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3-11-19田玉妹刘士彬董守坤
田玉妹,刘士彬,董守坤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0 引言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1],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是玉米主产区之一。耕作措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玉米产量是农业领域努力的方向,种植方式和耕作措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2]。玉米为中耕作物[3],中耕可以清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透水保墒,破除土壤板结,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4]。春季播种的玉米,及时中耕除草,可增加地温,夏季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可促进保墒[5]。中耕处理有助于加快次生根的生长速度,从而避免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导致的倒伏情况[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春玉米东农264。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进行。土壤为黑土。试验地翻耕起垄,垄宽度65 cm。垄上单行种植,种植密度为4000株/667m2。种肥施用量为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40 kg/667m2,总养分≥45%,N∶P2O5∶K2O含量为12∶18∶15。追肥在玉米拔节期前进行,追施尿素为15 kg/667m2,其中N含量为46%。试验设两种耕作方式,第1种方式为中耕,播种出苗后,苗期垄沟深松1次,拔节期前中耕培土1次。第2种方式为免中耕,播种出苗后,不进行中耕。1个处理20行。除草方式均为播后封闭和茎叶化学除草。
1.3 测定指标
秋季玉米收获,1个处理随机取样5.0 m2,3次重复,进行人工脱粒。测定玉米穗长、穗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含水量等性状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作方式对玉米穗重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穗重(图1)。两个处理比较,中耕处理玉米穗重、轴重、粒重高于免中耕处理。中耕处理穗重为267.9 g,轴重为34.1 g,粒重为229.7 g,而免中耕时穗重为255 g,轴重为33.4 g,粒重为218 g。在东北寒地条件下,中耕处理穗重、轴重、粒重分别比免中耕处理高5.1%、2.1%、5.4%。中耕收获的玉米和免中耕收获的玉米(图2、图3),两种耕作方式所收获的玉米形态较为均匀,中耕处理玉米穗略大。
图1 不同处理下玉米穗重差异
图2 玉米东农264(中耕处理)
图3 玉米东农264(免中耕处理)
2.2 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产量构成因素(表1)。相比于免中耕处理,中耕时玉米穗长、穗粗、轴粗、行粒数优于免中耕处理。中耕处理时,平均穗长为22.2 cm,穗粗为5.2 cm,轴粗为28.5 mm,行粒数为42.3,含水量14.6%。免中耕处理时,穗长为21 cm,穗粗为5.1 mm,轴粗为28.1 mm,行粒数为40.7,含水量为14%。在东北寒地条件下,中耕处理穗长、穗粗、轴粗、行粒数和含水量分别比免中耕处理高出5.4%、0.8%、1.4%、3.9%和3.9%。
表1 不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2.3 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下春玉米东农264的产量和百粒重(表2)。将脱粒后的籽粒重量折合成春玉米标准含水量(1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中耕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较高,为874.5 kg/667m2,百粒重为38.9 g;免中耕时,玉米产量为829.4 kg/667m2,百粒重为37 g。在东北寒地条件下,中耕处理产量、百粒重比免中耕处理分别高出5.4%,5.1%。由此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中耕处理>免中耕处理。
表2 不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
3 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寒地条件下,其他种植条件相同时,采用中耕处理、免中耕两种耕作方式,玉米产量表现为正常中耕大于免中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