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长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5

现代交际 2021年19期
关键词:外语理论语言

苏 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时代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新使命;但目前我国英语教育费时低效、学用分离现象严重,甚至到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现状仍不容乐观。朱小丽、谢徐萍[1]调查发现,目前在校大学生整体上存在英语学习倦怠的问题。

我国英语教学虽始于小学三年级,但初中阶段学生心智慢慢健全,表现出主动学习的意识,故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着手研究较为合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Alan Hirvela等人[2]45也曾提出,第二语言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学生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对语言的控制来评价的。学者王初明基于国内英语学习现状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通过写作来学习的方式更适合于我国读写条件充足的环境,并于2000年提出“写长法”这一教学方法。因此,笔者尝试将“写长法”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期改善初中生怵写现状,提高其写作乃至学习水平。

一、写长法的相关论述

(一)写长法的定义

王初明于2000年提出的“写长法”是以写的方式促进外语学习的方法。“写长法”的理念是:学生的外语技能是通过学习而非教学得到的;写长作为输出形式可以加速知识的转化;并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鼓励学生表达,超越自我,激发潜力,增强成就感。在该理念的影响下,该方法的设计思路是:视任务设计为重点,在顺应外语学习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写作长度,加大写作量,促使学生表达,突破极限,从而增强其成就感,加速所学外语知识转化为外语学习能力。[3]

(二)写长法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写长法的理论基础不断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写长法”进行了研究(如逆向思维理论、语用顺应理论、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等);其中输出与输入理论、中介语理论及情感过滤假说理论频繁被提及。从这三个理论出发:首先,“写长法”作为一种外语写作教学模式,较为强调输出在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输出的过程中回忆、思考及运用所学知识;随后增加写作量,激励及促进学生表达,加速所学语言知识的转化。当然,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除了输出,也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输入材料,为后续的输出奠定基础。其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写作初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而“写长法”则主张接受学生的错误,不追求精确无误,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并以间接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最后,也是王初明教授最为强调的一点,以激励的方式去教学,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以集体评阅优秀作文的方式改错,既可以激励学优生继续努力,也可以鼓励非学优生向榜样看齐。

(三)写长法的优缺点

“写长法”诞生于王初明教授引导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作为“以写促学”理念在国内的成功实践之一,“写长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写长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问题,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4]

1.“写长法”的优点

首先,“写长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5]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焦虑、自信及自我概念等。王初明强调,情感因素和母语负迁移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两大因素,“写长法”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不强调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将此理念应用到批改与讲评环节,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学生没有过度焦虑和思想负担,内在语言能力自然就更能如期变化。

其次,“写长法”缩短了理解到产出之间所需的时间。心理学上把该时间称为“孵化期”,首先“孵化期”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孵化期”是不同的。其次“孵化期”后天可以改变,如通过环境影响或人为训练,可以将短时记忆过渡成为长时记忆,因为我们在输出时所需的知识大部分来自长时记忆。[6]“写长法”基于国内听说环境欠缺的条件,主张取长补短,强调以写的方式去学习外语,让学生通过写长,思考如何运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最终提高其写作和学习水平,达到以量促质、以写促学的目的。

最后,“写长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产出意识。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够内化输入的语言。[2]50按照他和Lapkin的观点,学习者的输出可以触发“一系列的注意”,是注意促进了语言学习的进程。[7]写长任务的设计关注结合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可以培养或加强学生对于语言输入的意识,促进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帮助学生超越自我。此外,学生写得越长,语言错误就越容易暴露出来,故通过写长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到自己语言结构存在的不足,更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2.“写长法”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普适的教法是不存在的,“写长法”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其不足,取其他教法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个局限:适用于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学习者。[8]“写长法”作为一种输出的方法,需要写作者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用外语表达。

第二个局限:瞬时的互动性差。当学生用口语交流时,在不同的语境下,学生对话的内容会随之变动,语境的作用比较直接。而写作一般都是课后完成,效果滞后。

第三个局限:写作任务的设计有难度。首先,若写作任务缺乏真实性,学生则很难全身心投入,而且由于语境不丰富,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另外,写作任务设计不当易带来母语负迁移。

虽然写长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应对措施。基于第一个局限,可以根据对象程度的不同,调整任务难度、写作长度及要求;写前通过大量的活动增加输入。对于第二个局限,教师可以在设计写作任务时明确写作目的;让学生在写作时考虑读者的感受;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与写作相关的材料(如听力材料、视频材料或图像材料等),在写作前给时间让学生讨论(在讨论时教师也可以加入)。针对最后一个局限,为学生提供外语或国外的小说、文章,写读后感。

二、写长法的操作步骤

写长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学生动员会的召开、写作任务设计、作文批改、作文评分及作文讲评。

(一)学生动员会的召开

在实施“写长法”时,首先要召开学生动员会,向学生介绍实施“写长法”的意义及在后续学习中开展方式,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实施“写长法”,认识其重要性,对写长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写作任务设计

传统教学通常会根据中考题型及中考模拟题中作文的类型来设计布置写作任务,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束缚,对写作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感,而且与以课标决定考试内容的要求相违背。而“写长法”则重视教学任务的设计,因为任务的好坏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汲取程度。首先,好的写作任务一定是适合学生的。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写作任务;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其次,好的写作任务是可以激发学生表达兴趣的。写作任务若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学生则更有表达的欲望。

(三)写作的批改模式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作文中的错误一一标出,是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批改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可能要批改上百份作文,任务量过大;对于学生来说,拿到自己的作文时,若看到满篇的红线,自信心也会受挫,甚至都不会看教师批改的作文。虽然教师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收效极低。而“写长法”则针对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对于常见的拼写错误,通过同伴或自我批改的方式纠正。对于较高层次的语法错误等,则以集体评阅的方式及在后续输入的过程中以强调的方式加以纠正。这一点也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经常回顾复习以往写过的文章。

(四)作文评分

传统教学中,作文大多是按照评分标准来评分,学生只得到一个总的分数,并不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写得好或不好。而“写长法”则采用百分制评分方式(见表1),展示学生的总分及各个部分得分,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表1 百分制评分方式

(五)作文讲评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没有作文讲评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批改完的作文大多是学生自行改正,有些学生直接收起不会再看了,常犯的错误还是经常出现。但是“写长法”采取集体评阅优秀作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每节课选择两三篇优秀作文,师生一起分析与评阅。对于作文优秀者来说,在课堂上评阅他们的作文,会激发其自信心,继续努力;对于作文水平中下等者,既可以避免自信心受挫,又可以激发斗志。

三、结语

除了理论层面的梳理及阐述外,笔者还对2000—2020年知网(CNKI)上与“写长法”有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大量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均表明,“写长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降低写作焦虑,还可以间接地促进学术听、读、说水平,即语言水平的提高(如方玲玲,2004;郭燕,2011)。

综上所述,经过21年的发展,“写长法”已发展为较完善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及写作实践日益充实,为教学注入了新思想与活力。

上述实证研究均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并未涉及基础教育阶段,王初明教授(2006)曾提及写长法的一个局限是:它不适用于初学者,写长须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要求学习者掌握基础语法知识,记忆一定量的词汇,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李力教授(2004)曾建议对写长法进行“下移”研究,何孙赋(2007)通过调查发现,如今高中生思想成熟,基础较好,有动力及能力表达;且如今课堂教学仍是主要输入源,读写环境较好,听说环境较差(与王初明教授最初提出“写长法”的情况一致),故将“写长法”下移到高中可行且必要。除此之外,本研究只针对“写长法”在外语写作层面的研究。在笔者查阅文献时曾发现将“写长法”与词汇和口语教学结合的文献,但数量极少。王初明曾提到,“写长法”并不是作文教学法,不应将其局限于写作领域,受写作理论局限;此法是基于“以写促学”理念,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故从听、说、读、写或综合角度来论述与“写长法”的关系也是极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外语理论语言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语言是刀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