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用于膀胱癌术后的效果
2021-12-13秦梦遥
秦梦遥
(河南省邓州市中心医院 邓州474150)
膀胱癌发病因素包括遗传、慢性炎症等[1]。目前,对于早期膀胱癌患者,医师较多选择手术方案治疗,具有疗效理想、预后结局好等优点,但是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来说,手术已经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且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甚至病情复发后肿瘤浸润程度显著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膀胱癌复发较多出现于术后3年内,目前医师在术后较多联合化疗等方案干预[3]。本研究选择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用于膀胱癌术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0.18±2.42)岁;病理分期:Ⅲ期20例,Ⅳ期13例;肿瘤直径2.4~6.5 cm,平均直径(3.22±0.27)cm。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0.20±2.45)岁;病理分期:Ⅲ期21例,Ⅳ期12例;肿瘤直径2.3~6.4 cm,平均直径(3.25±0.26)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膀胱癌者;(2)未发现其他部位严重病变者;(3)预计生存时间大于2年者。排除标准:(1)入组前行相关治疗措施干预者;(2)伴其他恶性肿瘤者;(3)并发感染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将电切镜的外鞘及其镜芯插入膀胱,拔除镜芯,利用窥镜检查病灶实际情况。切开基底部,电切至肌层膀胱肿瘤处,切除方案应按照病灶面积、肿瘤是否带蒂等进行判断。术后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于第1、8天给予1 g/m2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13286)静脉滴注,于第2~3天给予注射用顺铂(国药准字H20056422)30 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国药准字H10930105)膀胱热灌注化疗,首先利用导尿管排尽膀胱内尿液,将吡柔比星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匀后,灌注于膀胱内,保留至少2 h,同时使用局部射频热疗仪给予膀胱区投热治疗1 h。吡柔比星20 mg/次,1次/周,于术后1周开始,共治疗8次。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密切监测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对于白细胞减少等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1)2年复发率。(2)初次复发时间。(3)毒副反应:膀胱刺激征、血尿、尿道狭窄、过敏等。(4)血清因子:治疗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抗凝离心后选择放射免疫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糖类抗原199(CA19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2年复发率、初次复发时间比较 观察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初次复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2年复发率、初次复发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2年复发率、初次复发时间比较(±s)
?
2.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膀胱刺激征、2例血尿、1例尿道狭窄、3例过敏,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30%;观察组出现1例膀胱刺激征、1例尿道狭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06%。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6.512,P<0.05)。
2.3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EA、CA125、FGF、CA199以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s)
?
3 讨论
如今,膀胱癌是临床肿瘤科常见疾病之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尿路上皮癌[4~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方案,可有效清除病灶,显著控制病情进展。然而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术后存在复发现象,增加了二次治疗带来的痛苦[6]。现代医学认为,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以及控制复发后病情进展是治疗膀胱癌的基本原则[7]。为避免术后微小病灶残留带来的复发风险,近年来,临床较多选择膀胱热灌注化疗改善患者预后。
吉西他滨属于嘧啶类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阻碍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有效杀死S期肿瘤细胞,并抑制其生长增殖。据报道,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显著、安全。顺铂与吉西他滨的作用机制相似,其可经作用于肿瘤细胞周期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8]。顺铂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进程,还可使其细胞膜受损,抗癌效果显著。然而顺铂具有强蓄积性等特点,较易出现肾毒性、呕吐等副作用,但一般停药2周后即可自行改善。虽然该药物疗效理想,但是长期应用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因此临床往往联合其他方案进行综合干预。膀胱热灌注化疗已经成为降低术后膀胱癌复发率的一线手段,通过使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促进肿瘤细胞的快速凋亡,利于受损组织的重生与修复[9]。此外高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目前,吡柔比星是热灌注化疗的一线药物,属于蒽环类药物,抗肿瘤活性大约为阿奇霉素的两倍,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再加上吡柔比星为大分子化合物,不易进入血液循环,降低了相关副作用发生的风险。吡柔比星不仅能够有效干扰肿瘤细胞内DNA的转录与复制,抑制mRNA的形成,还可降低DNA聚合酶的活性,阻碍肿瘤细胞进入G1期,从而避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10]。
本研究结果发现:(1)观察组2年复发率、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初次复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有利于改善膀胱癌术后预后结局;(2)观察组治疗后CEA、CA125、FGF、CA199以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抑制相关肿瘤因子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病情的目的。综上所述,膀胱癌术后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