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1-12-11莫礼贤
莫礼贤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了一天的课程之后,还要面临大量的课后作业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但实际在大量的课后作业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小学生的不满,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了社会的关注,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小学的数学课后作业也要求在减量的基础上,保质,提高了对课后作业趣味性,开放性和科学性的要求。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随着“双减”和新课改政策的推行,要求小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更加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以此来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目前实际的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也存在着推行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总计出几点适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以此来推动“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领域的有效实施,促进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生搬硬套,变式不足
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整体情况,还是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不足,并不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性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全班同学生之时整个年级作业都一样,没有新意,也不能够从执行效果上和好的看出学生的提升情况。
另一方面就是大部分的数学作业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雷同性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把握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不强调交流和实践,也不强调操作和语言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实践技能强化不足
很多数学课后作业重点都是在做题上,实行“题海”战术。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一方面大量的题目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另一方面大量的雷同性的试题也不能真正的起到有效的巩固,耽误实践不说,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厌烦心理”的产生当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也“得不偿失”。
缺乏实践操作和锻炼的课后作业,改变不了“纸上谈兵”的本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的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重视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和操作,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水平,学以致用[1]。
(3)对“双减”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于“双减”的理解有偏差。减少课后作业并不是“原来一天做三测试卷,,现在一天做一套”。对“双减”的策略执行只停留在表面意思,只是雷同的数上的减少。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着自然也不能够达到“双减”的真正效果。
还有就是部分学校关注不到位,长期如此,“双减”自然没有意义。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途径
(1)形式新颖,重视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有效推行“双减”政策,实现在减数的基础上,保质提质。就首先要从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出发。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力,也是执行课后作业的主力。学生的兴趣和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活跃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
举个例子,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中“认识人民币”,教师如果只是单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5元,10元,100元,1元,5角”,学生也能够在测试题当中选对,做对。但是实际上“10元”的社会价值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利用“10元”进入超市采购,并将10元钱能买到的超市物品记录下来,第二天大家都分别说一说,“10元钱你都能买到什么?”。不仅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10元的价值,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成独立采购,勇敢发言交流。这也是现在本堂课认识“人民币”的意义。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引导自主自觉探究
教师在数学课后作业不值得时候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要基于对自己学生中分的了解,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很能力差异。这样一来,一方面,基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执行相同的作业内容,教师心理要有一套不同的评价标准,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达到什么标准就已经是很大进步了,要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到达什么程度已经是在突破自己了,这些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必要的时候给与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在执行作业任务的时候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质上的突破。
(3)注意作业形式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开发
小学生的作业要有其特定性格年龄的特点。小学生爱玩,好奇心比较重,那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注重游戏与知识的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兴趣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采用“亲子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加减运用。“准备两个骰子,每一次骰数由家长来说明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学生来骰,比如学生骰2,3,家长说做加法,学生就要赶紧计算2+3的数值,以此类推”。这種看似简单的小游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加减的运用,有意识的提升计算效率,另一方面也开拓的学生思维,加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2]。
(4)优化教学评价,改进评价策略
对于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数学设计内容,评价方式自然不能够一成不变,单纯的好与不好。而是要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和合作。比如,上面涉及到的“骰子”的游戏,教师要引导家长及时反馈游戏内容,结合家长的反馈和评价,作出具体的游戏改进或者是对学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可能涉及大量的团队合作或者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任务执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和交流,引导学生及时作出调整,学生自身也能够在小组成员的提示或者是影响下,进步更快。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自觉做到“我要去怎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的实际推行意义和目的,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更适合学生的更加开放,灵活和科学的课后作业设计。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的主动地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有效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当中重视学生知识积累,思维拓展和实践技能等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其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明.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2]刘善娜.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今日教育,2021(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