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苇管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闷的效果研究

2021-12-09毛俊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例数

毛俊明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000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突发性耳聋的确切病因。有研究指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存在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精神紧张致使其内耳血管痉挛有关[2]。越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越好。有报道称,一般情况下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后的72 h 内对其进行治疗的疗效最佳[3-4]。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苇管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闷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择2019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 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闷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存在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年龄为40 ~60 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或精神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 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用酒精对其耳后皮肤进行消毒。用2 mL 的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 mL,注射到含20 mg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生产企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047)的瓶中,制成浓度为20 mg/mL 的注射液。用1 mL 的注射器抽取0.5 mL 的上述注射液和0.5 mL 浓度为2% 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企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88),将药液注入到患者耳后筛区,每2 d 注射1 次,共注射3 次。为患者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生产企业: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226),每次用药87.5 mg(用250 mL 浓度为5% 的葡萄糖溶液稀释),每天用药1 次,共用药2 周。为患者肌内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生产厂家: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23〕,每次注射30 μg(用2 mL 的灭菌注射水稀释),每天用药1 次,共用药2 周。在此基础上,用苇管灸联合针刺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是:选取其耳门穴、风池穴、听宫穴、听会穴、率谷穴、中渚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 mm×40 mm的毫针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运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 次,共治疗2 周。对患者进行苇管灸的方法是:取5 cm×0.4 cm 的苇管器,将其一端固定在外耳道内,一端位于耳外。在苇管器的耳外部分放置1 壮点燃的艾柱,使热量与艾烟借助苇管进入内耳,以患者耳内出现温热感为宜。每壮艾柱燃尽后及时续上新的艾柱,每次艾灸的时间为20 min。每天治疗1 次,共治疗2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耳聋及耳闷症状的治疗效果。将其耳聋症状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治疗后患者患耳的听力达到健康听阈水平。显效:治疗后患者患耳的平均听阈改善>30 dB。有效:治疗后患者患耳的平均听阈改善15 ~30 dB。无效:治疗后患者患耳的平均听阈改善<15 dB。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将患者耳闷症状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让患者根据自身耳闷的程度进行打分,总分为10 分。0 分表示其无耳闷症状,10 分表示其耳闷症状极其严重。治愈:治疗后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为0 分。有效:治疗后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2 分。无效:治疗后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2 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受损频率的平均听阈及耳闷症状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耳聋症状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耳聋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耳聋症状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耳闷症状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耳闷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耳闷症状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平均听阈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受损频率的平均听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的平均听阈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受损频率的平均听阈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平均听阈的比较(dB,± 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平均听阈的比较(dB,±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受损频率的平均听阈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 63.62±20.72 54.95±18.04#观察组(n=50) 62.81±21.35 43.76±19.19#*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闷症状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耳闷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闷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闷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耳闷症状的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 5.61±1.16 2.85±1.24#观察组(n=50) 5.73±1.02 1.39±1.71#*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也叫特发性耳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一般没有耳部传音结构的明显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声音的感受和感觉受损。此病患者除了存在听力下降的症状外,还可出现明显的耳闷症状。目前,西医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此病。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学中“暴聋”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暴聋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邪毒,上犯耳窍,或脏腑失调,气血瘀滞耳窍。中医主张以通窍复聪、疏风散邪、行气活血为主要原则治疗此病。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耳门穴、风池穴、听宫穴、听会穴等穴位进行治疗,可活血行气、通窍聪耳。苇管灸是用苇管作为灸器,插入耳内施灸的一种中医疗法。此灸法早在唐初便已有记述,如《千金要方》中说:“治卒中风口喎方: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灸七壮。”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苇管灸,可起到激发经气、振奋阳气、疏通经脉、祛风散寒之功。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虽然目前尚不明确,但此病是可以预防的。有研究指出,保持生活规律、饮食清单、多饮水、少饮酒、避免过度疲劳及情绪激动可有效地预防突发性耳聋的发生[5]。在长时间接听手机时,尽量使用耳机也有利于预防突发性耳聋的发生[6-7]。对于长期用药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来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对听力造成影响[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闷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苇管灸联合针刺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耳聋、耳闷的症状,改善其听力。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例数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