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21-12-13李虎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提高

李虎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单一且毫无新意的学习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初中数学学科,本就复杂难懂,若不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则很难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课程,让初中生化被动为主动,在兴趣与动力驱使下,积极融入到小组中,并在合作学习下理解与掌握好数学知识,得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效率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前言:

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较为复杂、抽象,知识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初中生在学习中有所突破。教师应改变已有策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多种方法将初中生兴趣与热情激发,引导他们主动融入到小组合作中。促使初中生以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思考、交流与分析,确保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完全理解与掌握,同时强化初中生综合能力,得以实现学习质量与数学学科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

一、合理划分小组,引导合作预习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阶段,不但知识量更多且更抽象,学习难度也更高,致使初中生缺乏热情,面对固定且毫无新意的学习模式甚至会有抵触情绪,极易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优化授课模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巧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当下较为流行且实用的一种方法。能将初中生热情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能自主融入课堂。教师应从初中生各方面能力出发,进行综合评估后,合理划分小组,在课堂上给予初中生足够的时间,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合作预习。如此一来,初中生就能在小组中通过交流、探讨、思考与分享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能力较强的初中生能起好带动作用,促使其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得以实现提升。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本课知识难度并不是很高,教师应改变讲解模式,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初中生合理划分小组后,在课程开始之初,引导初中生进行合作预习。比如: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各种立体图形,包含魔方、水杯、足球、漏斗、文具盒等,再将以上内容制作成短小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让初中生根据视频进行合作预习。以上内容较为贴近生活,可将初中生热情调动起来,使其能自主、快速的融入到小组中,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探讨以及分享见解。学习能力强的初中生会利用已有经验帮助他人,让全员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并对接下来教师要讲解的知识有一定认知,从而掌握的更扎实,得以明显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与数学学科教学效率。

二、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合作讨论

数学学科本就枯燥,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会发现知识更加抽象,在理解上难度也更高,再加上单一的学习模式,只会让初中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习突破。因此,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与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借此引导初中生展开合作讨论。如此能将其求知与探究欲望激发,促使初中生自主融入到小组中,通过合作积极进行交流、讨论与互相分享见解,可将问题理解透彻,并在组内全员思路汇集下共同解决问题,可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加强初中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氛围变的更活跃、热烈,得以显著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

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本课要求初中生完全掌握几种线的特征,并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本课知识点,利用问题设计情境,引导初中生进行合作讨论。比如:请举例说明线段、直线、射线有什么区别和特征?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可用什么方法表达?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体可近似看作线段、射线和直线?木匠师在锯木时,一般会先在木板上标出两个点,然后再经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为什么?以上问题能将初中生求知欲望激发,使其以高涨的情绪主动融入小组,并能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讨论。促使初中生能在共同分析、思考与分享下透彻理解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扎实掌握好本课知识。同时在初中生互动下课堂氛围会变的热烈起来,使其学习质量有所保障,得以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实现教师高效教学。

三、借助任务布置,引导合作实践

在初中阶段,数学这门学科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学重难点内容,对学生日后学习及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然而实际上,由于初中生学习方式太过局限,且缺乏实践机会,致使学习质量偏低。对此,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根据课程内容与重点知识布置任务,借此引导初中生进行合作实践。一方面能将其兴趣激发,让初中生产生高涨的情绪,另一方面能使其快速、主动的融入到小组中,以组为单位明确分工、互相探讨、积极思考与分析,最终得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既可让初中生扎实掌握与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其学习质量有所保障。

例如,在《数据的分析》一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本课要求初中生不仅会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还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做出判断。当初中生掌握知识后,教师可布置一定任务,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实践。比如:搜集身边常见现象或事件的具体数据,在整理后进行仔细分析,并及时做出有效判断,最后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任务结果并详细讲解。如此利用实践任务,能将初中生兴趣充分激发,使其以高涨、兴奋的情绪主动融入各自小组,同时在组内明确每个初中生的分工,在收集与整理数据后积极展开探讨、思考与分析,最终在全员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既可让初中生扎实掌握本课知识,还能达到巩固与加强应用目的,确保初中生各项能力有所提高,得以构建数学学科高效课堂。

总结:

初中数学学科由于学习难度大且不易理解,教师应以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且显著的方法。教师可从划分小组、问题情境及布置任务等方面出发,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合作预习、讨论与实践,使其能产生足够的兴趣与动力,促使初中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加主动。得以将数学知识理解透彻,并扎实掌握,从而实现初中生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振兴.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2021(45):93.

[2]王蒙.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30):29-3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提高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