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幽益胃汤联合改良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1-12-10易超刘海军杨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四联胃肠炎症

易超 刘海军 杨双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最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极易引发胃癌癌前病变[1],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继发性贫血等[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定植在人类胃上皮细胞中的最常见细菌之一,据估计它将会伴随人类生存至少10万年[3]。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Hp已被归类为Ⅰ类致癌物,因为它是引起严重胃部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引发CG的主要病因[4]。CG合并Hp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治疗多以抗Hp感染为主,但抗Hp感染药物容易导致胃肠道内菌群失调,还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5-6]。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p感染CG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治疗[7-8]、针灸治疗[9]、耳穴压豆[10]等。清幽益胃汤是由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加减化裁而来的经验方,可清热化湿,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清幽益胃汤联合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CG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Hp感染CG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28~55岁,平均(38.62±5.17)岁;病程1~7年,平均(4.25±1.12)年。 治疗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29~55岁,平均(39.37±5.42)岁;病程1~6年,平均(4.19±1.8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LLSNCH2020106)。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CG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胃炎诊疗指南》[11]制定:(1)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胀满不适、泛酸、嗳气,偶有恶心不适,胃部有烧灼感,伴有食欲减退,且进食后症状易加重;(2)若患者伴有胃糜烂,可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3)患者多无明显体征,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压痛;(4)胃镜检查多表现为红白相间的充血性红斑,黏膜苍白水肿,附着性黏液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脱,脱落后黏膜表面常表现为糜烂及出血。

Hp感染诊断标准参照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12]制定:14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脾胃湿热证分型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13]制定:(1)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反酸烧心,上腹饱胀疼痛,部分还有健忘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2)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见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3)可取两块以上病理组织进行病理诊断。(4)患者脘腹胀满及疼痛,偶有身体困重、大便黏溏,伴有食少纳呆、泛酸、口苦或黏、精神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CG中、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2)确诊Hp感染;(3)未服用过其他药物治疗;(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对治疗药物过敏者;(3)合并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4)未按照规定用药者;(5)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1.5 脱落标准 (1)未按时服用药物治疗者;(2)因自身原因自行退出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给予改良四联疗法,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产地:深圳高卓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45,规格:0.25g/粒),2粒/次,3次/d;克拉霉素片(产地: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规格:250mg/片),1片/次,2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产地: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955, 规格:20mg/粒),1粒/次,2次/d;替普瑞酮胶囊(产地: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规格:50mg/粒),1粒/次,3次/d。 饭后服用,连续服用两周后停药,不再进行其他治疗。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幽益胃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大黄12g,黄芩20g,黄连12g,黄芪20g,党参9g,麸炒白术15g,茯苓15g,半夏15g,蒲公英9g,白芍15g,吴茱萸3g,陈皮9g。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若患者血瘀较重,加用川芎12g、当归12g、三七粉12g;若患者湿热较重,加用栀子15g、泽泻10g;若患者痰湿较重,加用郁金12g、石菖蒲15g。口服四联药物2周,同时口服清幽益胃汤6周,即在四联停药后继服4周,疗程共6周。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积分 中医症状积分方法参照《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14],主症评分包括胃脘胀满、胃痛两方面,无症状计0分,轻(轻微胃胀或轻微胃痛,时作时止,不影响工作休息)计2分,中(胃胀或胃痛可忍,发作频繁,影响工作及休息)计4分,重(胃胀或胃痛不能忍受,持续发作不止,需服用理气消食药或止痛药可缓解)计6分。次症评分包括:(1)恶心呕吐:无症状计0分,偶有恶心计1分,时有恶心偶有呕吐计2分,频繁恶心伴呕吐计3分;(2)饮食减少:无症状计0分,食量减少1/4计1分,食量减少1/3计2分,食量减少1/2计3分;(3)泛酸:无症状计0分,偶有泛酸(每日<4次)计1分,经常泛酸(每日4~10次)计2分,频频泛酸(每日>10次)计3分;(4)口苦或口黏:无症状计0分,偶有口苦或口黏且不影响进食计1分,经常口苦或口黏且影响进食计2分,持续感口苦或口黏且严重影响进食计3分。

1.7.2 实验室检查指标 采集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2天清晨空腹静脉血5mL,3 000r/min离心15min,留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同时检测胃肠激素,即血清胃蛋白 酶 原 Ⅰ(pepsinogen I,PGⅠ)、 胃 蛋 白 酶 原 Ⅱ(pepsinogen Ⅱ,PG Ⅱ)和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CagA抗体、VacA抗体表达。

1.7.3 Hp清除率 治疗结束后通过14碳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判断:14碳小于100(dpm/mmol CO2)为阴性,大于100为阳性。

1.8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5]:(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低至小于1/3;(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较前减少,但未达到治疗前的1/3;(3)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纳入结果 治疗组有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中药治疗而脱落,对照组1例患者因未能按时服用药物治疗而脱落,最终对照组实际纳入65例患者,治疗组实际纳入64例患者。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胃胀积分 胃痛积分治疗组 6 4治疗前 3.7 6±1.3 3 3.4 7±1.3 2治疗后 1.4 6±1.0 8*△ 1.0 4±0.5 1*△对照组 6 5治疗前 3.8 1±1.3 9 3.3 9±1.2 8治疗后 2.3 3±1.0 2* 1.7 1±0.6 6*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饮食减少、泛酸、口苦或口黏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恶心呕吐积分 饮食减少积分 泛酸积分 口苦或口黏积分治疗组 6 4治疗前 2.3 1±0.4 6 2.1 9±0.5 5 2.7 9±0.4 7 2.4 8±0.4 8治疗后 0.8 2±0.2 3*△ 0.8 7±0.3 1*△ 0.7 1±0.3 7*△ 0.6 2±0.3 4*△对照组 6 5治疗前 2.3 4±0.5 1 2.2 1±0.5 2 2.8 2±0.4 8 2.5 2±0.5 3治疗后 1.2 3±0.3 2* 1.5 1±0.3 5* 1.2 9±0.3 5* 0.9 9±0.3 2*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1)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 N F-α I L-6 I L-8治疗组 6 4治疗前 5 8.2 7±6.3 3 3 9.8 7±4.3 1 6 5.2 4±5.4 4治疗后 2 9.1 7±3.5 2*△ 2 0.7 4±3.8 1*△ 4 7.9 7±4.5 1*△对照组 6 5治疗前 5 8.0 9±7.2 1 4 0.2 1±4.5 2 6 4.8 7±5.6 2治疗后 3 7.2 8±4.1 1* 3 2.2 5±4.0 4* 5 5.8 2±4.9 6*

2.6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P GⅠ(μ g·L-1) P G Ⅱ(μ g·L-1) G 1 7(n g·L-1)治疗组 6 4治疗前 3 1 1.8 2±4 0.7 2 1 8.3 7±3.5 8 3 3 0.4 2±3 5.2 7治疗后 1 8 5.6 4±3 3.2 5*△ 1 1.4 8±2.1 7*△ 1 0 1.4 5±2 1.2 7*△对照组 6 5治疗前 3 1 3.7 1±4 1.3 6 1 8.7 6±3.6 1 3 2 9.7 8±3 4.8 1治疗后 2 4 2.2 6±3 4.4 8* 1 5.8 2±2.2 6* 1 6 0.7 6±1 9.5 4*

2.7 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Hp清除率为92.18%,对照组为78.4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Hp清除率[例(%)]

2.8 两组患者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例(%)]

2.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CG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和食欲不振。尽管过去几年来CG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之一[16]。Hp感染是CG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持续或反复感染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因此早期及时进行诊断治疗较为关键。根除Hp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减轻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17]。目前研究发现,PGⅠ及PGⅡ的浓度可作为预测CG的常用临床指标,两项指标反映了胃黏膜的分泌状态,随着CG的发展,血清中的PGⅠ与PGⅡ都呈现上升趋势,Hp感染时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进而也会导致PG的分泌增加,因此胃肠激素水平可用于判断胃黏膜修复状态及Hp转阴情况[18]。G17是由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对于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消化道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评价胃功能状态的关键指标,与Hp感染、胃部炎症密切相关,其水平随着胃部炎症加重而升高[19-20]。CagA是一种120~145kDa的蛋白质,被认为是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相关的细菌癌蛋白[21]。CagA通过酪氨酸磷酸化的Src激酶,与磷酸化或非磷酸化的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诱发细胞免疫功能及内稳态失调,从而引发炎症,引起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的信号转导,与VacA共同作为Hp感染的毒力因子,破坏胃黏膜,产生细胞毒素,在引发胃炎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2]。因此,本研究观察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证实清幽益胃汤可降低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降低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减轻胃部炎症反应,减少细胞毒素产生。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胃痛”的范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患者素食辛辣、多食肥甘厚腻之品,易化生痰湿,痰湿日久化热,引发胃脘部疼痛不适,因此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湿热阻滞胃脘,失于和降,不通则痛,治疗上多以清热利湿和胃为基本治则。本研究采用清幽益胃汤加减治疗,清幽益胃汤由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黄连、黄芩、大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通利中焦湿热,共为君药;黄芪、党参、白术发挥益气健脾之功,祛邪而不伤正,保护胃气,三者共为臣药;半夏燥湿化痰,与君药合用,有辛开苦降之意,给湿邪以出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陈皮疏肝健脾,取其升发之性;白芍养血敛阴,取其收敛之性,二者合用可增强药效,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升降相宜;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吴茱萸和胃降逆,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清理利中焦湿热,又可调理脾胃气机,顾护胃气,直达病机。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中药组成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与Hp感染重合靶点有200多个,并发现了71个相互作用靶点,此三味药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治疗Hp感染;同时可通过抗肿瘤机制,防止Hp感染进一步向胃肠道肿瘤转化,对于治疗Hp感染CG患者有明确的疗效[23]。本研究结果显示,清幽益胃汤联合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减轻患者胃脘疼痛、胀满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提高Hp转阴率,降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减少细胞毒素产生,改善胃部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叶丽红教授认为湿热瘀滞为本病的关键病机,治疗脾胃湿热型CG时,加用黄芩、蒲公英等清热燥湿解毒之品,配以陈皮、茯苓健脾祛湿,直达病机[24]。范天田等[25]通过数据挖掘陈永灿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发现高频药物有半夏、陈皮、黄连、蒲公英等清热燥湿解毒之品,以及枳壳、吴茱萸和胃降逆之品,与本研究所采用中药基本一致。

传统抗Hp感染的疗法为铋剂四联疗法,有研究发现,替普瑞酮保护胃黏膜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Hp转阴率,促进胃黏膜形态恢复,平衡胃肠激素水平[26]。本研究采用替普瑞酮代替传统的铋剂,形成改良四联疗法。结果显示,改良四联疗法可降低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7-28],证实了改良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清幽益胃汤联合改良四联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减轻患者胃脘疼痛、胀满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提高Hp转阴率,降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清CagA、VacA抗体阳性率,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减少细胞毒素产生,改善胃部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四联胃肠炎症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京城国企“头”牌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