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16□韦

山西农经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群众传统

□韦 荻

(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西 河池 530700)

21 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精神层次的追求,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很多农村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以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的基本生活。

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中,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充分结合,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与先进性。

1 传统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1.1 传统民俗文化是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

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文化是时代的印记,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人文情怀。传统民俗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使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是带动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群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了中国民间风俗的特色,在广大群众中有非常大的影响。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直接创造者,在新时代要始终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作为基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入、整合与应用,充分提升群众文化的价值[1]。

1.2 传统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

新时期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传递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重点。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要将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保持民俗文化的特色。例如赛龙舟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文化,当代赛龙舟虽然具有一定的现代化元素,但依旧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形式。在弘扬与发展赛龙舟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有效保留这一传统,增加节日氛围,还能有效丰富人们的生活,使我国文化更具多元化和多样性。

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项目逐步启动,各地区都在积极进行群众文化建设试点工作。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诸多限制,难以保障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效。通常情况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①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各个乡镇、行政村都要根据区域的发展情况,建设乡镇一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文化中心和自然村文化社。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主要是进行广播电视、文化信息和电影服务网站等文化工程建设。③有序组织公共文化活动[2]。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虽然国家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政策条件的扶持,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民文化建设的意愿不足。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要保障建设成效,就必须积极调动广大农民开展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农民深入参与到实际建设工作中。只有调动人民的意愿,才可以大大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②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难度非常大,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

3 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为改善这一现状,在当前及未来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有效结合,构建完善的民间文化系统,丰富此系统中的文化元素。

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利用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村居民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表达习惯,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与农村群众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作用,通过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刻融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利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各类文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

其次,要加大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从政策、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出发,构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而在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统筹兼顾政府和乡村民众的意愿,保障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与民俗文化更好地对接,使得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可以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基本的保障和支持。

再次,加大对农村地区已有神庙、宗祠和戏台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有效利用,在发挥原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节约在群众文化建设、传统民俗文化弘扬方面的资金、资源投入。

3.2 定期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活动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要提升传统民俗文化的应用价值,就要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定期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不同民俗文化的活动形式存在一定的区别,通过各类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农民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安徽淮北的龙舞、狮舞、旱船、高跷、面具舞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还能使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凝聚力,从而有效保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4]。

在开展传统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需提前了解民俗文化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并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审美需求,保障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有限,在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各农村地区与城区合作,在传统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中添加现代化元素,利用城区的资源来提升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价值。例如在“平遥古城主题月”活动开展中,可以在古城中融入灯光展,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主题活动的价值[5-6]。

3.3 政府要加大文化建设支持力度

传统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虽然采用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念,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要充分实现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就要各地方政府在国家文化建设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

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不仅要对传统民俗文化加以直接利用,更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和发展,使民俗文化可以与群众文化有效结合[7]。

为弘扬传统文化,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范畴。这一政策使人们可以在这些节日放下繁忙的工作,通过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感受节日的氛围,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8]。

通过政策支持提升传统民俗文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能够在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吸收其中的精髓并进行相应的创新,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先进性。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日渐关注,各级政府要严格根据具体情况,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发挥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的总体建设水平,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吸收和借鉴传统民俗文化的实用性,为农村人民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群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多让群众咧嘴笑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