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的积分游戏

2021-12-20李妍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所学小猪卡片

李妍

拉夫·科斯特认为游戏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毫无疑问,游戏让人快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但数学课堂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场合,娱乐性的游戏也会让课堂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数学课堂中的游戏需要考虑到游戏的可操作性。本文所讲述的游戏是融入到小组PK制度中的小游戏,不会占用课堂大量的时间,整个过程耗时3分钟左右。

小组积分是传统课堂通常会采用的形式,但是单一的积分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且缺乏趣味性,因此加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参与感更强,更有积极性。本文加入的游戏仍然以小组积分为基础,最终比的不是积分的多少,而是游戏最终的结果。基本的操作方法为:一先根据班级人数分为两组(或三组),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可积1分,在做练习题过程中,做对1人积1分;二积分统计在黑板写“正”字,1个正字可抽取一次游戏道具,不需要满1个“正”抽一次,这样课堂耗时非常久,因此等到课堂最后,根据各小组的“正”字数量抽取游戏道具。游戏耗时集中在课堂最后,需要抽取以及比拼,耗时3分钟左右,游戏的好处在于不比拼积分,这样及时积分落后的小组也有胜利的希望,让每个学生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胜负,保持积极性。游戏道具及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数字类

利用彩色纸或卡纸裁成小卡片,在每张小卡片上可以写上不同的数字或者符号,学生抽卡片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操作。

直接对每次所抽取的卡片进行运算,最终结果大者为胜;

两组之间每次抽取的卡片进行比大小,大的保留,小的淘汰;

小组抽取完所有卡片后,自己进行排列,排列运算结果最大者为胜,此方式可以考验学生混合运算的能力。

利用PPT制作游戏抽取的方式,代替抽取卡片,所抽取的仍然是各类数字或者符号,比拼方式同上。

数字类游戏适用于学习计算内容的课堂,将游戏与所学内容结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圖形类

数字类的游戏道具与数字和符号有关,图形类游戏道具与图形有关。

设计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抽取,最后对每一种图形赋予不同的分值(提前设置好,最终公布),公布完每一种图形的分值后,学生进行累加,比哪一组所得图形分值最高,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到最后一刻你是不知道你所抽取的图形的分值的,游戏充满未知,即使积分少的组也不代表一定失败。

设计不同长短的纸条,夹在书页里,让学生抽取,学生抽取时无法看见具体的长度,最终可以比拼哪组的所有纸条最长,也可以看哪一组能利用纸条拼出长方形三角形之类的。

图形类游戏适用于学习图形类知识,例如方式一在低年级认识图形时可以使用,在四年级学习到三角形分类或者平行四边形时仍然可以使用,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微调即可;方式二在低年级学习比较长短或三年级学习周长时都能使用。图形类游戏方式也不仅仅于此,在学习面积时,也可以设计游戏道具为小方块,比较面积或者拼图形比面积。笔者认为最好的游戏,一定是能结合当堂课所学知识的游戏。

养成类

养成类游戏适合时间充裕的课堂,中途需要进行游戏。

游戏道具可以是各种小动物,以小猪为例,1个“正”字换1只小猪,2只小猪换一只大猪(或有技能的猪),可以抓取对方1只小猪。

方式二1个“正”得1只小鸡,再得1个“正”字得一袋饲料,小鸡会长大。

养成类游戏包含了等量代换的原理,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等量代换。

线索类

线索类游戏道具为各种数学条件,写在纸条上进行抽取。

设计多种数学条件,最终根据小组所抽取的条件自编应用题,比拼哪个小组编出的多。

设计猜老师的年龄,线索分别有比10大、比40小、是3的倍数......线索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表现优秀的小组就更得到更多的线索先猜出来。

线索类游戏可以在学习各类应用题时使用。

游戏的种类丰富多样,最终一定是以课堂为主,利用游戏控制课堂才是成功的游戏,如果因为游戏耗时或者扰乱纪律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因游戏而情绪太激动,课堂过于吵闹。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游戏的欲望,不丧失胜利的希望,还可以做的是设置一些技能卡片,如交换卡、再抽一张卡等等。游戏的玩法同样五花八门,抽取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根据所学知识改变,无论如何,让游戏帮助掌控课堂,不被游戏所掌控所局限,让游戏为课堂增添活力和趣味。

猜你喜欢

所学小猪卡片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非所学
非所学
水往高处流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