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和演唱处理
——以《鳟鱼》为例

2021-12-16景博文

黄河之声 2021年17期
关键词:鳟鱼舒伯特钢琴伴奏

景博文

一、舒伯特《鳟鱼》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鳟鱼》创作于1817年,是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舒伯特非常喜欢使用当时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来作为歌词,艺术歌曲《鳟鱼》的歌词就是采用了德国著名诗人舒巴尔特的诗词。艺术歌曲《鳟鱼》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其表达的基本内容为:清澈的溪水里生活着一只幸福的小鳟鱼,渔夫想要捉住小鳟鱼,为此不惜把清清溪流弄得浑浊不堪,使得小鳟鱼上钩。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命运悲惨的小鳟鱼无限同情,暗喻封建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迫害,通过纯洁善良与虚伪邪恶的对比,讽刺当时的黑暗统治阶级。

二、艺术歌曲《鳟鱼》的创作特点

(一)曲式与结构特点

《鳟鱼》从曲式上看属于单二部曲式,其中包含再现部分,整个曲子可分成2段,所用主曲调是降D大调。该曲的前奏部分由6小节组成,曲子的第一段由5句组成,而每一句又均包含4小节。紧接着的是对第一段的重复。第二段结构与第一段一样,也是由5句组成,而每一句也均包含4小节。后边借助三句新材料的补充,对第一段进行了完美重现,结尾处则是对于前奏的重复,最终则停止在降D大调的主和弦上。整首歌由3个乐段组成,其中,第一段主要描绘出小鳟鱼在清清水流中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景,也表达了作者面对此情此景的畅快感受。第二段主要描述了渔夫在见到小鳟鱼之后的一系列内心活动,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小鳟鱼前途吉凶未卜的忧虑。而最后一段变为降b小调,节奏突然的加快表现出渔夫不惜把河水搅浑也要抓到小鳟鱼的狡猾奸诈形象,作品中通过调性的转变表达出作者忧伤的情绪以及复杂的内心变化,此时充斥着作者对于小鳟鱼遭遇的怜悯以及对于渔夫恶劣行为的反感。作者借助于在明快的大调与悲戚的小调之间的曲调跳跃,反映自己内心感受的不断波动,借此发泄内心的煎熬与对当时社会的无奈。

变化分节歌的形式是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技法,其中就有《鳟鱼》,歌曲整体以分节歌形式为基础,以情绪的变化根据歌词展现的内容而变化,这个技法使得歌词所包含的情绪与音乐的变化更加的贴合。

(二)《鳟鱼》的和声特点

在舒伯特的作品中调性的变化非常丰富,他的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惯常喜欢在主调与大小调以及上下三级调之间进行切换跳跃,并且各种调内的和弦也经常打破常规混用,由于经常突然冒出变化音以及不搭配和弦,反而给音色带来了一种温和改变,同时也凸显出歌词情感上的波动,使和声与调式具有激情又细腻的表现力。《鳟鱼》亦是同样风格。歌曲前奏部分最初的6小节主旋律落在了降D大调主和弦上,这也为该曲确定了调式调性上的基础。第一段的前两句旋律在主调的Ⅰ—Ⅴ—Ⅰ间切换,对调性进行了强化,后续又有下属和旋的运用,结尾处的V—I则落在了降D大调的主和弦上。如此进行和声的使用反映出浓烈的古典风味的和声应用特色,既欢快又直接。第二乐段在第五小节时采用降D大调Ⅴ/Ⅵ—Ⅵ搭配着降b小调的主和弦做等和弦,而到了第六小节时则转换为与降D大调相关联的小调降b小调上。同时乐曲选用新材料来展现乐思,有效利用了和变化音以及和弦外音,还融合了音响效果,对于附属和弦离调进行反复应用,从而使调式变得不那么突出。最终乐曲又从降b小调回到了降D大调上,与前奏相互呼应,最后在主的持续中结束了全曲。

(三)《鳟鱼》内容表现特点

舒伯特的《鳟鱼》中蕴含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形态的批判与揭露,在简短的时间内向我们表达了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和老百姓的无奈。歌曲前部分的曲调欢快活泼、跳跃。钢琴以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形象的描绘出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嬉戏玩耍的场景,衬托出歌曲欢快的气氛,以活泼带有跳跃感的氛围展现出歌曲前半部分的曲调。但后一段表现了作者对渔夫狡猾行为的愤怒,让原本清澈的小河现在却被渔夫弄得浑浊不堪,而钢琴伴奏变得短促,烘托出紧张的气氛。体现了舒伯特对音乐情感细腻的真挚,能将歌词、旋律以及钢琴伴奏紧密相结合起来,把艺术歌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便是舒伯特成为艺术歌曲之王重要因素之一。

(四)钢琴伴奏的特色

舒伯特在进行艺术歌曲创作时,把诗歌、旋律与伴奏视作密不可分的互相关联要素,将三者有效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追求人声与曲调的合理搭配,实现了人声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完美二重奏。舒伯特的《鳟鱼》以柔美的旋律和极具欢快的律动感配以钢琴伴奏,描绘出了小鳟鱼欢快嬉戏的场景和渔夫狡诈凶残的真面目。《鳟鱼》带给人的最大听觉冲击来自于其丰富多变的钢琴伴奏音。第一乐段中为了反映活泼自由的氛围,使用了连续急迫的六连音,使人仿佛置身于小鳟鱼轻松愉快的水中生活里;而在第三乐段中为了凸显渔夫采用卑劣手段强迫小鳟鱼上钩时,则采用了双手和弦,并配以节奏上的迅速转变,从而将作者满心的气愤表现的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对于钢琴伴奏的应用并非是对歌曲旋律的单调附和,而是借助形象构建等一系列展现手法来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与歌曲意境,从而实现与声乐旋律的完美配合。此外,《鳟鱼》中所用的钢琴伴奏相对简洁,容易上手,使得《鳟鱼》这个作品广为流传。

三、歌曲演唱的处理

(一)作品演唱处理

对于外国作品,在演唱前要做到读音正确,在正确把握读音的基础上研究这首作品演唱方面。当我们在学习作品的时候,尤其是外国作品,我们一定要先去掌握其歌词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在去进行的演唱。对我们在演唱时把握作品的思想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鳟鱼》这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三段之间的一个对比也是我们要值得注意的,随着歌曲的变化我们也要改变演唱时的情绪。由于《鳟鱼》使用了很多弱起的节奏型,在我们演唱的过程中也是要注意弱起之后所突出的正拍上的旋律,接下来我将对我演唱这个作品时的一些演唱处理分享给大家。

《鳟鱼》一开始由一个欢快的6小节组成的钢琴伴奏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欢快祥和的氛围里,感觉像是在蓝天白云下,有涓涓河水映着空中的云彩,在平静的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欢快活泼的小鳟鱼嬉戏的景象。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第7小节到第26小节,钢琴伴奏连续的六连音表现出的跳跃、活泼,加上歌词形象地描绘了清澈的小河里一条小鳟鱼在河里嬉戏玩耍的愉快心情。在演唱过程中,对于音色的处理应明快中兼具弹性,尽管旋律轻快但不可采用跳音的方式来演唱,应借助轻松活泼的演唱方式来展现小鳟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欢快情景。演唱中应体现出主人公对于自然界的喜爱和向往,以展现出欢快轻松的情绪。在演唱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地去保持平稳的歌唱状态,保证音色平稳的进行。此作品在演唱时不能按照小节的划分而去换气,而要附点后快速进行换气,不然会失去作品的流畅性,要按照大的乐句来去处理,在表现歌曲活泼轻巧的同时又不失连贯性。

歌曲的第二部分从31小节起,至50小节止。采用了与第一乐段完全一致的旋律,然而该部分反映出的无论是情景还是感受都与第一部分是完全不同的。第二部分描写了渔夫带上钓竿来到小河旁,企图把在水里嬉戏玩耍的鳟鱼给钓上岸来。渔夫的出现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祥和,作者见到此景心急火燎,唯恐小鳟鱼被渔夫钓上钩而变得异常着急,期待清清溪流能使小鳟鱼清楚的看清渔夫手中的鱼竿从而自发躲开鱼钩。尽管第二段选用了与第一段完全一样的旋律,而这段却反映出焦躁不安的情感,预示了小鳟鱼悲剧的开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小鳟鱼悲惨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在演唱时,需注意把握主人公由最初身处自然界的身心愉悦的感受,转变成看到渔夫后为小鳟鱼感到担心与焦虑的情绪,应该借助音色的转变反映出主人公这种情感上的变化。与第一乐段对比来看,第二段的音色应忧虑、暗淡一些,预示着后面即将发生的悲剧。音色中表现出焦躁与惴惴不安的情感,演唱时应如同讲述故事一般,给大家勾勒出渔夫手握钓鱼竿来到河边准备钓小鳟鱼,也为后面渔夫卑劣的行为做了一个预示。在语气上要加以强调把焦躁不安的情绪表现出来。歌曲的43-47小节以及48-51小节在歌词及配曲上都高度相似性,然而真正演唱时需要反映出不同的情绪特征,尽管无需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但仍需要一定技巧的处理,应采用稍微变强的语气,将主人公焦躁不安、悲悯等复杂感情予以体现。

歌曲的第三乐段表现了渔夫为了把小鳟鱼钓上岸,想尽了办法并且没有一点耐性。然后他迅速将河水搅浑,让小鳟鱼看不清钓杆,随后就成功把小鳟鱼给钓了起来。主人公虽十分着急却又无从插手,义愤填膺的感受让他内心分外的激动与气愤,同时也对小鳟鱼的凄惨遭遇展现出无限同情与怜悯。

在第三部分的旋律在大小调之间的转换中流动。在55-68小节时出现了旋律上的改变。原来的降D大调的调性也跳转成为降b小调。作者借助旋律的转换烘托出一种急切、忧虑的氛围,也预示着歌曲高潮部分的即将到来。59-61小节中作者运用了反复重唱同一音高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展现乐主人公急迫、忧虑而悲愤的情绪。进行演唱时,应采用较为暗淡忧虑的音色来体现对于渔夫行为的控诉以及对于小鳟鱼凄惨境遇的无限感叹与惋惜。第55-58小节唱起来要稍微紧促一点,主要突出渔夫的阴险狡诈的手段和紧张的气氛,然后在59-61三个小节则需采用逐步增强的手法,突出乐曲中的激愤情绪,每个音都要强有力的唱出来,将每个音及每个字都字正腔圆的表现出来,不能囫囵吞枣似的一带而过,使演唱的情绪达到最高潮。

之后从69小节开始是对前面两个乐段旋律的重复再现,调性也随之从降b小调跳转到开始时的降D大调,实现了首尾的呼应。同时从这里开始演唱要回到原来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速度之上,在全曲结尾处稍作一些处理,稍微渐慢,给出一种结束感。在这一部分音色方面不能太过于明亮,相比于第一第二部分演唱时要稍微暗淡一点,以表示我们对小鳟鱼悲惨命运的惋惜之情。

(二)作品节奏的特点

舒伯特在进行艺术歌曲创作时采用的均是相对严谨的形式,因此演唱时不可随心所欲选用延长音或是滑音等,不可采用过分随意的创节奏。舒伯特的每个强弱音、休止、间奏都有在表明一定的音乐情绪,这些方面在演唱中我们不能忽视。

(1)在这首作品中一些经常反复出现的节奏型我们在学习中要多加注意,作品中反复出现在多处的弱起,进行学习时应采用相对轻巧的技术进行处理,目的在于有效展现弱起后随之而来的正拍旋律。

(2)平稳上行的八分音符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要一字对一音,不能模糊一带而过的去演唱,必须清清楚楚的演唱。(如谱例1)

谱例1

(3)要对作品中的两种情况进行合理区分,一种是四分音符后紧跟八分休止符然后是八分音符,另一种则是四分附点音符后紧跟八分音符,需要断开处要坚决断开,不能断开的地方一定不能断开,休止符要表现的鲜明,在演唱中不能混淆。

(4)作品第三部分55-68小节多次出现了不同时值的休止符,每一个休止符都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的情绪,在演唱中一定要注意。(如谱例2)

谱例2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的《鳟鱼》的产生背景、创作手法、音乐风格等进行了分析,对作品展现的内涵与中心思想进行了深度挖掘,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的感知作者借此抒发的内心情感,使得对于作品的内容及艺术造诣有了一个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提高本人对《鳟鱼》这首作品的认知,有助于在演唱时更加准确掌控整首作品的风格特征,更深刻地展现这首作品的精髓,通过学习《鳟鱼》这首艺术歌曲,本人对艺术歌曲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和认识,对以后演唱其他的艺术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有了解作者索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这正是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鳟鱼舒伯特钢琴伴奏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年年有“鱼”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聪明的鹰
新西兰鳟鱼生存之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
舒伯特的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