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培养例谈

2021-12-19郭良秋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郭良秋

[摘 要]“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是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创设情境、深入探究、迁移拓展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模型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5-0021-02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做了明确要求,将培养学生模型思想、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的十个学习内容.从考试能力角度来看,重点考查学生的模型思维.从数学学科特点来看,数学问题存在于生活之中,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应用建模思想.正是源于此,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力争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活动,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数学建模”概念解读

数学建模其实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点的一种主动学习过程,有利于唤起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应用的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也做出了解释,即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数学模型不少,譬如常见的算式模型、图表模型、符号模型,其建立过程归根结底都是学生亲历“发现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等过程体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

从数学知识特点和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初中数学建模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涉及现实生活普遍存在的等量或者不等量关系,可建立方程和不等式模型;二是涉及现实生活变量关系,可建立函数模型;三是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可建立统计模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抽象出对应的数学模型,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模型

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初步具备感知数学模型的意识则是第一步.基于此,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公式、符号、计算、图形等基础知识,同时也积极打造数学生活化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关联,让学生快速建立数学知识间、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感知能力.北师大版教师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可创设如下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某单位需要用车,如果你是单位领导,汽车每个月行驶[x]千米,现有如下租车方案:出租车公司月租费[y1]元,[y1=35x+1100]([x≥0]);个体车主的月租费是[y2]元,[y2=43x]([x≥0]),选择哪一种方式更划算?如果该单位每月的行程约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请学生观察图1,判断哪一种租车方式更合算.借助数学函数模型,将看似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问题,可促进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初步培养起学生的模型思想,让学生感知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数学模型

真正有效率、有价值的学习不是掌握几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而是深入思考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数学定理和公式是如何推導出来的.这样的学习过程自然离不开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探究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权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参与、体验、感悟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自主建立起能够理解的数学模型.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当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数学模型了.

首先设计探究活动任务:制作一张手机月通话费用的函数图像;其次提出探究问题:A、B两通信公司各有一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A通信公司每月收取月租费50元,通话一分钟收费0.4元;B通信公司无月租费,通话一分钟收费0.6元,通话不到一分钟按一分钟收费,假设t分钟的话费分别为[y1]元和[y2]元.怎样选择最节省话费?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列出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对应函数图像,最后观察图形,总结结论,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小结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知识主动建构数学模型,让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这一知识探究过程.在学生感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建立模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发展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3.迁移拓展,提高学生数学模型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难点在于建模,但目标指向应用.让学生经历“感知模型思想—主动建立模型—灵活应用模型”等过程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学建议,也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模型思想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后,还需适当为学生增加拓展训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为此,笔者增设了如下练习题.

练习1:A,B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给出的待遇分别是:A公司基本工资1000元/月,销售提成为销售额的2%;B公司基本工资600元/月,销售提成为销售额的4%.假设你去应聘销售员,你会选择哪一个公司?

(請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各自写下解题思路,指明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板书.)

练习2: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或近似解).

(1) [2x+y=0,y=x+6.]    (2) [x+y=2,y=12x+1.]

练习3:学校文艺会演将至,负责活动组织的杨老师准备印刷文艺会演宣传资料,现有A、B两个印刷厂,A印刷厂的收费标准:固定制版费1500元, 1元/份;B印刷厂的收费标准:无固定制版费,2.5元/份.①写出两个印刷厂的收费与数量关系式;②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图像;③假设学校要印刷800份资料,选择哪一个印刷厂更合适?学校预计用3000元来印刷宣传材料,哪个印刷厂印刷的材料更多?

上述练习题涉及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既符合当堂教学内容,又高度关联生活,且难度逐渐递增.练习1旨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练习2培养学生将一次函数转化为方程模型的能力;练习3既需要建立模型,也需要应用数学思想、模型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大脑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灵活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这一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感知机会,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数学模型,灵活应用数学模型,让学生真正好学数学、活学数学,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超.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的挖掘与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8):55.

[2]  吴香秀.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0(10):16-18.

[3]  任娉.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17.

[4]  吕宝库.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96.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