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夏玉米穗期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2021-12-16侯志灵
□侯志灵
(介休市洪山镇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山西 晋中 032000)
夏玉米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从播种到收获仅需要90~120 d。根据夏玉米生育期的阶段性变化,将夏玉米的生育期大致划分为3 个阶段,即苗期、穗期、花粒期。夏玉米穗期是从拔节至抽雄之间的中期阶段,通常为27~30 d。该阶段夏玉米根、茎、叶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发育,且穗分化同茎叶生长间的肥水争夺突显,植株吸收营养物质的数量与速度显著提高,是夏玉米生长发育极为关键的时期。强化夏玉米穗期田间管理旨在促秆壮穗,不仅要确保植株生长健壮,防止早衰,还要保证穗大粒多,提高粒重。夏玉米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 拔除弱株
夏玉米拔节后,植株营养条件良好时极易从茎基部产生分蘖,通常来讲分蘖不结果穗,且与主茎存在争夺养分的情况,应在大田生产中适时除掉分蘖,避免主茎因营养不足而形成空秆。同时鉴于玉米植株受到病虫害、肥水和地力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规避弱小植株产生,弱小株极少形成雌穗,即便有雌穗形成也多因抽出太晚而无法授粉结实,并且会占据空间、消耗肥水,既影响植株通风透光,又无法转化成有效产量。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要及早拔除弱株,提高植株生长整齐度,改善植株营养与通风透光条件,为实现夏玉米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2 重施穗肥
穗期是夏玉米吸收养分最快的阶段,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氮素吸收量和磷钾元素吸收量分别占夏玉米全生育期的76%、63%。
夏玉米穗期分为拔节期(田间超过50%的夏玉米植株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2.5 cm)、小喇叭口期(夏玉米8~10 片叶展开)、大喇叭口期(夏玉米11~12 片叶展开)及抽雄期(夏玉米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 cm[1])。田间地块底肥未施用或施用量不足时,应重施穗肥。追肥最佳时期是大喇叭口期,即抽雄前10~15 d 追施速效氮肥,通常结合夏玉米植株生长和地力状况追施碳酸氢铵40~50 kg/667m2或尿素15~20 kg/667m2。施肥时应结合浇水进行,不宜将肥料直接撒施在田间土壤表面,避免造成肥料损失。相较于夏玉米拔节期追肥,大喇叭口期追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茎秆后期倒伏概率,促进果穗小花分化,而且可以满足夏玉米中后期营养需求,防止后期脱肥,大大减少雌穗秃尖、缺粒情况,实现穗大粒多。
3 合理灌溉
玉米根系发达、叶片较宽,具有较强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水分需求量大,应在夏玉米植株生长期进行合理科学的灌溉,确保植株生长所需水分充足。夏玉米在追施肥料时要结合浇水进行,以促苗复壮;夏玉米拔节期气温有所升高,植株生长发育较为快速,该阶段雄穗分化,并且叶面蒸腾量较大,该时期应浇水1 次;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需水关键期,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溉,促使雌雄穗分化发育,促进雄穗花粉的形成,增加果穗粒数,提高粒重。如遇连雨天,田间要防涝,及时清除田间积水,最大限度防止夏玉米浸根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夏玉米孕穗期通常应确保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2]。
4 中耕培土
一方面,中耕能够疏松田间土壤,不仅对夏玉米植株根系发育有利,促使根系生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肥水供应和通气条件。应最大程度地去除田间杂草,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夏玉米穗期通常需要中耕2 次。从拔节到小喇叭口期这一阶段能够结合施肥进行1 次深中耕,中耕深度控制在6~8 cm,旨在促使植株根系发育,有助于根系更好地吸收营养,中耕时要防止损伤夏玉米根系。在小喇叭口期还要强化中耕除草工作,及时将田间杂草清除掉,防止杂草同夏玉米争夺养分。夏玉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应配合施攻穗肥进行1 次中耕,有助于地面茎节发根,提高夏玉米抗倒伏能力。
另一方面,培土有助于气生根发育,避免夏玉米根系发育不良而导致植株倒伏,同时培土后形成的垄沟便于田间排水和灌溉。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是培土的最佳时期,培土时要最大限度防止植株基部功能叶受到压盖,培土高度应控制在7~8 cm。灌溉条件不好或干旱的地块不宜培土,防止因培土而导致表土受光面积增大,地温提高,进而加大土壤水分蒸发速度,进一步加重旱情。夏玉米生产中,遇多雨年份或者田间地块土壤透气性不佳时,培土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5 科学采取化学调控措施
夏玉米生长期间正值高温多雨时节,极易出现徒长和倒伏情况,夏玉米倒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管理和收获难度,而且会大幅度降低产量,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做好化学调控工作对于夏玉米抗倒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学调控最佳时期是夏玉米5~9 片叶展开时。当前在夏玉米生产中主要应用的化学调控剂是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类,如乙烯利、金得乐(乙烯利复合调控剂)、烯效唑、玉黄金(30%的胺鲜酯和乙烯利的水剂)、玉米矮丰以及健壮素(40%羟烯腺·乙烯利水剂)等[3]。应用化学调控剂能够显著降低夏玉米株高、穗位高以及植株的重心,有效减少夏玉米植株的受风面积,提高茎秆抗折力,降低倒伏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使用化学调控剂应因地制宜,并且结合品种特性选用合适的化学调控剂,施用化学调控剂的方式、次数、时期和浓度因栽培措施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讲,夏玉米化学调控有4 种方式,即涂叶、叶面喷施、浸种和拌种。通常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行调控。化学调控剂施用浓度应结合种植环境和产品推荐浓度而定,如施用乙烯利,生产实践表明9 叶展期喷施乙烯利的最佳浓度是200 mg/L,效果显著[4]。化学调控剂施用次数越多,夏玉米的矮化效果越明显。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夏玉米种植密度与化学调控剂的施用密切相关。如果夏玉米种植密度低,则施用化学调控剂效果不显著,产量提高也不明显;倘若夏玉米种植密度高,化学调控剂施用后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能够显著降低,节间长度缩短明显,有效增强夏玉米抗倒伏能力。
6 病虫害防治
6.1 夏玉米穗期病害防治
(1)褐斑病。褐斑病常发于连绵多雨天气,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喷洒茎叶,间隔7 d用药1 次,连续喷药2~3 次。或者在夏玉米6~8 片叶时施用20%的三唑酮+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2)锈病。玉米锈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严重时可侵染果穗。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7 d 用药1 次,连续喷药2 次,兼治玉米大小斑病。
(3)茎腐病。玉米茎腐病为害茎秆,致使病株组织软化、腐烂,易折断且不能抽穗,严重影响夏玉米产量,采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 000~5 000 倍液喷雾防治。
此外,对于夏玉米苗期未开展化学除草的地块,田间杂草在夏玉米拔节以后出现高发期,应在中耕后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或50%乙草胺乳油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喷药应选择在晴天进行,将药液喷在土壤表面,最大限度压低喷头,防止药液与玉米心叶接触。
6.2 夏玉米穗期虫害防治
(1)玉米螟。玉米螟是穗期阶段主要发生的虫害之一,以蛀食玉米心叶和雌穗为主,多发于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在夏玉米9~11 片叶展开时可采用2.5%辛硫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灌入心叶防治,也可施用苏云金杆菌乳剂200~300 倍液喷雾防治或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物理诱杀玉米螟。
(2)玉米蚜。玉米蚜主要为害穗部、叶片以及雄花,严重影响夏玉米品质和产量,可采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 500 倍液或20%吡虫啉乳油3 500 倍液喷雾防治。
(3)黏虫。成虫诱杀可采用田间增设杀虫灯或安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5]。黏虫卵孵化高峰期可喷施苏云金杆菌(Bt)制剂。在幼虫危害严重的地块采用杀虫剂,譬如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或50%辛硫磷1 000 倍液喷雾防治,可兼治玉米蚜、棉铃虫等。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风送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施药。
夏玉米穗期是病虫为害的盛发期,防治时要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夏玉米生长情况,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性措施,确保夏玉米生产安全,进而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