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延迟断脐的效果观察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1-12-13吉茜家
吉茜家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延迟断脐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分娩,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取不同断脐方式展开观察,即对照组40例产妇在分娩期间采取常规早断脐方式,观察组在分娩期间采取延迟断脐方式,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展开临床指标观察,并对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各项并发症展开比较,统筹两组产妇对断脐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应用延迟断脐的观察组产妇产前血红蛋白含量与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生后脐血血红蛋白与出生后1min及5min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延迟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在外周血红蛋白与出生后4h血容量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显著(P<0.05)。延迟断脐新生儿出生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安全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对本次延迟断脐操作满意度较高,总满意率远超对照组产妇,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延迟断脐方式对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有所降低,能够提高新生儿出生后血容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断脐分娩方式更具安全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延迟断脐;血红蛋白;并發症;出血;分娩;第三产程
既往研究中,产妇分娩后采用传统断脐方式是在新生儿出生后60秒内,也是第一时间进行断脐[1]。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在产妇分娩后进行延迟断脐对母婴结局的改善后,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延迟断脐时间设定为1分钟~3分钟以内,能够对产妇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进行减少,增加安全保障[2]。延迟断脐是目前产科发展至今所提出的,由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的有效方法[3]。在分娩期间对新生儿进行延迟断脐,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并能加速新生儿心肺的良好适应性[4]。但也有许多研究表明,延迟断脐会引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而产生胆红素增多,使血液粘稠度提升[5]。鉴于上述观点的争议,本研究将展开延迟断脐用于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母婴结局的改变,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妇80例,均于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分娩,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取不同断脐方式展开观察,即对照组40例产妇在分娩期间采取常规早断脐方式,年龄20岁~34岁,平均年龄(25.18±5.22)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孕周(39.05±1.25)周;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期间采取延迟断脐方式,年龄21岁~34岁,平均年龄(25.84±5.33)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孕周(39.21±1.44)周,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早断脐方式进行分娩,在新生儿娩出后60秒内第一时间断脐,助产士需有效对脐带残端展开处理,断脐后取出胎盘,并对脐带进行牵拉。观察组产妇则采取延迟断脐方式,在新生儿分娩后以比较慢的速度将其位置降低,在产妇两腿间放置新生儿,在出生后60秒以后再进行断脐和胎盘、脐带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对两组产妇分娩期间,比较产前血红蛋白量及第三产程与产后出血量情况。
1.3.2 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指标: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断脐时间下,血红蛋白量、总胆红素、出生后4h血容量、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新生儿评分展开对比。
1.3.3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涉及展开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脐部感染概率、脐部出血、脐周发红、贫血、黄疸发生率。
1.3.4 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针对两组产妇展开不同断脐方式后,在治疗阶段采取我科自主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由产妇依据自身感受及新生儿情况展开满意度调查,最终结果围绕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展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指标
应用延迟断脐的观察组产妇产前血红蛋白含量与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指标
观察组出生后脐血血红蛋白与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延迟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在外周血红蛋白与出生后4h血容量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
延迟断脐新生儿出生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安全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