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1-12-20钟思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钟思敏

研究儿童习惯培养问题的专家学者指出:3——12岁是小朋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12岁后,小朋友的良好习惯已逐步养成,基本定型,培养新的良好习惯不很容易了。因此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然而目前的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数学作业时表现出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有的对作业中错误,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浮光掠影;有的笔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有的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者运算符号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作业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生数学作业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哪些影响因素?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良好习惯有有哪些策略呢?

一、激起练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做数学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首先应当激发他们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真切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前大家都喜欢用“苦学教育”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我觉得这对现在的小学生作用不大,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觉得“苦”了,觉得做数学作业是一种煎熬和折磨了,那他对此决不会有什么兴趣,总要想方设法去逃避。反之,数学学习若能给他带来快乐,做数学作业也是一种乐趣,他才会喜欢,才会有直接的兴趣,也才会主动去做。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可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技术,使数学作业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学员的主动参加意识,以保持学员的数学学习热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小学生来说,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以直接兴趣为主的,这种兴趣就象小小的火苗,稍不注意就会熄灭,我们要想办法用心去呵护它,让它慢慢燃起来、旺起来。

二、科学编选习题,让学生喜爱做数学作业

重复、单一、繁忙的数学作业,只能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却对于数学作业的热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合理地为学生设计好作业的数量,控制好深难度,让学生真正喜欢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对数学作业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科学地组合、选择,让学生喜欢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呢?

第一,数量要适度。第二,形式要新颖。第三,内容要贴合。第四,针对性要强。

三、严格演示示范,让学生树立作业的榜样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的行为起着不知不觉的作用。如果老师在板书时字迹有些潦草,作图不用直尺,答语省略不读,批改作业时候随意性大等,这些负面影响对学生作业良好习惯的养成极端不利。

为了给学生提供作业的榜样,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我在数学课堂上坚持做到:板书格式正确,字迹工整;语言规范,科学有趣,准确无误。在批改作业时保持一致要求。我在班上经常展示书写好、质量高的学生作业,让其他同学都向这些同学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都希望在同学面前“高人一等”。培养学生良好作业行为习惯,恰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四、加强练习指导,让学生规范作业细节

由于学生性情不尽相同,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都不一样。因而加强作业指导、规范作业细节应是非常必要的。

(一)端正学习态度

现在小學生中的留守儿童相当多,父母对孩子的管理和关爱较少。另一方面,受当下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何必“苦”了自己呢?不过,小学生年龄小,人生观、世界观都在形成之中,学生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关键还是看教师怎么教导,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比较听老师的话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和教育,正确看待家庭和社会问题,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和希望,保持住童年的梦想。

(二)分类指导

对于那些性格急躁、感情用事的学生和做事动作迟缓、拖拖拉拉的学生,老师要按照规范作业行为、培养作业习惯、养成性格的思路,引导教育他们,并适当运用奖惩、请家长配合等手段,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让这部分学生克服马虎、急于求成或做事磨蹭、丢三拉四等坏习惯。

(三)技巧训练

1.将典型的题目变换形式让学生练习,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又避免作业形式单一重复。 2.让学生学会自己检查。3.对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自己点评更正,做到生生互助。4.教育学生不要依赖橡皮,禁用改正纸等。5.草稿也要认真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学生养成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要太随意的习惯。

6.利用好“纠错本”。促使学生把每天做错的题抄在“纠错本”之上,找出偏差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读出来。

五、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数学作业的快乐

“好孩子应是夸出来的”。现代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压。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良好习惯培养方面,展开赏识教育亦应是极为重要的,褒奖和引导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六、落实家校共育,让学生感受加校的关爱

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要努力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有优秀作业行为习惯的学生,与其家庭教育应是分不开的,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家庭教育千万不可忽视。

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氛围,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的责任,在小学老师的具体任务更重,因为学生的家长整体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的不同,他们只知道叫学生认真学习,听教师的话,而是对于自身的行为和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认识不足。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强调要培养出兴趣爱好广泛、聪明活泼、行为习惯好的孩子,就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另外,把学生在数学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缺点告诉学生家长,让他们多表扬鼓励自己的孩子,如果学生从父母口中知道老师说他数学作业做得多么好,那他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他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也会更浓,信心会更足。对于学生在数学作业中表现出的坏习惯,我会请家长配合教师一起耐心教育和纠正,不要殴打,应当发现学生的小小进步和闪光点,应当以引导为主,应当长期秉承。

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的良好数学作业习惯比她们考试卷得“100”分更重要,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继续学习的保鲜剂,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人生奋斗的坚实基石。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