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1-12-09苏晓宇
苏晓宇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高校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意识,让其能够将数学的知识合理运用,为其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在培养学生对于应用数学的使用意识过程中,势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高校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积极尝试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培养数学意识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章对高校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 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引言
高校数学教学应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注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将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将数学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高校教师需要意识到数学文化的广泛性,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需求,将数学文化渗透其中,才能发挥数学文化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专业中挖掘数学文化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专业教学与数学文化的结合,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可以在讲授边际收入、成本时,融入数学文化内容,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数学文化渗透在各个专业教学中,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还要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得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生活化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某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可以引入历史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开展生活化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课堂互动,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无论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是未来进入社会,都大有裨益,能真正发挥出数学应有的作用。此外,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数学应用意识。总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自觉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三、在實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实验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前,教师要对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筛选与设计,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并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数学实验需要学生熟练数学计算软件进行数学运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完成数学实验后,教师要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从中总结数学实验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动性。
四、营造职业化情境
高校数学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重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教育手段层面,教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优势,设计并制作新颖的高数教学课件。借助网络链接,通过录像、曲线、彩色艺术字体以及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单调且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其次,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彰显应用性为基础选择习题。营造与专业同步且涉及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境数学应用题。例如,经济问题中涉及的效益、利润、成本以及产值;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储蓄、分期付款、彩票以及保险等。教师可通过这类问题,强调学生所学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条件与具体应用范畴,让学生在自身思维中形成相对完善的高数知识体系,进而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职业素质提供有益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意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实现高等数学能更好的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断分析当下高校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高校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关注专业数学需求,吸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可视化,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杨轶.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2):87-89.
[2]赵轩.简论高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15):47-48.
[3]张翠芳.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