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9年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2021-12-14刘继巍张启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消化器官顺位年龄

刘继巍 张启华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315001浙江 宁波

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病因,增加了人们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居民的寿命和生命质量[1-2],并且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3]。据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况,为本地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 “某省卫生健康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得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住院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出院时间、主要诊断及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等。按ICD-10对患者主要诊断进行筛选,然后分类汇总。纳入标准:主要诊断编码在 “C00-C97”范围内,第一诊断是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相关信息缺失无法统计者;②调查时间范围内因同一主诊断重复入院恶性肿瘤患者统计为1个病例。

1.2 统计学方法

参考WHO关于年龄分组,本研究依据患者年龄分为0~、45~、60~、≥75岁4个组。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处理与汇总,定性数据用例数(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性别分布

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共计154 149人次,住院人次逐年递增,各年份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41∶1。见表1。

表1 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性别分布

2.2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年龄分布

按年龄分组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61.74±13.56)岁,其中60~74岁组恶性肿瘤住院人次占比最多(46.92%)。见表2。

表2 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年龄分布

2.3 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主要疾病构成及顺位

顺位排列前5位依次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和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共计126 368住院人次,占全部出院患者的81.98%。前10位恶性肿瘤住院人次共计150 474人,占全部出院患者的97.62%。恶性肿瘤分类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构成比大于10%,占比分别为31.26%、19.81%和14.95%。各恶性肿瘤主要疾病分类见表3。

表3 2017—2019年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主要疾病构成

2.4 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性别分布及顺位

前10位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88 225例,女性62 249例,男女之比为1.42∶1,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和泌尿道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占比均高于女性,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比较高。见表4。

表4 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性别构成

2.5 住院患者恶性肿瘤年龄分布及顺位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74岁组,共72 327例,占46.92%,其次为45~59岁组,共43 478例,占28.21%。从不同年龄组来看,0~44岁组主要为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余3个年龄组主要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共46 041,占全部住院恶性肿瘤患者29.87%。见表5。

表5 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年龄分布

?

3 讨论

本研究共收集某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54 149人次,住院人次逐年递增,男女性别比1.41∶1,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60~74岁组恶性肿瘤住院人次占比最多,为46.92%。这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数据接近,美国约60%的肿瘤患者发于65岁及以上人群,初次诊断的中位年龄为68岁[5]。同样,随着我国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年肿瘤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为中青年人的11倍左右[6-8]。人口老龄化是导致中国不同人群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9]。

前5位和前10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分别占全部出院患者的81.98%和97.62%。消化器官恶性肿瘤位列首位,占比31.26%。其中胃恶性肿瘤在消化器官恶性肿瘤中占比排名第一,为31.22%,其次为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和直肠恶性肿瘤,占比依次为16.63%、15.19%和15.03%,并且男性多于女性,这种性别构成差异与相关报道一致[10-11]。60~74岁组占比最高,0~44岁组最低。消化器官恶性肿瘤之所以位列首位可能与该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并且饮食目前被认为是致癌的确定因素之一[12]。有研究表明,在各种肿瘤类别中,消化器官的肿瘤对我国人群所产生的威胁最大,其发病率居于所有肿瘤之首[13]。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针对患者个人,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同样会带来疾病负担,而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占比排名第二,占比19.81%。其中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占比95.64%,并且男性多于女性,60~74岁组占比较高,0~44岁组最低。本研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顺位恶性肿瘤患者呈现的性别倾向,可能与男性接触恶性肿瘤影响因素的机会比女性多有关。这与薄立超等[14]、李欲哲等[15]报道的肺恶性肿瘤位居首位不同。因此,应该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此外还须大力提倡戒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16]。

合计14 665 100.00 43 478 100.00 72 327 100.00 23 679 100.00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比顺位第三,占全部出院患者的14.95%,其中白血病患者最高(占比为35.00%),其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其他和未特指类型(占比为30.10),女性多于男性,恶性肿瘤患者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这与李恒的报道一致[17]。提示应把该组恶性肿瘤分类系列疾病方面的医疗重点放在45岁以下人群中,加强健康宣教,注意饮食习惯,注意规律作息,避免接触化学污染等。

乳房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顺位中位列第四,占比8.34%,其中女性占比19.95%(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列第2位),男性占比0.10%,随着年龄的增长,乳房恶性肿瘤患者占比逐渐下降,0~44岁组最高,出现了这种年轻化[18]和较大性别差异的现象,这可能与女性特殊的生理机能有关[19-20]。

男性生殖器官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比分别位于第五、六位。其中前列腺恶性肿瘤占比98.15%,子宫恶性肿瘤70.2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逐渐增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在<60岁患者中占比最多。

恶性肿瘤分类中除前六名外,其余占比均小于4%,个别恶性肿瘤分类特征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膀胱恶性肿瘤在泌尿道恶性肿瘤中占比、咽恶性肿瘤在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中占比中均较高;甲状腺恶性肿瘤在女性中高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人数逐渐增加,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恶性肿瘤和眼、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患者人数逐渐减少。此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分类特征间存在波动。

综上所述,总体上恶性肿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且在60~74岁组高发,0~44岁组患者最少。这可能与男性工作、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提示除男、女性特有病种外,就性别而言,男性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应注意加强防控;此外,低年龄组患者人数少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生理机能稳定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而易受影响,由此可见年龄也成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成为威胁本市人群健康的重要慢性病因,尤其是胃恶性肿瘤;其次为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提高生存质量。研究结果也提示,需要在将来的工作中注意对人群健康饮食相关知识的合理宣传。

猜你喜欢

消化器官顺位年龄
海兰灰蛋鸡1-91日龄消化器官的生长规律的研究
变小的年龄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不同盐度对花鲈幼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年龄歧视
算年龄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复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消化和免疫器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