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践行

2021-12-10吴晓晰

家长·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政治生活思维

【摘    要】面对我国教育部实施的新教育大纲,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先行试点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公共参与”这一教学核心素养甚少被提及、利用。因此,本文以“政治生活”为例,教师与高中学校管理层应当积极开展以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培养青少年责任担当意识为主题的活动式教学方案。力争让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公共参与作为有效的学习途径,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学科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都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公共参与;政治生活;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2-0126-02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ake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Life As an Example

(No.8 Middle School of 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 ,China) Wu Xiaoxi

【Abstract】Facing the new education syllabus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my country,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 pilot subject.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e core teaching qualit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rarely mentioned and us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political life" as an example. Teacher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management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an active teaching program with the theme of enhanc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cultivating youth's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Strive to enab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use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an effective learning path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effectively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and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so that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be more obvious promote.

【Keywords】Public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life; Thinking

在新教育大綱的目标指引下,高中教师及管理层首先应当摒弃传统模式的以分数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标准。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知识都是需要高中生以公共参与为前提下来实现的,同时政治应当与思想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意识都能被有效激发。立德树人不但是家庭和学校的殷切希望,更是社会对于现代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要。面对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让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就培养出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健康的基础。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公共参与以理性、认同、法治、参与为四大模块,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弱项,做到扬长避短、向上向善。

一、“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践行实际意义

政治学科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的“志向高远、德学双修”的德才兼备青少年,这对于高中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从内容上看,“政治生活”主要以我国的公民的义务与权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知识与核心要点,还包括公民的基本准则,我国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制度等内容。这些内容首先有助于帮助学生先学习公共参与的有关方法,其次再以实际案例为讲解内容,指引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学会公共参与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学习我国在国际上以公共参与进行的相关事例。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政治核心素养,让学生对公共参与这一陌生的概念与方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效率而言十分重要,同时对于改善学生与教师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明显的帮助,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公共参与活动中时会高度集中精神,让学习效率有大幅提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公共参与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App、抖音短视频等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相关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设置微课导学案式教学方式,让“公共参与”这一概念被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熟识。另外,教师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教学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讨论情况,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理论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时间快速思考,又避免了全班学生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问答环节。最后教师在设置探索与研究环节时,应当充分考虑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以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实际结果相对比,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别于高中其他学科,一是因为高中政治学科主要由“经济与政治”“生活与文化”“哲学与生活”等主要模块构成;二是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政治知识之后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因此公共参与对于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非常必要,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快速锻炼出勤学善思、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任務,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把握课程性质,分析教材特点,了解教材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进而提炼教材中有益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并将它们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践行创新应用方法

(一)明确公共参与这一理论定位,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只是根据“公共参与”这一概念的表面,对学生的学习设计粗放式的教学方案,致使很多学生不得要领。因此高中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定好位,让学生言而有物、行而致远。因此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教师应当把握两大原则:一是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关注政治、关心经济的日常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为“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让传统的文化知识与政治学科理论相结合,让学生的忧患意识、民族情感、传统道德都能快速得到渗透,这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氛围渲染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内化“公共参与”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知识的积累是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前提,同时“公共参与”这一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因此学以致用是学生内化公共参与理论知识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当整理“政治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其培养浓厚的参与兴趣。同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及时沟通,为学生的公共参与技能的实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通过让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公共参与,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逐步提升其参与的兴趣、参与的频次,以达到养成其公共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学生主人翁精神,让学生明白参与的重要性、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有哪些权利与义务,这样才能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让公共参与概念内化于心、付诸实践。

(三)设施生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参与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比如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重要意义,教师整合相关的选举权知识,通过设置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选举”模拟,让学生充分感受公共参与的重要意义。把内化于心的知识概念转化成实际的行动才是关键,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生活式实践课程,让学生的参与意识稳步提升。

三、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交还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参与”的重要性,还应站在未来的角度,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优秀的人才。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中政治课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彩虹.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 2019(10).

[2]张新宇.关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思考与设计——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28).

作者简介:吴晓晰(1971.0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政治生活思维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思维总动员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公共参与的意义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