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12-16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民族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民族小学 张 欣
心理健康教育主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据了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较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不管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是管理模式都处于亟待完善的阶段,尤其以家庭教育缺失更为突出。所以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家校合作,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使学校和家长形成一种教育合力,通过提高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构建积极的组织模式,让学校和家长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履行好自己担负的教育角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
许多家长深刻体会到了当前竞争激烈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为了提高孩子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竞争能力,不仅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还给他们报了各种提高班和特长班,期望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能够赢得一定的先机。繁重的课业、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小学阶段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差异性,它主要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教育目的,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良好教育氛围的构建。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囊括了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以及自然教育环境,其中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则是重中之重,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将家校合作模式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对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就家庭教育而言,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的延伸,能够规避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将家校融合在一起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教育效果。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认识缺失,观念落后
1.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错误想法,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自己把孩子交给学校,教师和学校就承担了学生的全部教育责任,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牢固丰富的知识,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殊不知,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不能认为仅仅管好孩子的吃饱穿暖的日常生活,或者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履行好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漠不关心。这种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为不利。
2.一些教师觉得大部分家长对教育规律不了解,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懂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只会给自己添乱,有害而无利。还有的教师特别害怕自己的教育权威和地位受到挑战和撼动,因此对家校合作活动持消极态度。
3.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校、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过分注重学习考试成绩,成绩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首要标准,对学生的其他素质能力培养缺乏关注和重视,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秩序混乱,家校合作效果差
1.家校合作模式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实际合作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之间对合作活动缺乏缜密的规划设计,大多以班级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为主要的合作形式,合作计划活动缺乏整体性。并且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制订针对性的系统合作计划和跟踪管理。这些原因造成家校合作活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2.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互动性差
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对学生和教育情况相互了解、沟通和支持配合达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家长和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是家校合作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在实际合作沟通中,教师给家长单方面灌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知识是当前家校合作的主要意识形态,家长很少对教育合作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无法达成高效的双向互动沟通效果。
三、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家庭学校合作的意识
实际生活中,有部分家长有这样一种错误的心态,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的学习和各种教育问题都是学校的管辖范围,自己只需要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的部分教师却认为自己只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者,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则需要家长负责关注疏通。
面对许多家长和教师存在的这些错误认识,需要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合作意识。首先,帮助教师明确家校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家校合作是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最佳的有效途径。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利用进修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水平和技巧,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构建良好融洽的家校合作氛围。
其次,学校需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促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情况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帮助家长改变错误认识,明白孩子的教育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家庭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他们的成长状况,发现不正常的苗头及时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另外,现有的通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家长和教师间的交流沟通,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等是学校促进家校合作教育的有力措施,利用这些信息媒介创造交流机会,教师和家长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沟通,并了解学生在家庭活动中的成长表现,双方通过沟通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通过提高家校合作的教育意识,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家校双方的共同关注和沟通配合,为他们构建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保障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二)构建家校合作的良好协调沟通机构
构建良好的协调组织机构是应用家校合作模式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合作关系,促进二者间的顺畅沟通,可以大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实际合作活动中,双方要注意组织机构的构建工作,以学校管理者、小学教师和家长组成合作协调组织,学校管理者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协调领导作用,促进教师和家长间的互动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教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制订学校教育和合作计划,指导家长进行配合。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学生家庭的教育工作。例如,根据部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不遵守学校纪律、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发现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从而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因此把注意力放到课外的网络游戏和打架生事中,借以缓解自己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学生,家长在大体了解学校的教育计划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育,帮助他们释放压力,重新找回自信和学习热情,逐步调节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合作协调组织,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关系,学生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引导下,养成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坚实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基础,同时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完成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家校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良好互动合作,从学校和家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疏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的健康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整体质量水平,为国家和民族的建设发展培养优秀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