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培养探究
2021-12-18热依拉·扎依尔
热依拉·扎依尔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趣味性与严谨性并存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强化小学生对各类图形知识的判断。为了有效落实这一教育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关联信息设备、融合生活事物以及拓展课外探索等途径展开教导,以此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促进小学生知识掌握效果的提高。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培养展开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小学生;形象思维;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080
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着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发展,诸多新式的教学手段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格局,也推动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致使课堂教学氛围僵化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对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不断助力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育,进而帮助小学生取得更为优异的课业成绩。
一、关联信息设备,强化形象直观感知
关联信息设备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知识的讲解,利用动态化的影音资源代替以往静态的板书文字,以更具视觉、听觉冲击力的方式刺激初中生的感知神经,从而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利于改善传统枯燥的教学气氛,还有利于焕发小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强化小学生对数学形象直观的感受。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程的知识点时,可以联动多媒体投影仪这一设备辅助授课。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小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晓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展示具体的三角形形状,让小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角形的“样貌”。而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导,如“生活中存在哪些三角形的事物?”待小学生回答后,再动态展示具体的事物图像。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知识讲解,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全新且生动的学习感受,还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形象感知力增强的同时,为其形象思维的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融合生活事物,提升形象理解水平
融合生活事物顾名思义,即,教师将当前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熟知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这一教学手段既有利于降低数学知识抽象性带来的学习难度,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形象知识的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课程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展開知识讲解。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小学生知晓图形运动的方式,了解不同图形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在黑板上进行“平面”演示,通过图形位移的方式,讲解“运动”的形式。而后,教师可以关联生活中的客观现象进行分析,如“行驶的汽车”,在这一现象中,教师可以根据汽车沿直线行进的轨迹讲解“平移”运动,结合汽车车轮的转动讲解“旋转”运动,依托汽车这一事物的本体,分析“轴对称”这一知识。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事物进行整合,既能够深化小学生对当前数学形象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的技能,进而在生活关联讲解中,逐步夯实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
三、拓展课外探索,塑造发散形象思维
数学知识存在极强的丰富性与广泛性,教材课本当中所呈现的内容也仅仅只是“数学世界”的冰山一角,教师欲塑造小学生全面、发散的形象思维,则需要适当拓宽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范围。拓展课外探索是指教师根据现阶段的教学进度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水平,将适合其学习的课外优质素材带入到教学环节当中,让小学生通过课外探索的方式获取更多教材以外的数学知识,进而丰富小学生的数学内容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带领小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活动。如,组织小学生观看与数学形象有关的纪录片,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够直观凸显数学知识当中潜在的趣味性,还可以有效生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感知,并在观看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对数学形象产生更为深层次的了解。又如,教师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带领小学生前往图书馆、图书大厦等场所开展课外书籍阅读活动,让小学生以阅读的形式进行课外知识求索。教师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延展教导,既能够扩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范围,还可以拓宽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来源渠道,进而在丰富、多样的课外知识学习中,更进一步加快小学生形象知识基础与发散形象思维的塑造。
总而言之,形象思维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焕发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力的同时,逐步塑造其灵动、完善的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1]周锦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6):77-77.
[2]牛爱霞.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20):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