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
2021-12-16福建省沙县金古小学林乾荣
福建省沙县金古小学 林乾荣
小学生日常学习的任务相对不重,但从学习时长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学习时长依旧很长,并且在长时间的静态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眼睛会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导致小学生的视力出现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手机、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设备已经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此类设备的屏幕会对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即使没有长时间地观看手机或者电视屏幕,在短时间内相较于书本,此类电子设备对小学生视力伤害也会更大。在体育锻炼模式下,小学生的身心均会投入到具体的体育锻炼项目中,无论是简单的跑步运动,还是各类球类运动,均可有效调节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氛围,为学生放松眼球的压力状态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校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分析
(一)可有效减缓青少年近视状态的进展
一般而言,在缺少主动干预的情况下,青少年的近视状态不会表现出急剧增强的效果,实际的统计分析数据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波动。但从长时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一般指5—10年)可以看出,缺少有效干预的青少年视力情况处于逐渐恶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后半段会更加明显,对青少年近视情况的影响也会更大。这种规律实际上比较符合青少年视力情况的变化趋势,也是比较正常的状态,但如果可以在这种状态的变化中进行主动的干预,则会减缓此种近视状态的发展趋势,也可能停止或者逆转这种趋势。换言之,青少年的近视状态是可逆的,并且可接受主动的干预。体育锻炼即为对青少年视力情况进行主动干预的一种手段,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视力情况的影响也非常缓慢,并且具有规律性,需要青少年群体在比较规律的作息条件下,规律体育锻炼,固定体育锻炼内容,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这种实质性影响过程非常缓慢,但从缓解视觉疲劳、为青少年学习减少视觉压力的角度分析,体育锻炼的效果在短时间也会非常明显,这种效果与闭目做眼保健操的情形类似。
(二)可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良好的用眼习惯是改善青少年近视情况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体育锻炼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可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换言之,虽然小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不强,或者说系统的锻炼意识不强,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更为关键的是,学校体育锻炼活动可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种用眼习惯主要表现为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用眼状态。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或者静态用眼时间过长的状态下,通过参与学校的体育锻炼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内容和锻炼时长。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体育锻炼个性化,也可以为学生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提供有效参考,提高小学体育锻炼的整体质量,也促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具备明确的目的性。
(三)可为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支持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类因素一方面为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因素,另一方面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相关。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影响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首先,学校体育锻炼可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规律性的发展脉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具有较好的运动动力,可以有效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水平;其次,学校体育锻炼可为提高学生的身体调节能力提供基础性条件,这种调节能力不仅包括骨骼肌肉类型的调节能力,也包括眼睛等小部位的肌肉群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恰好可有效缓解学生的近视情况,甚至可治愈某些类型的近视体质。现阶段,国家在青少年体育锻炼方面的要求有所升高,希望学生可走到户外,积极参与更多的体育锻炼活动。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在近些年呈加重态势,但整体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也正是因为学校体育锻炼的增加,促使这种可控性更加明显。
二、体育锻炼中小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的方法分析
(一)开展广范围的体育运动,突出视野的动态变化
一般而言,视野的远近调节在近视预防和矫正的过程中作用比较明显,这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几乎没有近视眼的原因。在学校体育锻炼中,教师可选择类似的广范围体育运动,突出视野的动态变化,进而加强小学生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室外运动条件允许,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室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虽然小学的体育锻炼条件有限,很多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也相对差一些,但是在室外运动中学生均可获得适合的体育锻炼资源。此间,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跑步、跳远等体育锻炼,此类运动的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具有非常明显的视野拓展特点,学生可在参与此类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视力调节体验。
(二)灵活使用体育锻炼工具,强化体育锻炼技巧
单纯、简单的体育锻炼不具备较好的持续性,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时,应积极准备体育锻炼工具,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技巧。体育锻炼的工具并非指专业的训练工具,指的是比较常见的运动基础设施,包括球台、篮球架以及球网等,这种比较常见的运动基础设施也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学会利用运动基础设施之后,即可将体育锻炼扩展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而并非局限于体育课,这样可以极大地延长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在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影响下,小学生的近视情况也会得到有效改善。为此,小学应加大此部分的投入,为学生准备更多的体育锻炼基础设施,丰富学校体育锻炼工具类型资源,促使学生更便捷、更高效地掌握体育锻炼技巧。
(三)强化体育锻炼理论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小学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时,应注意强化体育锻炼的理论教学,从理论层面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知识,这也是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包含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室内教学过程也非常重要,教师可借此讲解体育锻炼知识,此类知识可为体育锻炼中的正确姿势、有效锻炼时长等,促使小学生在锻炼期间具有明确的体育锻炼目标。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有效的理论教学,小学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体育锻炼与视力调节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视力调节的方式方法,优化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整体质量。
总之,学校教育对青少年预防近视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并且在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支持下,这种可持续性的实际表现会更为明显。教师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时,不应忽视体育锻炼的理论教学,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讲解学生可理解的体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体育锻炼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体育锻炼过程的适应性。从视力调节的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应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需要太长的运动时间,只要体育锻炼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促使小学生在阳光下奋力奔跑或者积极行动,就可发挥出体育锻炼的优势,促使小学生获得较好的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