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21-12-09郭迎树刘红亮任献青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师承导师考核

郭迎树,刘红亮,任献青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培训教育部;b.老年病科;c.医院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医生队伍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目的是为各类、各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能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急危重证诊疗工作的中医住院医师[1]。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住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有方法和途径,采用中医师承的方法,通过学习和整理指导老师的临床经验、辨证思路和方法,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中医临证思维能力的住培学员,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2-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河南省中医住培中心,也是国家首批中医住培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本基地自2013年探索开展中医住培工作以来,在管理、轮转、实训和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中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中医住培学员师承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此文即探讨如何在中医住培师承模式下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提升培训效果。

1 师承考核及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师承导师带教能力和教学理念存在差异按照国家中医住培师承导师遴选规定,师承导师须为具有8 a以上工作经验的主治中医师。目前,临床上担任师承导师的有国家级名老中医、省级名老中医、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教合一”人员,还有从事临床工作的高年资带教老师(非教学编制)等,他们在带教水平和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导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工作,教学经验较丰富,而从事一线临床工作的年轻导师教学和临床经验均相对不足,一些科主任、知名专家则因为门诊量太大、工作繁忙,无太多时间指导住培学员,导致部分住培学员只是机械性地写病历、抄方,缺少系统的临证分析方面的教育,不能很好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辨证思路。导师未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让师承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调动住培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师承教学效果。

1.2 师承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完整对于中医住培学员临床轮转过程,国家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考核等,其结果可作为师承学习效果评价和参考的依据,但目前门诊师承考核方面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住培学员是否通过跟师带教掌握了师承指导老师的临证经验、学术思想等难以评估和考量。目前,师承培训主要通过门诊跟师的形式进行,主要通过住培学员的跟师笔记、医案整理、跟师心得等内容来考查师承学习情况,易出现应付、走过场的情况,不能全面、完整、系统地评价学员跟师学习成果。对中医住培管理部门来说,由于门诊师承带教老师多,各老师带教能力、带教时间及带教经验不同,带教形式方面未形成相对规范的标准要求,这也导致难以集中开展规模化的跟师考核。

1.3 师承导师考评与奖惩机制不健全由于遴选住培师承导师的要求相对宽松,师承带教老师身份多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师承带教导师的考评。近几年,对全省各住培基地住培学员的问卷调查及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管理部门对师承导师考核关注度不太高。由于师承导师很多是名老中医、科室主任、重点学科带头人、退休返聘知名专家等,事务繁忙,门诊患者多,部分人申请担任师承导师仅仅为了有更多学员帮忙干活,未认识到师承导师还担负着系统培养、指导住培学员提升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责任,甚至有些师承导师还认为带教住培学员是负担。如果没有规范严格的考评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很难充分调动师承导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住培政策要求师承教育贯穿中医住培的全过程,大纲亦指出在住培期间师承导师应尽量固定,不要随意更换[4]。对于师承导师的考核,目前大多数基地主要是采用360度评估、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这导致考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不能很好地去评价一个导师的带教能力。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考核师承导师。

1.4 师承导师与住培学员双向选择信息不对等住培学员与师承导师之间是双向选择,培训管理部门给学员提供遴选的师承导师名单,学员有优先选择的权利,自主选择好导师,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经过导师同意,达成意向后双方填写相关登记申请表,然后上交住培管理部门存档备案。在学员选择导师的过程中,学员主要是依据导师的职称、学术职务、学历、工作年限、学术研究方向,甚至导师的性格等进行选择,导师无太多关于住培学员的信息,对住培学员缺乏足够的了解途径,导师与住培学员之间信息不对等,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沟通[5],这样易导致导师的专业、特长不能与住培学员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也会影响住培学员师承培训质量。

2 师承考核及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2.1 严格筛选师承导师,加强学习交流,实行动态化管理基地管理部门应对申请师承导师资格者进行分层、分类筛选和审核。国家规定要求师承导师要担任临床科室中医带教老师至少8 a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历,确有一定中医专长。本基地要求师承导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且要求导师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临床带教期间评价良好,才能获得申请资格,名老中医、知名专家、各类国家级高级人才优先入选。提高师承导师的入选标准,有利于选出更优秀的导师。住培基地要对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成为师承导师。住培基地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对师承导师进行考核评价,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或学员反馈不佳的导师,应暂停其带教资格,进行再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才能招收新学员。每年住培基地要对师承导师进行培训,并选派部分师承导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优秀示范基地学习交流,定期邀请院外资深住培专家进行线上和线下授课培训指导,邀请优秀师承导师进行门诊教学示范,带领师承导师进行观摩学习,这样有利于师承导师之间交流带教经验。

2.2 加强师承考核与评价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住培方案,住培学员每年必须完成要求的最低跟师时间,这是对学员最基本的考核要求,日常可以采用刷脸打卡、督导抽查等方式来约束学员。师承导师与学员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习目标,规定学员在各阶段应达到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门诊跟师时,住培学员每次至少单独完成1例新就诊患者的问诊、治法、方药等门诊临床医案的撰写,详细说明中医诊疗思路等,师承导师对其操作进行评分,针对学员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评价和指导,这样有利于住培学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也可以使师承导师完成指导教学的工作要求。所有这些考核和评价都需要住培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根据考核完成情况及时整改。

2.3 加大师承住培投入,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加大师承住培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健全考核体系,强化各级部门责任心[6]。每季度或半年开展1次师承师生互评工作,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法或座谈会形式,收集学员对师承导师的带教意见及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意见及问题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与师承导师进行沟通,改进带教方法,推动带教质量不断提升。同时,要将师承考核与职称评聘、各类评先评优等挂钩,加大激励奖励力度,给师承导师一定的奖励,认可师承导师的劳动价值。另外,还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氛围,提升师承导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3 小结

综上所述,师承教学是中医住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医住培的内涵,有助于提升中医住培学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对保证中医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整体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虽然中医住培师承培训及考核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国家中医住培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持续优化,通过加强住培师承管理,特别是完善住培师承考核和评价制度,中医住培的效果和质量一定会更好。

猜你喜欢

师承导师考核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V eraW an g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