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2021-12-13杨德珍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小学德育

杨德珍

摘要: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向师性、主观能动性。小学班主任应从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德育;案例研究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曾经强调过:“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德育老师,应该聚焦学生“假恶丑”的表象,寻找学生“真善美’的本质,结合视角决定内容、过程需要反馈、态度塑造人生这三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出三种班级管理策略:转换思维,以假乱真;静心等候,转恶成善;坚定信念,化丑为美。培养学生自律、友善、自信的三大优秀品质,激发学生丰富的社会情感,帮助学生增强小学校园生活的幸福感。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午睡铃声一响,所有孩子都准备就绪,收作业、放窗帘、关......除了角落里的小戎。从二年级到六年级,笔者尝试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想让他好好睡个午觉。但是,他总能见招拆招:不允许抬头?好,我埋到桌肚里折纸飞机;不允许开灯?好,我掀开窗帘看天发呆;不允许说话?好,我偷偷和别人传纸条。他的小脑袋里,装着“天马行空的无限创意,这些创意似乎都在向笔者传递同一个信息:我不想睡觉。

案例二:在笔者印象中,小陆同学经常“兴风作浪”:上课随意讲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下课追逐打闹,扰得班级鸡犬不宁;他时常为非作歹”:二年级抢男生玩具,三年级揪女生辫子,四年级砸厕所标牌,五年级高空洒水;他不时恶语伤人”,嘴边总是挂着一句“是他先弄我的”,脸上总是写着我才是受害者”。可以说,一提到他,没有一个同学不敬而远之,没有一个老师不长吁短叹。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假标签,真自律

阿德勒说:“对于任何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实的看法,这看法甚至决定着我们的行动目标。”对于这样一个在纪律上多次闯红灯的孩子,可以说很难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但是,难找并不代表找不到。他喜欢看书,也许这就是突破口。那天,和往常的午睡一样,他靠在窗户边,借着窗帘缝里的光阅读看了一半的《明朝那些事》。可能看得有点累了,他把眼镜摘下,轻轻地放在眼镜盒里。看似无意地放眼镜架的动作给了笔者管理的灵感,显然,他所谓的“轻轻放眼镜架”未必是真的照顾他人的感受,也未必是真的考虑当时的午睡环境。那笔者何不以假乱真,借此机会激发他的规则意识,培养他的文明素养?因此,在下午的班队课上,笔者郑重地就这个细节表扬他的个人素质,为他贴上文明的标签。那一刻,他愣住了,看了看我,竟然把书悄悄合上,认真听笔者说。这是一个好的转变。从那以后,尽管上课仍然处在‘两耳不闻窗内事,一心只读历史书’的状态,但至少他没有再跟左邻右舍"唠家常”,没有再躺在地上“鲤鱼打挺”,没有再在课堂上练“海豚音”。他在大家赞赏的眼神中读到了友好,他从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听到了真诚。渐渐地,他真的从自己身上看到了自律的美德,甚至能够主动跟笔者反馈谁没有遵守课堂纪律,谁又在破坏课间文明。三年以后,在五年级班干部竞选会上,他以票入选,成为笔者所带班的纪律委员。

案例二:忽视恶,重视善

涂尔干说:“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因此,笔者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终于,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成了教育的转折点。那天笔者正在和孩子们一起用铅笔练字,突然啪嗒-声,笔芯断了。于是,笔者就问谁有卷笔刀?话音未落,他就抓起他的进口卷笔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笔者这边跑过来。因为笔者手法生疏,所以连续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他观察了一会,认真地说:“老师,你的笔头装反了,我来帮你吧。"那一刻,他俨然就是一个负责耐心的小老师。得到我的表扬后,他害羞又很骄傲地回到了座位。

从那时候起,笔者发现他对于帮助别人这件事上很有耐心,说明他一直有一颗向善的心;他获得笔者的感谢和赞赏很开心,说明内心一直渴望他人的鼓励和关注。那么比起帮小陆同学纠错,也许放大他乐于助人的优点、发挥他独一无二的优势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发生的事情,也验证了笔者的设想。当时自己挺着个大肚子,需要一把椅子躺着休息。而偶然的一次,笔者发现折叠椅已经提前摆好了。笔者很惊讶,后来才得知是他帮的忙。那一瞬间,大家都看到了不-样的他,友好善良的他。不由自主地,大家报以真诚的掌声。这之后,他每天总能够准时将折叠椅放好,等我们午休结束,他再帮忙收起来。每次,笔者都会借机在班级里宣传他的“好人好事”,其他人也都慢慢看到了正在改变的他。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特长也不断显现出来。在第五届科技节纸飞机投掷比赛中拔得头筹,荣获校-等奖。这份荣誉不仅让他看到了更加优秀的自己,更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而这些通过自己行为的改变而获得的掌声,笔者想足以让他的童年熠熠生辉。

三、案例反思

(一)视角决定内容

面对学生看似复杂的违纪行为,如果老师以悲观的视角去看待,那么这些行为就是杂乱无序、不可逆转、永恒不变的。那老师能做的就是,控制行为不往严重的方向发展。再悲观一点,老师也许真的就无能为力,学生也许真的就无可救药。但是,如果老师以积极的视角应对,那么这些行为就是有章可循、有计可施、暂时存在的。作为德育老师,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寻找学生违纪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或许是父母教养方式,或许是个人生活习惯,或许是自律意识不强。围绕这一原因因势利导,再次寻找在学生身上存在的优势和美德,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场合发挥出来。

(二)过程需要反馈

面对学生看似严重的攻击行为,悲观者也许会花大量时间寻找攻击背后的内在外在、主观客观原因,花大量精力让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学生没有攻击的时刻却被忽略了。如果能够耐心等待,积极寻找与攻击行为背道而驰的行为,借此及时作出积极的反馈,在不断正强化的过程中,学生也许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我原来并不总是惹事生非,我也有自己独一无的可贵品质。有了这样的积极体验,学生自然而然有机会、有兴趣发挥更多的优势。

(三)态度塑造人生

面对学生看似超低的自我认同,老师也许会觉得比起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更加让人绝望。因为作为德育老师,既无法运用外在优势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又无法运用内在品质把握教育的转折点。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预防为主,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不管是面对面沟通还是书面交流,都要不断引导学生正视自我,接纳自我。

结语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緒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样地,教育管理方法也需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又具有可塑性、向师性、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德育老师,更应该从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行为,用积极的反馈强化优秀品质,以积极的态度化解行为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义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1(16):97-98.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小学德育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