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远耿氏悬谱的发现与研究

2021-12-15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谱宗族家族

宋 杰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中国传统家谱就其展示的类型而言,可分为卧谱和悬谱两种类型。其中卧谱多以纸质刊刻为主,因平卧展示或静卧于谱匣,故称之为卧谱。而悬谱俗称布谱,是“书写在布上的家谱”[1]。此类家谱以布为载体,在布上绘制家族世系、支派和迁徙等信息。且只有在宗族举行重要活动时才能悬挂展出,以供族众祭拜之用,故在我国北方地区称其为挂谱。悬谱渊源已久,然揆著学界对悬谱的研究,特别是悬谱编撰的源流、形制、成因、功用等尚缺乏深入的探究①。地处安徽省怀远县的耿村,耿氏后人珍藏了三方耿氏悬谱,谱中记载了自明代以来耿氏宗族世系、支派和迁徙等情况。从耿氏悬谱及记载的信息来看,不仅反映了悬谱纂修的背景和宗族迁徙之实态,更对当时淮河流域人口流动及社会变迁的研究亦有重要意义。

一、淮河岸边的移民村落

耿村因姓得名,坐落淮河北岸的怀远县西南部。村东靠朱瞳,西邻汪街,南与淮南市泥河镇接壤,北侧遥对“平阿山南麓”。[2]耿氏聚居于此的时间最晚可追溯到明代后期,这一推断可以从耿氏悬谱和所存碑文记载的信息中得到佐证。耿村始迁祖为耿弘和耿重两人,村中现存的耿弘墓碑上刻有“明故四世祖耿大公弘之墓”字样。②然对于耿氏弘、重二人从何时迁居于此,查阅明嘉靖十八年(1539)撰修的《怀远县志》,其中没有耿村和耿姓族人的任何信息记载。藉此或可推知,耿氏聚居于此并形成宗族村落的时间可能在明代嘉靖之后。至清康熙十年(1671),怀远县以下基层组织设有10 都,每都辖10 图。当时耿村隶属“七都九图”[3],这种行政设置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1911 年)”。[4]至民国三十四年(1946),怀远县内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耿村属于“胡町区朱町乡”所辖。新中国成立之后,耿村行政区划历经数次调整,即“1952 年,耿村隶属朱町区耿集乡”,“1964 年,归属平阿区耿集人民公社”,“1985 年,归属唐集区耿集乡”所辖。[4]至1992 年,在国家推行撤乡设镇的背景下,唐集、耿集两乡合并后设置唐集镇,耿村隶属于唐集镇。村中现有常住居民“600 余户,人口2000 余人”。③

图1 怀远耿村村落分布平面图

耿村因坐落于淮河北岸的平原地带,从其外部形态来看村落布局规则有型,整个村落面南靠北呈东西走向。村中现存有耿氏始迁祖墓地一处,上有民国十七年(1928)所立的碑文信息。该墓地东侧为大公弘之墓,西侧为二公重之墓。据统计的耿村现有居民居地和所属支派情况,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村东侧为大公弘支派(房)后人居住,村西侧为二公重支派(房)后人居住。耿氏弘、重二公的墓地分布方位,与其后裔在村内居住布局上方位一致。耿村居民按照其所属支派聚居的情况,可能与弘、重二公(房)迁居耿村之后分家析产有较大的联系。

在耿氏弘、重二公墓地右前方原为耿氏宗族祠堂,是耿氏宗族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至清代晚期,由于基督教会在怀远县境内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耿氏族人参与传教,耿氏祠堂逐渐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场所。究其成为基督教堂的原因,从县志记载中可窥一斑。据《怀远县志》记载,怀远县的基督教传播始于晚清。时值“(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圣经会在南门外购买住宅改建小礼拜堂,时有信众20 余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圣经会以我县为中心,向凤阳、宿县、蒙城、凤台、寿县、蚌埠、五河、嘉山、定远、灵璧、泗县等地发展信徒”[4]。而民国以前,“(怀远)县境有通往外地的官道8 条。出老西门向西南,经上桥、胡町、耿集入凤台界”[4]。晚清时期,由于耿村地处县城通往西南的官道之上,因此成为基督教会在怀远县西南地区传教的重要站点。除此之外,耿氏十六世孙耿建昭积极参与基督教的传播。在县城内,“民国初年,基督教长老会开设‘圣教书店’,后改名‘大同书局’。性质是私人股份经营,(共分)13 股。老板(为)范阴堂、耿建昭”[4]。十六世孙耿建昭参与创办“圣教书店”,其参与基督教在耿村为据点进行传播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是耿氏祠堂在晚清成为基督教传播道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耿村成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指挥部所在地。据县志记载,1939 年6 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指挥机关部署在耿村。同年“7 月30 日,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员彭雪枫在耿村礼拜堂内发表演说”[4],动员广大信教群众与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道共同抗日。据村中老人回忆,当时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指挥部就设在耿氏祠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耿氏祠堂曾为耿村小学所在地。

二、解读祭祀祖先的符号

悬谱是以布为载体,上面绘制家族世系、支派和迁徙等内容,其是家族记忆和宗族祭拜的符号。据学者研究,撰修悬谱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流行,北方农村地区一般把这种悬谱称为“云或神轴”[1]。一些家族在除夕前一天将其“挂于祠堂,正月十五送灯后摘下,存于祠堂。悬挂期间,各个分支须到祠堂祭拜,同时,全族成员均可瞻仰祭拜”[5]。我国南方地区的家族多以撰修和刊刻纸质的卧谱为主,用悬谱来记载家族支派、世系源流的方式并非主流。在我国南北交汇的淮河下游地区,家族撰修悬谱鲜有发现,而存世的悬谱更为珍稀。所以,在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的耿村,出现的耿氏悬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悬谱的编修体例及世系

怀远耿氏悬谱的发现实属偶然,同事在闲聊之时谈及家族之中保存有悬谱,因对悬谱感到好奇,遂于2017 年8 月14 日,在同事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耿村进行调查。怀远耿氏悬谱共有三幅(块),分别为《耿氏宗谱》《耿氏大公弘支谱》和《耿氏二公重支谱》,其中《耿氏宗谱》为耿村耿氏总谱。《耿氏宗谱》记载的世系历时较长,由始迁祖弘、重二公至第二十四世,世系延续了20 代,时间长达400 多年之久。从悬谱的规格来看,谱长约410 厘米;宽约370 厘米。耿氏“悬谱”的尺寸较大,是一幅现存不多见的巨幅布谱。全谱抄录在一方白布之上,字迹较为清晰。该“悬谱”采用苏式谱例绘制,其世系之间“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联,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强调宗法关系”[6]。由于悬谱保存的年代相对较为久远,谱中部分世系图的垂线有些模糊,但通过仔细的察看仍可以辨识。在悬谱的正上方绘有耿村始祖世系图,谱系记载耿村小源,小源之后为二世祖伯皋,伯皋之后为三世祖彦成,彦成又生弘、重二子。家谱世系图上方注有“头三世墓在河东炉冲地”[7],即耿氏前三世的墓地葬在今山西西南部一处叫炉冲的地方。耿氏族人从第四世弘、重二公开始,由山西炉冲迁居到淮河下游的怀远县境内,弘、重二公即为怀远耿村始迁祖。

图2 怀远耿村《耿氏宗谱》

图3 怀远耿村《耿氏大公弘支谱》

图4 怀远耿村《耿氏二公重支谱》

耿氏迁居到怀远之后,弘、重二公分为两支(房)发展,至今已延续20 余世。溯其源流可知,大公弘支派(房)生子一,名镇。镇又生子二,分别为淮、汉,其中汉因缺子嗣而无传。惟有淮生两子,长子诚玉,二子诚吾。而诚吾在谱中注明其居住在找母桥(今蒙城辖地),其后又分支迁居到白马庙居住。从诚吾支派的迁徙来看,其符合“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的传统宗法原则。诚玉生子一,名定国。从始迁祖弘到定国的嫡传如下:弘—镇—淮—诚玉—定国,由始迁祖弘到定国共计5 世,定国为始祖弘五世孙。定国生有二子,长子名爽,二子名华。其中长子爽又生六子,长子为卿、二子为嘉、三子为尚、四子光代、五子二冲、六子元彬。二子华,生一子,名鲁。从弘公世系源流来看,其从五世孙定国开始子嗣不断增多,至今已延续15 余代。

始迁祖二公重支(房)派,生子一,名镜。镜生一子,名港。港生二子,长子诚柱,次子诚梁。诚柱生子一,名定超,定超生子一,名谦,谦生一子世同,世同生一子九纪。由重公3世孙港开始,重公支派(房)出现分支,其嫡传如下:港—诚柱—定超—谦—世同—九纪—守国—文正。从3 世港到10 世文正,该支派共计8 世单传。文正之后子嗣不断增多,人丁逐渐兴旺。诚梁生子一,名定边。定边生子一,名讯。讯生子二,分别为长子二同、次子三同。其谱中注释大同迁居“合肥大蜀山”[8],留居耿村者为三同。三同又生三子,长子九绍、次子九华、三子九章。自10 世孙三同开始,耿氏二公重支派(房)人丁逐渐繁衍开来,由山西迁居耿村至今已传至第23 余世,共计19 代多。

(二)耿氏宗族字辈的重构

中国家谱“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1],其“一方面体现在它所包含的各种家训中,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它所规定的排行用字之中”[9]41。这种“排行用字”就是家谱中的字辈、字派,又俗称辈分。其将“同一血缘的后裔按代排列,越是接近祖先的人,地位就越高;并且人们以此程度的不同,将每一代人用固定的亲属称谓表示出来,这样在宗族内部就形成了一个上下有序的社会等级体系”[10]。因此,字辈成为宗族内部确定“长幼尊卑”和亲疏远近的符号。但在移民宗族的家谱之中,字辈最初使用的文字应该包含着对祖居地的一种记忆和“祖订昭穆”的延续。其后是随着移民家族卜居地人丁的繁衍,家族企图通过字辈的构建来稳定族内部的“社会等级体系”,耿氏悬谱字辈的构建即是移民宗族的典型之例。

耿村始迁祖自明嘉靖之后由山西炉冲迁居怀远,耿氏族人的字辈自始迁祖弘、重二公开始向下排列。大公弘支(房)前五世字辈分别为:弘—镇—(淮、汉)—诚(诚玉、诚吾)—定(定国);二公重支(房)前五世字辈为:重—镜—港—诚(诚柱、诚梁)—定(定超、定边)。从弘、重二公前五世来看,始迁祖之下的第二世没有明确的字辈,但名字之中都含有金字旁,分别为镇、镜;第三世中仍没有字辈的出现,但两支(房)均取相同偏旁的汉字代行字辈,如淮、汉、港等,这些汉字均含水字偏旁,背后或许隐含着耿氏迁居于淮河之畔的信息。从第四世至第五世,两支(房)世系之中均出现了相同的字辈,依次为诚、定。其中大公弘支(房)第四世取名用字为玉、吾,饱含了对男丁道德品行的期望;二公重支(房)第四世取名用字为柱、梁,应寄托了对男丁能够成为国之栋梁的希望。而第五世孙的名字中有国、超、边等汉字,其背后或许希望家族子弟能够安邦定国、镇守边疆,成为国之栋梁的愿望。自弘、重二支(房)第六世孙开始,字辈又有新的变化。弘、重二支(房)第六世至第十八世孙的字辈对照表④,具体见表1:

表1 耿氏弘、重二支(房)第六世至第十八世字辈对照表

由表1 可知,耿氏弘、重二公第六世均没有字辈。只是重公支(房)内第六世孙所取之名均含相同的偏旁,两支(房)第七世至第九世所用字辈存在较大的差异。自此之后,弘、重二公后裔发展到第十世时,两支的字辈才开始走向统一,均为文字辈。到第十一世,虽然两支没有形成统一的字辈,但大多数男丁所取之名都含有“金”字偏旁,字辈有渐趋统一的趋势,遂在第十二、十三世孙时,两支的字辈用字正式走向统一,字辈中均为有、汝两字。

从耿村始迁祖至第五世的字辈来看,其或许还带有移民宗族“祖订昭穆”的特征。两支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字辈,主要是由于耿氏族人自山西迁居淮河北岸,迁徙途中动荡不安的生活和定居之后生存的迫切需要,暂时无暇顾及字辈的重构,也是耿氏家族前五世字辈未能统一的重要原因。但在两支(房)内部,所取字辈的差异性较小。另外,自弘、重二公第六世到第十四世,应是耿氏家族字辈的重构阶段。虽然耿氏家族从第十四世至第十八世,弘、重二公两支后裔的字辈又出现了差异,但是两支(房)内部的字辈始终较为统一。耿氏宗族通过对支派之间和支派内部字辈的逐步统一,重新构建了稳定的“伦理秩序”和“等级体系”。可以促进宗族的有序发展,也维持了耿氏家族内部及聚居地的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悬谱记载的内容

耿氏悬谱上绘制的主要内容为家族世系图,兼附少量的家族支派迁徙信息。其中世系图中单一的记载着族内男性成员,对于女性成员则无只言片语提及。这与“卧谱”的撰修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家族撰修的“卧谱”世系图,女性成员虽不能作为家族世系的主角书写,但女性成员的姓氏、居地、父辈姓名等会伴随男丁记载于家谱之中,甚至有些宗族专门为族内女性单独撰修家谱。耿氏悬谱对族内男性成员的记载较为简单,世系图中除书写男丁姓名之外没有任何生、娶、卒、葬等信息。而在传统的“卧谱”中,对族内成员的此类信息记载比较详细。

此外,耿氏悬谱也记载了宗族的部分迁徙信息。如悬谱之首写到耿村始祖为耿小源,其前三世的墓地均位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炉冲地。其后由山西迁居到淮河北岸而居,最终形成单姓宗族村落。我们在耿村调查之时,一位老人告诉我们:“祖上世代相传我们的老祖先居住在‘老鸹巷’,之后由‘老鸹巷’迁居到山东‘枣林庄’常住,再从山东的‘枣林庄’迁居于此。”⑤对于耿氏宗族流传的迁徙历程,在悬谱之中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根据曹树基先生的研究,江南和山西的移民在凤阳府有着不同的分布地带。其中“山西移民则分布在淮河北岸的宿州、灵璧等地,在我们抽样调查的灵璧县北部的土山乡,几乎所有的姓氏都自称来自山西的‘老鸹窝’”[11]。同样位于淮河北岸的耿村,也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老鸹巷’的传说。那么,耿氏家族是否如流传所言由山东移民而来,在耿氏悬谱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由耿氏悬谱关于第三世彦成(生弘、重二子)的墓地记载来看,其和前两世都葬于山西西南部的“炉冲地”。我们在耿村调查得知,其第四世弘、重二公的墓地就位于村中。从两处墓地主人的关系来看,耿氏家族第四世应是由山西西南部直接迁徙到淮河北岸居住,或许途经山东“枣林庄”中转之后到达凤阳府,但应该没有在山东“枣林庄”长时段居住。这与耿氏家族流传的由山西“老鸹巷”迁居山东“枣林庄”常住,再由山东“枣林庄”分迁到淮河北岸的耿村居住有所出入。

耿氏家族迁居怀远之后,族内人口外迁的规模和半径相对较小。如大公弘支(房)第四世孙诚吾由耿村迁居到找母桥(今在蒙城西南),后从找母桥又分支到白马庙。第九世孙廷贲由耿村迁徙到朱疃居住,而谱中记载第十一世孙伦“去祖柳神堂”居住[12],或许回迁到祖源地山西居住。大公弘第十二世孙有元迁到石磙山小罗庄居住,第十三世孙汝远迁居到江苏徐州府。与大公弘支(房)相比,二公重支(房)人口迁徙的数量较少。其第七世孙二同迁居合肥大土(蜀)山,第十一世孙乾所迁移到太平集居住。耿氏家族由山西迁居于淮河北岸之后,随着人丁的繁衍和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耿氏家族的人丁外迁时有发生,但始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举家迁徙,并且迁徙的半径相对较短,总体而言主要在本省范围之内。

三、悬谱出现的背景

耿氏“悬谱”的撰修,不仅沿袭我国北方地区撰修“布谱”的习俗,也与我国北方地区“家堂”祭祀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我国北方地区家谱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纸质刊刻的“卧谱”,这种家谱因刊刻的内容丰富,所耗颇巨,且携带和保管相对不易。另一种是由棉布绘制而成的悬谱,此类家谱将宗族世系绘制于一方白布之上。这种悬谱因绘制的世系支派简单明了,撰修的成本低廉,且便于携带和保存。另外,对移民家族来说,在迁徙过程中受到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撰修和携带悬谱较为便利。

(一)家堂祭祀的发展

据耿村耿氏族人讲述,族内对悬谱的保存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耿氏宗谱》《耿氏大公弘支谱》,则有大公弘支派后裔的长房保存,而《耿氏二公重支谱》则为重公支派后裔的长房保存。并且悬谱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悬挂展示,即每逢春节或宗族举行重要活动之时悬挂于祠堂之中。族内各房长带领族众到祠堂瞻仰祭拜,直至正月十五送灯完毕或活动结束后,才将悬谱收好送归长房处保存。除了在耿氏家族祠堂祭拜之外,耿氏弘、重二公后裔的长房也会将各支谱悬挂于家中,供本支(房)的族人在节日或活动期间祭拜。由此可见,怀远耿氏悬谱的出现,与中国传统祠堂祭祀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古代祭祀祖先的传统源远流长,至宋代时期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国家对官民祭祀祖先的限制逐渐松绑。“士庶祭祀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13],民间祭祀祖先的范围一再扩大,甚至追祭五世祖的行为也得到了理学家的认可。弗里德曼认为“汉族的祖先崇拜分成家庭和宗族二个层次,四代之前的近祖在家设祭坛,四代以上的远祖成为宗祠的牌位,由宗族来祭祀”[10]。宋代时期,随着宗族势力的逐渐发展和宗族统合的需要,强宗大族的祭祀场所也由“家祠”发展为“宗祠”,即由家庭的祭祀走上了整个宗族的祭祀。除部分强宗大族重设家庙祭祀祖先之外,大多数士庶之家仍主要在家庭场所祭祀自己的先祖。这种场所在北方被称之为“家堂”“家祠”“家祠堂”“祭堂”“影堂”等。从空间来看其多位于居室之内或之旁,并在内部摆放神主或悬挂祖先的画像。在春节或举行重要活动之时,需要摆放米饭、糕点、水果等作为供品,以供家人瞻仰祭拜。

随着家庭祭祀范围的扩大和家族已故成员的不断增多,“家堂”之中所能容纳神主和悬挂先祖画像的空间日益紧张。原有的神主被“家堂轴子”“容”和“影”等类似的悬挂物所取代,每逢节日或重要活动悬挂于“家堂”之中以便家人祭拜。据侯海坤考述,华北地区时至今日还有绘制“家堂轴子”的习俗,这种“‘家堂轴子’为大型的纸质画张,两旁书写祖训,在画的中间分层书写已故男性祖先的名字。[14]同样在北方的晋陕地区,绘制“容”也是一种风俗。而“‘容’最初则为祖宗的遗容,由遗容而演变为牌位”[9]。其在中间绘制有始祖的画像,画像之下依照字辈分层绘制已故先祖的名字和神主图。从“家堂轴子”和“容”的书写内容来看,两者兼有“神主”和“家谱”的作用,这也应该是悬谱出现的最初形态。对于移民宗族而言,这种绘祖先画像和已故先辈姓名的悬挂图被逐渐简化。如《满洲的家族制习惯调查》中记载:“在从河北、山东移居的汉人中间,举行婚礼前,‘新郎要到祖先的墓地礼拜’(在哈尔滨,因墓地大多距离较远,就用家系图代之,面对家系图礼拜)。”[6]这种在家中悬挂“家系图”祭拜先祖,也使“家系图”逐渐等同于神主。当初在“家堂”中摆放的神主和画像,后来在祭祀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悬挂的家族世系图。这种悬挂的“世系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使“世系图”的绘制融入了苏式谱例。最终,在长期的实践和改良之中逐渐形成了昭穆分明的悬谱。

(二)天灾人祸的限制

家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15],可以“别亲疏、明昭穆”。对于一些移民家族而言,家谱即是一种思念故土和祭祀祖先的符号,也是一部家族历史的记录。每当家族遭遇天灾人祸举家迁徙时,族人宁可舍弃细软也会携带家谱逃往他处。而在移民迁徙之时,家族撰修和刊刻的纸质“卧谱”因受材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携带起来十分不便。相对于“卧谱”而言,悬谱的体积小,重量轻,由祖居地迁徙他处之时便于携带和保管。怀远耿氏家族自山西迁居于淮河下游的耿村居住,其家族始终没有撰修和刊刻纸质的“卧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当时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明初开始,由山西南部移民到凤阳府居住的现象较为常见[11]。至明代中后期,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移居他处成为一些家族应对社会变化的主要方式。耿氏弘、重二公亦于此时迁居到淮河下游区域,其迁徙之中携带悬谱相比携带卧谱来说,更有利于长途跋涉。另外,明代中后期淮河流域的“水旱盗贼尤为惕虑”。[16]从治安上考量,族人携带悬谱迁居到淮河下游区域更为安全。

从耿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耿村地处江淮平原地带。村落南侧紧邻淮河,北侧支流黑河发源于凤台县古路岗,由耿村西南侧流过,在杨庄与泥河汇流,经尹河注入淮河。由于该区域地势低洼,受此影响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据《怀远县志》统计:“怀远县近两千年来,大的洪涝灾害有115 年,大旱77 年,其中;水旱交替有26 年,黄河决口成灾17 年”。[4]水灾频发,如明代“隆庆三年,六月大雨,水入城市;六年,三月雨雹”。[3]至清代时期,康熙“八年大水入城,夏大热;九年夏雨雹,损麦,冬大雪。十年旱,蝗,冬大雪,民饥,彗星见西南长数丈,两月方没。十一年夏,地震,蝗起蔽天。二十四年夏四月,大风雨雹,拔树伤木,石碾亦飞,扬民舍悉捲。二十八年,天雨毒丹,二麦无收,邑令孔详上请赈”。[3]至民国时期,紧邻淮河的地区水患灾害更为频繁发生,如民国5 年(1916 年),“4 月,连续降雨14 天,积水长达130 天,全县89 万亩农田受泽涝。民国21 年(1931 年),“7 月,普降暴雨,水涨堤溃,全县被湮土地103 万亩,积水90 天不退,水势之大,史籍罕见,作物全毁”。[4]耿村地处洪涝灾害频发的淮河下游区域,受此因素影响,撰修和刊刻的纸质的家谱不易保存,且每遇洪涝灾害也不易携带。据村中老人回忆,耿氏家族自山西迁居耿村之后一直没有撰修“卧谱”,家族人丁的增添只在原有的悬谱上续写或单独绘制支谱。这也是耿氏家族自祖居地迁徙到耿村之后,一直保留撰修悬谱习俗的重要原因。

图5 怀远县耿村区域水系略图

(三)人财两缺的限制

调查期间,据耿氏族人讲述其祖上由山西迁徙到耿村之后,弘、重两支一直延用的是《耿氏宗谱》。后来,随着弘、重二公支派人丁的繁衍,原有的“悬谱”无法容纳男丁的姓名书写。两支就按照房派分别撰修了《耿氏大公弘支谱》和《耿氏二公重支谱》。这两幅“悬谱”都是按照原总谱的苏式垂线格式绘制世系,记载的内容较总谱更为详细。耿氏家族由祖居地携带老谱而来,家族定居于耿村之后没有撰修纸质的“卧谱”,而是继续绘制悬谱,这与耿氏家族人财两缺的状况紧密相连。对于各姓家族撰修家谱来讲,经济实力较好的家族才可以撰修和刊刻成本较高的纸质“卧谱”。然对于刚刚定居于他乡的移民宗族而言,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撰修“卧谱”,那么家族绘制带有祖先世系的悬谱,即承袭了祖居地以悬谱祭祀祖先的习俗,也表达了这些移民宗族对“故土难离”和浓重的思乡情节。

另外,从耿氏家族的实力来看,始迁祖弘、重二公并没显赫的身份和殷实的财富,这从后裔所撰的始迁祖碑文中可窥一斑。在大公弘的墓碑之上,刻有“创业成家流传万古,酬功报德纪念千年”一联。大公弘作为长兄,携弟弟重公自山西迁居到以农业为主的淮河北岸定居,其后应通过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创业立家,并形成了耿姓聚居村落。揆著家谱世系,族中历代都缺乏经商之人。在没有富商大贾的经济支持之下,要撰修和刊刻纸质的“卧谱”确属不易之事。另外,从耿氏悬谱的世系图来看,耿氏宗族在科举上没有多少成就,查遍了嘉靖之后的《怀远县志》,除清末民初“圣教书店”的老板耿建昭之外,再无耿氏家族的后人载入县志。撰修和刊刻纸质的“卧谱”不仅需要足够的财力,也需要家族中知识精英的积极参与,对于知识精英缺乏的耿氏家族而言,绘制悬谱成为其追思和祭拜祖先的重要路径,这也是耿氏悬谱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结语

怀远耿氏家族纂修的悬谱是一种特殊的家谱形式,记载了耿氏家族的世系图及支派迁徙等情况。此外,悬谱的撰修和承继,也饱含着移民家族对故土的思念和祖先的崇拜,同时也是与祖源地保持身份认同的标志。耿氏家族迁居耿村之后,各支派(房)通过撰修本支(房)悬谱来祭祀近祖,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祭祀远祖的行为。家族通过各支派字辈的重构,努力构建家族内部的“血缘等级”,维护了耿氏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发展。

从耿氏悬谱撰修的背景来看,这种类型的家谱是“家堂”祭祀的产物。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家谱的撰修体例相融合,形成了内容简洁,支派世系明了的悬谱。在宋代之后,当私修家谱较为盛行之时,一些家族仍以悬谱代替内容丰富的卧谱,其原因多是受宗族财力、人才缺乏的现实影响,只能继续撰修所需资金较少的悬谱来代行卧谱。迁居淮河北岸的耿氏家族,撰修悬谱的另一个因素或许与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多发有关。传统的卧谱不易保存和携带,而体积和重量都较小的悬谱成为他们的首选,这应是耿氏家族撰修悬谱的原因所在。

当今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史研究方兴未艾之际,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研究对象之新,推动了史学的前进”[17]。特别是在宗族史研究方面,随着各地馆藏的“卧谱”被不断的公诸于世,对宗族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我国北方地区遗存有较多的悬谱,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所以,加大对悬谱的研究是必要的,对宗族史研究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注释:

①关于布谱和悬谱的研究,在王鹤鸣、周芳玲、李梦冰、赵伟等学者的文著中有所述及,其中赵伟主要从版学的角度对挂谱进行解读,但对挂谱产生的主要原因没有述及(赵伟:《江淮分水岭中部地区民间挂谱解读》,《中国民俗博览》2015 年第12 期)。

②该墓碑为耿氏14 世至18 世孙于民国十七年(1928)后2 月中旬所立。

③该数据是在耿村调查期间耿村支部书记统计所得,数据为现有户籍为耿村的耿姓人口数。

④字辈对照表中的人名、字辈主要来源于《耿氏宗谱》《耿氏弘公支谱》和《耿氏重公支谱》。

⑤资料来源于耿氏后人GKA 的访谈,后期对此资料进行了整理。访谈时间:2017 年8 月14 日。

猜你喜欢

家谱宗族家族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小偷家族》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
吹牛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