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社会资本: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有效跨越

2021-12-09周婷婷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资本边境

周婷婷

摘要: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发展质量和活跃程度决定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与广度。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公信力不足、组织内部管理能力不足以及资金缺乏且筹资能力不足等困境产生的缘由,并提出培育信任社会资本、强化规范社会资本、构建网络社会资本等解决措施,以期为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边境;社会组织;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D6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1-0047-05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培育与激活: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XYCSR202103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稳定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与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为我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中国社会组织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20日,我国社会组织登记总数已突破90万家,社会组织业已成为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功能与角色是我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其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极化效应”:“中心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边境民族地区,其社会组织的发展数量和活跃度则明显较低。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步伐相对迟缓,必定会约束和影响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边境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梗阻并提出其有效跨越的路径,以期促进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二、文献回顾

1.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我国社会组织经过40多年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然而,从横向的空间视域上看,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纵向的社会组织质量上看,存在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参差不齐、组织发展质量跟不上数量[1]、某些地区和领域出现社会组织“过密化”[2]等问题。从微观的视角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着缺乏社会信任度、缺乏公共精神以及合法性危机等梗阻[3]。从资源依赖的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社会组织相较于政府、企業等组织而言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更大,进而使得社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组织的自主性,并提出通过建立积极的关系合同来使得组织获得稳定发展[4]。从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市场、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视角出发,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受组织之间网络结构、市场供需、政府支持的影响,需要妥善处理其三者关系[5]。总之,学者关于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探讨多从一般性的视角出发,而关于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特殊性则鲜有研究。

2.社会资本在社会组织领域的应用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利达·汉尼范提出,后经过布迪厄的系统阐释将其赋予了现代学术意义[6]。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关系网络”[7]202。而这一理论被公共管理领域所吸纳得益于帕特南对意大利社会资本的研究。他在该研究中确立社会资本是以“社会”为主的实质内涵,并提出社会资本是一种包含信任、互惠规范与公民参与网络等内容的组织性特征,而这三个特征互为加强,它们能够有效促进自愿合作的形成以及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8]。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研究者业已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在基层社区治理领域,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加以培育,以解决社区治理中居民“弱参与”的困境[9]。而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会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运作产生不利的影响[10],因此,学者李宜钊提出适当地投资社会资本能够为一种社会组织在克服发展过程中困境的有效策略[11]。也有学者指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所处的是一种“非营利中介”的定位,社会组织主要做的是培育社会资本,并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社会资本[12]。总而言之,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的逻辑,上述研究探讨了社会组织在中国语境下的一些现状与困境,或将社会资本视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产出,或将社会资本视为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良药。

三、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广西陆地边境地区主要分布在百色、崇左、防城港3个边境市,共拥有靖西、那坡、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防城、东兴8个边境县(市、区),12个国家陆地边境口岸,陆地边界线696公里,与越南谅山、高平、广宁、河江等4省10县接壤。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广西不断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经济稳步发展。边境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必不可少,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1年10月,根据广西社会组织网的数据统计(见下表),百色、崇左、防城港等3个边境市共有3775个社会组织。其中与边境接壤的八个边境县区的社会组织总数为1378个,主要是由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构成。这些社会组织在教育、经济、卫生、文化、农业等领域,以及边境地区跨境经济的促进与维护、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这种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社会组织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通过捐赠物资、动员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为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然而,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1.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

良好的公信力是社会组织获得政府、公众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支持并且与之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组织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政府对社会组织治理的行为更偏向于保守和谨慎,使得社会组织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面临公信力不足的困境。此外,广西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较于社会组织,他们更加信任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家族。加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社会组织自身又缺乏合适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使得社会公众无法完全了解社会组织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距离被拉大,进而加剧了社会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不信任感。

2.社会组织自身内部管理规范缺失

科学合理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和规范是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组织的产生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自上而下地由政府自身需要而建立产生的,这样的社会组织行政依附性较强,自主性较差,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行政权力在社会的延伸,是帮助政府完成行政任务的辅助工具。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创新性、能动性、自愿性不足,以至于志愿服务能力不足。另一种社会组织的产生方式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路径,这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多由组织发起人的个人魅力或者是家庭模式进行管理,以至于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广西C市C社工服务中心为例,该组织是由高校教师自下而上组织建立,具备较强的服务志愿性,经过几年的发展,组织逐渐壮大。然而,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监督、信息公开等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和规则,近年来出现组织人才吸纳和资金筹措困境,导致该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力不从心。

3.资金缺乏且筹措能力不足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物质保障,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缺乏的梗阻,且社会组织自身的资金筹措能力不足,导致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缓慢。一方面,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个体家庭和企业组织的经济能力都相对有限,自下而上由民间发展产生的社会组织类型較少,即使存在也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络社会资本缺失,主要是横向网络社会资本缺失。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利的行动者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横向关系网络,其关系网络越密集,公民为了公共利益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13]。而实际情况是社会组织依附性过强,多数资金来自当地政府的财政拨款或是政府购买服务。此类资金使用的灵活度较差,社会组织只能将其用在指定的活动项目范围内。网络社会资本的缺失阻碍了社会组织与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减少了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降低了社会组织的资金筹措能力。

四、广西边境地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应对措施

1.培育信任社会资本

信任社会资本是三大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规范社会资本和网络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信任的产生。

首先,要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就要求政府转变治理理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逐渐由政府主导向政社合作过渡,适当地将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减少对社会组织的管控,使得社会组织拥有其发展所需的自治性和自主性。就社会组织而言,得到政府的认可与信任,不仅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还要着眼于做好公共服务,努力在政府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弥补不足。

其次,要构建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因为社会公众是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输送人才和资金的重要来源。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信任,其工作便难以有效开展,其作用更是难以发挥。提升公信力就需要社会组织构建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克服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动去向。与此同时,社会组织还要积极开展民意调查,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摸清社会公众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加强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可与信任。

2.强化规范社会资本

首先,要明确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组织的宗旨与使命能够内化于组织成员的潜意识,增强组织成员的使命感与志愿性,对组织成员产生“软”约束的作用。其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在处理组织内部事务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成员的薪资、晋升、奖惩以及培训等内容,以实现吸引人才的同时提升组织成员的专业化能力;三是建立完善的组织财务制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流向,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最后,要加强组织互惠机制的建设,表达组织的价值观与人文关怀,尽力满足组织成员和志愿者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以此提升组织凝聚力。

3.构建网络社会资本

首先,要与社会各主体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与社会各主体的良好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社会组织维持和发展其社会资本的关键前提。一是积极寻求政府的合作与支持,同时也要明晰组织自身的定位,避免过于依赖政府。二是努力寻求与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企业的合作,建立某种同盟的关系,以实现组织之间资源的共享,拓宽社会组织的资源渠道。三是维持好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友好关系,保持与公众一定的沟通频率,加强社会公众的认同感,从而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强化组织的资金筹措能力。其次,要建立开放性的组织关系网络。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内部高级的管理人员的社会关系来拓宽筹资渠道。同时也要重视社会组织捐赠者的价值取向与偏好,建立以捐赠者偏好为导向的筹资网络,将捐赠者的意向与公益项目有效结合。

总而言之,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能够通过资源的动员和投资进行生产的资本是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资源。培育和投资社会资本有助于推进社会组织建立信任关系,提升组织公信力,实现资源共享,以应对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赖先进,王登礼.社会组织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7,29(12).

[2]陈友华,詹国辉.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抉择[J].新视野,2020(5).

[3]谢舜,王天维.社会组织的嵌入性与本土化培育[J].江汉论坛,2021(5).

[4]叶托.资源依赖、关系合同与组织能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行政论坛,2019,26(6).

[5]颜克高,叶静.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审视及政策建议[J].领导科学,2020(22).

[6]吴军,夏建中.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J].学术界,2012(8).

[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

[9]方亚琴,夏建中.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培育[J].中国社会科学,2019(7).

[10]陈雷,仝志辉.社会资本与社会组织运转——以甘东用水协会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8(3).

[11]李宜钊.投资社会资本: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另一种策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2).

[12]胡炜,高英策.非营利中介: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组织的一种公共事业参与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20(12).

[13]高芙蓉.社会资本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治理的路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2).

责任编辑:罗钰涵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社会资本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