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探究

2021-12-20吴加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启示

吴加珍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以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这一思想认为,教育活动应“源于生活,属于生活”,即教学活动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文探讨了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语文;启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 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让小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语文,从枯燥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跳出思维定势,感受文学的广度和深度。

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参与学习的能力。 简单的说,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參与知识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教育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了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这片土地上,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描述自己身边的场景。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加强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儿童经过成人教育后,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幻想和疏漏的束缚。因为教师或周围的人对学生的教育或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有不良的课程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染了不良的社会习惯,往往在教师或家庭成员的无意识指导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消除学生的刻板印象、幻想和疏漏,建立符合小学生认知和个性的课程学习环境。现代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在创新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基础知识讲解和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确保小学生拥有美好的青春时光,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适当放松过去只教基础知识的观念,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如果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存在误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就很难取得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这门课的讲解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时,窗户很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上,好像他们在听学生读课文……”许多学生更喜欢背诵这篇文章的内容,因为在作者的文字的提纲下,简单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接触自己实际的校园生活,尽量表达自己真实的校园生活场景,用一些积极的话语和态度去感染或影响他人。通过本文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小学的赞扬和自豪,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目标。也许对于学生来说,在汉族学生的包围下,文章中描述的不同民族孩子的特点和热情,也可以在文本中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这里加强对学生心理和心理的引导。通过运用拟人、隐喻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少数民族小学的趣味。他们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并获得更多幸运和有趣的校园生活体验。

三、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陶行知先生强调要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嘴,就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思考,思考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参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实现教学创新,首先要明确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让学生自主发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湖的景色。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和所看到的西湖景色,用自己眼中的西湖进行描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不断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思考相应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解放学生的“嘴”,还要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现象。

四、着重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为母语课程,学习语文无处不在。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发现、学习、使用生活材料,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语言中的材料。最后,自然培养读写能力。在指导写景写作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和材料上。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自由地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语文课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经过艺术加工,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生活,启发学生认识到他们对汉语的理解。

例如,在三年级《荷花》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首先自己观察荷花和荷叶,引导学生注意荷花和荷叶的形状和颜色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内在逻辑,与作者产生共鸣。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这与陶行知“教行一体”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明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知识不能凭空获得,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预览,可以清除诸如生词和生词等障碍。如果有不可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及时标记。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将生活与语文联系起来,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将呈现出一个活跃、互动、生动的课堂,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小学语文新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应认清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作用,善于从生活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方向。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将生活事件和材料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语文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实际,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内容。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陶行知启示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