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2021-12-15艾德星杨渐雨
艾德星 杨渐雨
摘 要 在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系列措施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如何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成为当前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热门问题,文章通过明确课程思政的要义、明晰课程思政的推行价值、遵循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回答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促進两者协同发展,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等教育;德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2.005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I Dexing, YANG Jianyu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ve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ow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becoming the current hot issues of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by defining it, clea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following the practice path of 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further answers "what?" "why?" &"How?", such as the actual problem. 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o as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educated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str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higher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th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族之大计,是培根铸魂的浩大工程,教育几乎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正成为当前学术界探讨与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正在不断被深入推进。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的举措,不断提升新时代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建设新中国和社会主义服务。相比之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格局性的崭新变化,“课程思政”建设正春风化雨般地融进高等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沁润在专业教育的细微之处,影响着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与方向。
1 聚焦主业:明确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
明确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回答“课程思政是什么?”这个基础性和统领性问题。只有在完全掌握课程思政的定义的基础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被推行下去,课程思政的建设才能达到所预期的理想效果。
1.1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和国家提出的综合理念
思想政治宣贯工作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极大影响力,它犹如矗立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不断为如浩瀚大海般的教育工作指明着前进的方向。从2004年伊始,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和指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课程改革的道路最开始从上海出发,全国上下大部分高校都立即开展了課程思政建设工作,促使其与高校各类专业教育相融合。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后,课程思政建设也逐步通过教育部部门规章的形式被逐步确立下来,这让“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了依据与遵循。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思路日渐清晰与明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细则日益丰富,党中央和国家所提出的综合理念正被推行开去。
1.2 课程思政是实现专业教育与真善美的高度融合
实现专业教育与真善美的高度融合,从而来展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双重功效。所谓的“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促使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实现相互连接、交融互动式发展,使各门课的授课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逐步形成思政大教育格局和体系,让受教育者达到“既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提升道德修养”双重提升,助益受教育者协同式、立体式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实现人的价值。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充分挖掘通识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系统的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内在相连、高度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就是要达到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真善美元素的挖掘呈现出完美结合的目的。人类所学的知识都是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每一门专业课的界域中,都天然地蕴含着向真、向善、向美的有益因子,而这些有益因子又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各个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去。其实从本质上而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就是一种升华与回归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不同专业领域课程本身内在就富有的、丰富的思想政治的元素和资源,实现高度融合、有机统一,从而不断打造品质精品课程和金牌课程,提升育人实效。
2 活的灵魂:明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价值
明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推行价值是掌握“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这个关键性问题。课程思政建设要在重视“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回归学生的精神成长,进一步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让课程学习体验最终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追求。
2.1 课程思政建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
铸魂育人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假如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失去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就如同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整个教育环节就如同失去了“活的灵魂”。课程思政的推进实施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转化和精神家园构建相结合。铸魂育人就是“通过铸魂而育人,铸魂和育人一体同构。”[3]教育工作不能失去灵魂,铸魂就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让教育者拥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育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方位发展的人才,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服务。铸魂育人是“思政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准确表达。”[4]
2.2 课程思政能引导教育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
新时代的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纷繁复杂、种类多样,不同学科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各学科的思维方式亦不一样。课程思政不是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进行简单相加和机械拼凑,而是将思政知识如盐化水般地融入专业知识中去,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课程思政所涉及的领域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等,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让每门课程都发挥育人的功效,实现专业课与真善美的结合,要充分挖掘蕴藏在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之中的思政课元素,如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法治意识、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等等,从而可以优化课程的内容供给,赋能各个学科和各门课程,增添每门专业课程的层次感和厚重感,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与对课程的热爱,真正能够引导教育过程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目标实现。
2.3 课程思政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教育的发展最终是要回归的人的发展上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能充分彰显“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2019年8月,中办国办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与此同时,教育部等中央部门下发的文件明确地回答了课程思政建设“为什么要做?”“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标志着课程思政推进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更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通红头文件的形式规定学生是教育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培育学生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有学者强调:“在意义世界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需要以‘以文化人为根本遵循,明确育人目标、文化内容和化人方法,让文化有机渗透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使课程学习体验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成长。”[5]
3 立德树人: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通过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为了掌握“课程思政应该怎么办?”这一实践性问题。必须在构建立德树人宏大格局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其取得实效。“立德”和“育人”需同向而行、相互统一,立德树人正是课程思政的本质体现。
3.1 抓准抓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教育部在2020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在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要求,全国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抓准抓实,让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教学工作同样具有规律性可言,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掌握教学规律和要求,通过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更要准确地阐述和展示课程内容真善美的具体含义,从而达到有效地价值传导,实现立体式传输,塑造“精神与灵魂之人”,达到春风化雨、无声渗透的教育效果。
3.2 因地制宜全方位拓宽课程思政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针对性特点和地域性差异,开展教育工作的高校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其文化背景、教育条件、语言沟通等存在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当运用不同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进行知识传授。总而言之,就是要有总体设计、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全方位拓宽课程思政的渠道,绝不能采用“大水漫灌”“一刀切”的粗暴模式,这样便会阻碍课程思政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实施。
3.3 紧跟时代步伐稳步推进课程思政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推进课程思政的同时,总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而问题在于如何克服困难、稳步推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螺旋形上升的基本特点和特征是前进性、曲折性、周期性。课程思政也要紧跟时代持续推进,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螺旋式”上升。事物发展总的方向和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运动,课程思政的推進也是如此,要采用不同方式逐步推开,做到深入研究和大胆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深入实践,做到落地生根。在教学中,课程思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思政元素跟上时代步伐,要把国家的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等及时传递给学生。用最新发生的事件为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发言讨论,使其在课堂讨论中加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教育的前、中、后等不同阶段上采用“一体化设计”,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做到将课程教材的内容做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推进课程思政,助力立德树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进课程思政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要一以贯之,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标、厘清其难点问题、找准其着力方向,要让课程思政引领教育过程的每个细节,要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深挖课程思政中的真善美元素,采用针对性、有效性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做到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让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不断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项目(项目编号为:K2021016)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汤苗苗,董美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
[3] 钟启东.习近平铸魂育人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9-3.
[4] 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5] 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0.12.
[6] 周青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核心问题和解决思路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