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 优化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活动的研究
2021-12-14陈敏秀
陈敏秀
摘要:大自然里面拥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内容,它可以向幼儿们提供自然材料,促进幼儿的研究和认知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用自然事物教育孩子是一种天然的“寓教于乐”,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在具有地方资源的幼儿园活动中渗透乡土意识是必要和可行的发展创新路径,在新的教育理念与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的结合背景下,幼儿教育应以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幼儿学习的一个新出发点,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教育,音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结合语言的打击乐教学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语言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个标志。任何人都可以在音乐课上用它来训练节奏感。例如,由2-4个单词、人名、地名等组成的单词和句子被用作节奏的基石。最简单的两个拍子(像x-car)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形成一种坚定的节奏类型。有节奏地一起读。当孩子们基本上在一起阅读时,加入一个新的小组(例如,有不同节奏的x x x卡车),然后他们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如果孩子们基本上是按照节奏阅读的话,也可以加上第三个节奏(比如XX-XX-Bus),这样整个班级就可以形成三段式的节奏。然后你再把车换成手鼓的x-x节奏,拖拉机换成双缸的xx-x节奏,公共汽车换成系列铃的xx-x节奏。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分成三组,每组一个打击乐器(三类),制作最简单的三段式节奏带,我命令孩子们把音量、速度和声部的变化付诸实践,三个小节奏能让孩子们享受到难以形容的快乐,是为了此外,这种有节奏的音乐是用来伴奏孩子们熟悉的儿歌或儿歌,而说话(唱歌)和玩耍不仅增加了难度(一心两用),而且增加了音乐的难度,孩子们的兴趣加倍了。
(二)结合动作的欣赏活动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和引导,鼓励儿童从音乐中学习,发展想象力,用语言或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一些动物嘉年华的动作例子选择大象、水族馆、公鸡制作,以便孩子们找到音乐的图像,他们可以直观地找到它们。然后引导他们讨论自己的主要特点(大象体重重,小鸡在平地上会跳,鱼在水中更为柔软而活泼),然后听并模仿没有受过教育的动物的动作,并表现出想象“情感来自音乐”的动作根据描述音乐听得更好,听得更仔细,似乎更贴近音乐,包括音乐段落的变化、旋律的高低,等等它的意思是当孩子听到音乐时,不仅大脑中产生了与音乐有关的物体的图像,使他们能够产生思想和兴趣。
二、提升音乐与游戏的融合
流行的民间游戏,如转陀螺、踩高跷、黑白板、捉迷藏、跳栏、踩竹竿、铁环滚转、骑竹马、踢毽子、扔手帕等,传统民歌幽默诙谐、简洁易懂……这些乡土游戏都有不同的风格和地区习惯特色。它们简单易学,不受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它们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合作发展和社会发展。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幼儿游戏活动,如树叶画、鸡蛋小人、鹅卵石彩绘等,进而建立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教学群体需要、体现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剪纸、人物塑造、乡村建筑和民俗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创新素材。总之,所有的地方文化,归根结底都是充满人文内涵和情怀的,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开展应该以人文精神为宗旨,触及学生的情感层面,进而把这些具有农村特色的东西引入教育,让幼儿们有机会感受和体验家乡的文化,能够体验家乡的文化,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幼儿们对于当地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奠定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极大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
以昆剧《牡丹亭》举例,我们可以让老师设计一系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南京皮影戏”為主题的融合非遗内容,事先与幼儿们一起,结合皮影的分类、风格特点和制作过程,进行微视频展示方面的理论知识讲解,使幼儿们能够从网络上了解一些基础的知识,在课堂上,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第一个皮影戏的设计,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辅助工作,准备类似的材料参与皮影戏的制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于情节的内容感知能力之后让他们独立进行故事的创作,而且这个创作不是平时可见的创作,它需要具有其特定的功能特点,特别是在昆曲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了解工具的基本材料属性,通过画戏曲面具和画戏曲人物两项活动,了解和掌握戏曲面具和戏曲人物、戏曲面具和人物的基本刻画方法和步骤,最后让幼儿们派出代表展示小组完成的创作工作的成品,实施小组成员自我评价、教师和班级其他幼儿共同评议等评价方法,深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改编幼儿音乐课堂教育内容
音乐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形式,也是表达歌手思想和情感变化的最简单形式。同样,对于幼儿学生来说,音乐也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形式,帮助他们感受自然,欣赏生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积极地将本土音乐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生唱本土音乐,实现本土资源和文化的目标。例如,在彝族地区,有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专门为儿童创作并收集了大量优秀的儿童音乐,如彝族的《彝家娃娃真幸福》、《阿米什》等歌曲,歌唱率很高。这类作品都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情感或审美心理,根据学生的需要,教授学生歌曲。
结束语:总之,乡土文化浓缩了无数先民的生命,蕴含着先民的智慧和民族的灵魂,所以乡土教育资源是最独特的教育资源之一,也是最简单的自然形态之一。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儿童的天性,回归自然,拥抱自然,形成强烈的美好事物意识,实现个性、人格、品格的全面发展,丰富的地方资源给孩子们带来了地方风味,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在保护和促进地方文化资源和促进幼儿阶段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将乡土文化不断融入到幼儿教育的“文化盛宴”中使幼教课程的设计在孩子们的眼中更加“美味”,学生才能获得广泛的知识,提高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玉萍,郭少兵.论乡土教育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7):107-109.
[2]林丽娟.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