。

(一)可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板书,学校走廊的黑板报、橱窗、摆放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展板等途径,作为校园中主要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阵地,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在学校走廊橱窗以及班级黑板报上进行基本思想政治内容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全方位帮助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宣传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二)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宣传爱国主义情怀

班主任可以利用每一周的升旗仪式,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回忆五星红旗的由来,明白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听爱国故事,讲英雄事迹、抗疫事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三)各级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重视小学班主任的先锋示范作用

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如果小学班主任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先进的带头模范,更能在学生中树立正面的积极鼓励作用。因为小学生的年齡阶段特点,思维方式尚不成熟,并且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模仿,所以教师在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小学班主任更需要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将爱国主义情怀深入贯彻到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

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所致,不少学生一直都处于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之中,导致造成了部分学生养成了自我的性格。为了帮助小学生在黄金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教师更好地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深入落实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就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更为严格。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在日常小学德育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

五、在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靠单纯的理论学习还不能较好地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由于小学生们仍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单纯的理论教育会造成学生们的厌烦心理。因此,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需要在常规的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教育。

(一)设计精彩活动载体,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适宜的条件之下,学校或者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中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比如,组织参观浏览、寻访或者调查学习等形式,使学生产生仪式感,在隆重的氛围中养成对于祖国的敬畏之心,更好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可以使他们深刻认识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之处,明白未来时代所赋予到他们身上的重任,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志愿活动

志愿者活动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更加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情怀。比如,组织学生在校园、文化馆中担任小讲解员。通过志愿者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人文思想素质,同时也培养了科学精神。因此,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可以放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更好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作为一名中华人民教师,给孩子一颗中国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应有意识地在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班主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让德育之花在学生们的心中绽放。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情怀德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黑白情怀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