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语文要素视角下的教学策略转变

2021-12-09朱德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朱德成

【摘  要】  语文要素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对如何用好语文要素,实现“双线组元”的教材编写意图,语文教师要牢牢确立语文要素重中之重的地位,聚焦语文要素,解读教材文本,明晰教学策略,确定教学设计。

【关键词】  语文要素;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单元文本

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是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突破,是以语文特有的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来架构,安排了十分清晰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要素”。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设计有“导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的课文围绕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并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设置“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对语文要素的总结与强化,提炼学习方法。由此可见,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对课堂教学的策略与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聚焦教学策略——以语文要素为核心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和技术手段,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阅读教学来看,教学内容远不止语文要素,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概括理解、人文主题等都是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语文要素的编排,统一了教学内容和目标,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应以语文要素为核心,整合各项内容和目标,着力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

1.落实语文要素目标,强化“前锋线”

语文要素作为重点目标,要放在教学的“前锋线”。实施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要首先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体现在单元文本的什么地方、如何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板块和流程、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只有充分理解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在思考教学策略和设计教学流程时带有强烈的语文要素意识。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是教学的“指南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占有重要先导作用。

2.开发文本教学价值,立足“中坚线”

每一个文本都有两个价值: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其中教学价值是语文教学特有的一种价值。“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背”,人文性与工具性,都可以作为开发教学价值的依据,这是语文课堂的根本所在。没有了“语言”,语文课也就少了“语文味”,没有了“中坚线”。一篇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要兼顾文本教学价值的开发,切实提升学生全方位的语文素养。

3.对标语文课程标准,守住“后卫线”

语文教学永远不能忘记还有《語文课程标准》的存在。事实上,统编教材正是体现课标的最好文本。这条“后卫线”,既是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及格线”,也是不能随意拔高要求的“红线”。落实语文要素、开发文本教学价值,都应该紧扣课标,把握好度,才能“到位而不越位”。

二、聚焦文本解读——以语文要素为视角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文本解读。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已经习惯于总是从文本教学价值的角度挖掘内容,设计教学板块和流程,但时常缺乏标准,以至于相同的课文,设计出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案。很多教师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提升上,莫衷一是。现在,有了明确的语文要素的界定,每个单元的所有文本的设置都指向语文要素,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必须从这个视角出发,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

1.明确语文要素在单元文本中的“落脚点”

在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语中,语文要素都被明确写出来,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师生一看即知。一个单元的文本,精读课文的篇目设置如何,略读课文的篇目有多少,有时候还有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中的第一部分安排的“交流平台”总结学习方法,习作教学的设计,也经常直接呼应本单元语文要素。所有这些,都被一条无形的线索——语文要素贯穿起来。只有以语文要素为视角,看似无关的各类文本才能联系起来,单元成为一个整体。找到了所有的语文要素“落脚点”,文本也就有了清晰的解读路径与实施策略。

2.寻找语文要素与单元文本的“结合点”

明确了语文要素在单元文本的“落脚点”之后,教师要充分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分析各类文本与语文要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都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精读课文是单元中最重要的文本,是语文要素训练的主要载体。学生需要通过精读课文,落实语文要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能力。略读课文要求有所不同,重点在于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巩固强化语文要素的学习效果。习作教学在整套统编教材中自成一套体系,但也与语文要素巧妙结合,推动语文要素的学习与强化。其他各类散落在各处的文本,也同样用各种方式体现着语文要素的学习。用好这些文本,找到“结合点”,就可以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3.关注语文要素在单元编排的“变化点”

普通单元基本按照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顺序编排。其中精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每个单元都有,而其他类型文本则灵活设置。在各单元具体编排中,会有各种变化,比如口语交际与读书吧的数量相对较少。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篇目数量变化、位置顺序变化等,均体现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预测”策略单元,只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编排了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

从整套教材的角度来看,语文要素的编排是一个体系,同一个语文要素在不同年级都进行了安排,但是实施要求却要适应年级的相应变化。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到了三年级下册则变成“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变化。充分感受这些变化,揣测编者意图,掌握语文要素“变化点”,才能“运乎之妙,存乎一心”。

三、聚焦教学设计——以语文要素为纲目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它是语文教学付诸实施的关键一环。有好的设计,才可能有好的课堂。要落实语文要素,就要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以之为纲目,整合教学内容,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板块和流程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踩点:找准教学设计的切入处

课文本身特点就包含着切入点。统编教材在选文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语文要素的适用问题,以便于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小英雄雨来》篇幅很长,长文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可以设计诸如“课文哪一部分与‘小英雄直接联系?‘游泳本领高与题目‘小英雄没有直接联系,可以删掉吗?”等这类问题,其教法直奔语文要素而来。准确把握课文特点,就能找到语文要素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课后练习也是一个切入点。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精心设计了课后练习,而且极具可操作性。如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习题设计: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樣的愿望?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高度契合,围绕这几个问题设计教学,就可以落实语文要素目标。

2.延展:将语文要素的触角对外延伸

一个单元是一个系统,语文要素是贯穿其中的线索。反过来说,语文要素的触角延伸到了单元的各个角落。利用好这个线索,抓住文本之间的联系,使教学设计跨越文本,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悟,在联系中加深对语文要素的学习理解。有的单元可以从“大单元”的角度设计教学,将独立课文放在“群文”的模式下学习,也是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教学。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单元,《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盗火》《女娲补天》四篇课文,涉及中外神话、白话文与文言文,打破课文界限,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寻找课文之间的同类性与异同点,在对比中学,构建学习任务群。

其次,结合语文要素,大胆改造课文,开发有价值的训练项目,实现多元语文能力培养目标。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具有开放性的。如,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结局是蜘蛛的故事总也没有讲完,老屋也就没有倒下。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启发学生推测有没有“另一个结尾”:老屋认识到自己还是有作用的,小动物们也需要他的帮助,因此不再倒下。这样的设计,既符合语文要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的情节去猜想”,也体现了读写结合,锻炼习作能力,一举两得。

3.变序:灵活处理多元任务的顺序

统编教材打破了过去苏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中很强调“朗读——识字写字——理解课文”的教学顺序的思维,主编温儒敏教授在《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一文中说,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否则学生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围绕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顺序,直接切入语文要素的教学,其他教学任务放在后面。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举例,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展推想与猜测,无须等课文读过再开展教学,保持文本一定程度的“神秘感”反而有利于“猜测”语文要素的教学。

同样的道理,先学习“交流平台”的学习方法,再回过头来学习课文。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将交流平台的教学提前,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基本特点,为课文学习与习作编写童话做好铺垫。

同一课中也有一些变序的情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排在中间的《赠刘景文》生字更多,诗意理解难度大一些,可以安排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意的方法后,再迁移运用,学习第一首《山行》和第三首《夜书所见》。

聚焦语文要素这一统编教材的最大变量,用语文要素的视角审视语文教学策略,会带来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形态、学生学习形态、语文能力培养的巨大变化,也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星.追求完整的语文要素设计观[J].江苏教育,2019(65):60-63.

[2]韩文联.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语文主题学习的魅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8):23-25.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