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肉毒素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2021-12-13平娉
平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471003)
偏侧面肌痉挛为一种周围性神经性疾病,该病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及创伤感,但是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给患者产生困扰及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1]。随着疾病进展,会造成患者产生社会或心理功能障碍,继而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且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持续波动时又会加重面肌痉挛的病情,二者形成恶性循环[2]。有关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表明,临床常用药物、针灸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而肉毒素注射治疗对患者偏侧面肌痉挛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于局部注射肉毒素浓度目前还没有较为准确的定论[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肉毒素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治疗的94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肉毒素注射不同浓度分为A组(50 U/ml)和B组(25 U/ml)各47例。A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51±5.0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5±0.51)年。B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11±6.1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82±0.44)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4]中偏侧面肌痉挛相关诊断标准:自眼轮匝肌开始然后发展到一侧面部表情肌,甚至包括一侧颈阔肌不自主发作性抽动,严重强直痉挛可致使面部变形,患侧眼裂不易睁开,伴流泪症状,面肌痉挛发作后无自动缓解趋势;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严重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患精神疾病者;重症肌无力或严重面瘫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肉毒抗毒素(国药准字S10820152),以0.9%氯化钠注射液1~2 ml稀释成所需浓度(50 U/ml或者25 U/ml),并在配制后1~4 h内进行局部注射。患者取卧位姿势,选用1 ml注射器,辅助4.5号美容针头,采取徒手定位注射操作,于患者患侧上下眼睑内、外1/3距睑缘周围2~3 mm处选择4点,保持与外眦1 cm处选择1点,在面部皱眉肌、颧大肌、提上唇鼻翼肌、口轮匝肌上下、笑肌、降口角肌和颏部肌群处分别选8点。各个点皮下或肌肉注射,A组注射浓度为50 U/ml,B组注射浓度为25 U/ml。两组均避开上睑中部和下睑内侧部位置,避免发生上睑下垂或者复视等不良反应,均于注射后观察10 min,确保无身体不适。同时要求患者注射后1 d内禁止洗脸,防止发生药液扩散而产生不良反应。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5]:于治疗后,采用Cohen标准分级评估两组患者痉挛严重程度。无痉挛症状为0级;因为外部刺激造成瞬目频次增多为1级;痉挛症状较轻微,基本功能无障碍为2级;痉挛症状明显,眼部及面部肌肉有轻微颤动,呈现轻度功能障碍为3级;痉挛症状严重,阅读、行走等功能出现较大障碍为4级。治疗1个月后,痉挛程度减弱至0级为显效;痉挛程度由2~4级减弱至0~2级为有效;痉挛未减弱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上睑下垂、口角歪斜、闭眼乏力、溢泪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偏侧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自眼轮匝肌开始,出现单侧的眼睑不自主产生跳动症状,逐步扩展到口角及整个上下半侧面肌,病情严重者甚至会累及颈部及肩部肌肉群组织[6]。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不能自由地控制眼轮匝肌抽动,正常睁眼及闭目出现障碍,当面肌出现抽动往往伴随口角歪斜,并且单次抽动时长可从数秒持续数分钟。药物治疗、物理理疗、肉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是当前较为常见治疗方案。有研究指出,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且患者不良应激反应弱,利于改善预后[7]。
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失去自主控制能力,发作时常常心烦意乱、视野模糊不清,并伴随面部酸痛、鼻塞和头痛等不良反应。偏侧面肌痉挛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面神经易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所致有关。肉毒素又称肉毒杆菌内毒素,是从毒性极强的肉毒杆菌中产生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很强毒性。肉毒素经过局部注射后对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产生作用,在蛋白进行水解过程中,被激活,以特定方式对钙离子产生抵抗作用,对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过程产生干扰作用,并且能在肌肉内部进行扩散与神经-肌肉接头,致使化学性失神经产生支配作用,使肌肉出现松弛效果,缓解面部肌肉群组紧张感,改善偏侧面肌痉挛临床症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肉毒素去神经效果是短暂性的,阻碍神经一肌肉接头乙酰胆碱释放,神经末梢便会萌生、重建运动终板功能,重复注射仍然能达到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肉毒素开始被用于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时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可持续3~8个月,高效且持久[8]。也有研究表明,肉毒素与神经一肌肉接头突触前膜受体之间联合水平大大影响面肌痉挛的改善情况[9]。从理论上而言局部注射浓度越大,肉毒素面肌痉挛改善越明显。但是由于面部肌肉绝大部分都是细小且紧密的,较高浓度的肉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峰值后,也许会向邻近肌肉扩散,浓度越高越易扩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而浓度太低不能充分缓解偏侧面肌痉挛临床症状。近年来,针对肉毒素浓度研究表明,25~50 U/ml是最佳浓度范围,治疗效果较好[10]。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临床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使用50 U/ml浓度的肉毒素局部注射比25 U/ml浓度治疗效果更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50 U/ml浓度的肉毒素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