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情境化探究性试题的命制过程
2021-12-17江苏省启东中学226200
金 山 (江苏省启东中学 22620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命题应依据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命题时,应有一定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自然、合理.”合适的问题情境是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命题时,应注意选取问题情境,这里的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和科学情境.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对情境进行抽象,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其次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推理、演算.解题的过程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有利于真正区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在参加2021年南通市第二次数学调研测试命题期间,经历了一道探究性情境试题几经周折的编制过程,简单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交流.
1 问题情境的溯源
《课标》是联考和模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教材则是改编试题的最好素材来源.在《课标》的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中共列出了37个案例,其中案例15和案例19都是测量建筑物高度的问题.教材中也出现很多实际测量的情境,例如:
问题1(苏教版(2020)数学必修第二册第99页第4题)如图1,某人在高出海面600 m的山上P处,测得海面上的航标A在正东方向,俯角为30°,航标B在南偏东60°的方向上,俯角为45°,求这两个航标间的距离.
图1 图2
问题2(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二册第53页第8题)如图2,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测量基点C与D.现测得∠BCD=α,∠BDC=β,CD=s,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θ,求塔高AB.
这两道试题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的是不同情境下同一类型的实际测量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
对于问题1,先解Rt△PAC和Rt△PBC,求出AC,BC长.在△ABC中,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运用余弦定理可求出A,B间的距离.再看问题2,在△BCD中,由已测得的∠BCD,∠BDC和CD长,根据正弦定理计算出BC长.在Rt△ABC中,由θ角的正切即可算出塔高AB.
两个问题中,需要测量的量与所求量都可归结到三棱锥模型中:测得三个角大小和一条棱长,求另一棱长.那么,这类问题都可解吗?即,已知三个角与一条棱长可以确定这个三棱锥的形状与大小吗?如果不能,哪些情形可解?哪些情形不可解?以上面的实际情境和疑问为源头,剔除具体计算,滤出其中的定性元素,能不能设置一道探究性的开放题呢?
2 命题意图的确立
以问题2的情境为例,对于一名测量者,测量之前首先要考虑“哪些量可测”.该情境下,C与D之间的距离s和以C,D为顶点的所有角都可测.其次会思考“测出哪些量就可以了”,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三角形可解性的深刻理解,还要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运算求解的数学素养和科学决策能力.
从“测出哪些量就可以了”出发,命题组将教材中的这个情境改编成一道开放的填空题.
初稿 如图3,某校测绘兴趣小组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选取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与D(B,C,D不在同一直线上),并测得CD长.若该测绘兴趣小组利用测角仪可测得以C,D为顶点的所有角,则只需测出,,这三个角就可计算出塔AB的高度.(写出一组即可)
图3
3 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图4
综合以上分析,20种选择方法实质只需研究其中4种.那么在这4种方案中,哪些可以确定塔高AB呢?
方案1s,∠ACB,∠BCD,∠ACD.
由三余弦定理,∠ACB,∠BCD,∠ACD这三个角中已知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角,所以该方案条件出现了重复,实际上只有三个条件,可用如下作图过程说明塔高不确定.
图5 图6
方案2s,∠ACB,∠BCD,∠BDC.
定性分析:△BCD中,已知“两角及其夹边”,根据“角边角”公理,边BC确定,从而在Rt△ABC中可确定AB.
在△ABC中,AB=BC·tan∠ACB=
方案3s,∠ACB,∠BCD,∠ADC.
定性分析:由三余弦定理,∠ACB,∠BCD确定了∠ACD的大小,所以在△ACD中,已知“两角及其夹边”,根据“角边角”公理,边AC确定,从而在Rt△ABC中可确定AB.
方案4s,∠ACB,∠BCD,∠ADB.
如图7,在三棱锥A-BCD中,已知CD=s,∠ACB,∠BCD,∠ADB.过点B作BE∥CD,当∠BDC≠90°时,过点D作DM⊥BE,垂足为M,取ME=BM,过点E作EF⊥面BCD,且EF=AB,则Rt△ABD≌Rt△DEF.因为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F∥CD,即C,D,A,F共面.延长DF与CA交于点A′,延长DE与CB交于点B′,则在三棱锥A′-B′CD中,CD=s和∠A′CB′=∠ACB,∠B′CD=∠BCD,∠A′DB′=∠ADB,所以塔高AB不确定.
图7
4 试题的修改与完善
四种方案中,方案2和3可以确定塔高,方案1和4不能确定.基于以上分析,将初稿中的填空题修改成下面的单项选择题.
第2稿 如图3,某校测绘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直塔AB(A为塔顶,B为塔底)的高度,选取与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与D(B,C,D不在同一直线上),测得CD长为s.测绘兴趣小组利用测角仪可测得的角有:∠ACB,∠ACD,∠BCD,∠ADB,∠ADC,∠BDC,则根据下列各组中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塔AB的高度的是( ).
A.s,∠ACB,∠BCD,∠BDC
B.s,∠ADB,∠BDC,∠ADC
C.s,∠ACB,∠ACD,∠BCD
D.s,∠ACB,∠BCD,∠ADB
改成单选题后,难度减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力度大大降低.第2稿与初稿比较,虽然解决了阅卷的困难,但试题的灵动性与开放性明显降低,违背了初始确立的命题意图.为了尽量保留初稿的探究意境,达成当初的命题意图,在第2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成多项选择题.
第3稿 如图3,某校测绘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直塔AB(A为塔顶,B为塔底)的高度,选取与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与D(B,C,D不在同一直线上),测得CD长为s.测绘兴趣小组利用测角仪可测得的角有:∠ACB,∠ACD,∠BCD,∠ADB,∠ADC,∠BDC,则根据下列各组中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塔AB的高度的是( ).
A.s,∠ACB,∠BCD,∠BDC
B.s,∠ACB,∠BCD,∠ACD
C.s,∠ACB,∠ACD,∠ADC
D.s,∠ACB,∠BCD,∠ADB
确立以多项选择题形式呈现后,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提高,可难度适合吗?第3稿中设置的4个选项包揽了此类问题的4种方案,其中方案4(选项D)讨论的是三角形不可解性,也是最困难的一种,预估学生在考试时间内很难完成,基于此,最终“忍痛割舍”方案4,修改如下.
定稿 如图3,某校测绘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直塔AB(A为塔顶,B为塔底)的高度,选取与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与D(B,C,D不在同一直线上),测得CD长.测绘兴趣小组利用测角仪可测得的角有:∠ACB,∠ACD,∠BCD,∠ADB,∠ADC,∠BDC,则根据下列各组中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塔AB的高度的是( ).
A.s,∠ACB,∠BCD,∠BDC
B.s,∠ACB,∠BCD,∠ACD
C.s,∠ACB,∠ACD,∠ADC
D.s,∠ACB,∠BCD,∠ADC
终稿中,选项C和选项D,从三余弦定理角度看是等价的.
5 考试结果及反思
高三复习阶段的考试,目的是合理评价学生数学思维能和素养的水平,诊断课堂教学的效果,反馈教与学中的经验和不足,激励学生探究未知的激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题预设难度是0.35至0.4之间,实际考试结果看,南通市考生均分1.9分,难度系数0.62,很好地达到了检查学生复习效果、评价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获得了一线教师的肯定与好评,为下一步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题设置的情境是“测量建筑物高度”,来源于《课标》和教材,体现了《课标》对考试评价的指导地位,体现了教材中典型问题的内在价值与迁移功能.同时,所选情境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是学生熟悉的,保证了试题评价的公平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能提高学习数学和对劳动实践的兴趣,增强主动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对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的精神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探究、开放”.我们对问题原型不断加工,除去具体的解三角形的计算,重点考查对空间图形的想象、三角形可解的充分条件的探究,是问题可解析的定性分析.终稿的呈现形式具备应用与创新、探究与开放的新高考气息,能达到区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的考查目标,与新高考命题的方向基本吻合.
回顾本题从萌芽、雏形、成长到成熟,我们经历不断尝试、合作、探索、打磨,虽然过程艰辛,却充满了收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