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1-12-09董国钦马帅统陈少媛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氧化酶血尿酸脑组织

董国钦,马帅统,陈少媛

(汝州市中医院 中风康复科,河南 平顶山 46759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占脑血管病的70.0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尿酸为人体外源性及内源性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当肾尿酸排出减少或生成过多时,可引发高尿酸血症[1]。尿酸为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2]。本研究选取2018年1—11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血尿酸水平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1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评估结果,将上述入选者进一步划分为A组(0~15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50例)、B组(16~30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40例)及C组(≥31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5例)。A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2~73岁,平均(62.49±3.1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4~24.8 kg·m-2;平均(21.54±0.68)kg·m-2;病程6~10 h,平均(8.12±0.38)h;合并颅内压增高36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例。B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3岁,平均(62.43±3.26)岁;BMI 18.6~24.4 kg·m-2;平均(21.55±0.62)kg·m-2;病程7~9 h,平均(8.14±0.34)h;合并颅内压增高24例,合并肺部感染6例,合并肢体功能障碍10例。C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1~72岁,平均(62.31±3.22)岁;BMI 18.4~24.8 kg·m-2;平均(21.54±0.66)kg·m-2;病程6~10 h,平均(8.15±0.35)h;合并颅内压增高20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合并小便失禁7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合并疾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汝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③发病时间≤7 d。(2)排除标准:①脑出血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血管畸形、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者;④医源性AIS患者。

1.3 检测方法本研究入选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接受血尿酸水平检测。采集2 mL肘静脉血(空腹),采用迈瑞BS-49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血尿酸水平。

1.4 判定标准(1)血尿酸正常范围:男性149~416 μmol·L-1,女性89~357 μmol·L-1。(2)短期预后:溶栓后36 h患者NIHSS评分较入院时提升4分或死亡为预后不良,否则为预后良好。

1.5 分析方法(1)比较A、B、C组NIHSS评分和血尿酸水平。(2)分析血尿酸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3)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尿酸水平。(4)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对AIS患者预后的影响。

2 结果

2.1 3组NIHSS评分和血尿酸水平比较3组患者NIHSS评分、血尿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NIHSS评分高于A组、B组,血尿酸水平低于A组、B组;B组NIHSS评分高于A组,血尿酸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尿酸水平比较

2.2 NIHSS评分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784,P<0.001)。

2.3 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本研究患者中,66例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404.51±49.37)μmol·L-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344.92±50.63)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6,P<0.001)。

2.4 血尿酸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将AIS患者短期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将血尿酸水平作为自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降低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023,95% CI=1.014~1.033,P<0.001)。

3 讨论

AIS是指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探求有效的检测指标,明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

尿酸为嘌呤代谢终产物,具有抗氧化性,可保护心脑血管,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5]。有研究指出,血尿酸为AIS的一个保护因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与AIS患者病情存在一定关联,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性越低[6]。但临床对于血尿酸在AIS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高尿酸水平为影响卒中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7]。本研究结果显示,NIHSS评分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且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提示AIS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降低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见低血尿酸水平对AIS预后有一定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产生的再灌注损伤可进一步损伤脑组织并造成氧化应激反应,与其他器官相较而言,人体大脑更易受应激反应的影响。尿酸多通过尿酸盐的形式于血液内蓄积,为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机体内约2/3的自由基,与维生素C、E相比,尿酸抗氧化能力更强[8]。尿酸与黄嘌呤氧化酶的表达水平对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有一定影响,当患者脑组织出现氧化应激反应时,黄嘌呤脱氢酶将进一步转变成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升高可促使患者局部脑组织内尿酸水平上升,尿酸具有抗炎与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9-10]。

综上所述,血尿酸水平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血尿酸水平降低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检测血尿酸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

猜你喜欢

氧化酶血尿酸脑组织
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及防控技术机制研究进展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仿刺参成参体腔细胞酚氧化酶的生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
玉米须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