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2021-12-08陈海云辛婉熙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财会学习 2021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人才

陈海云 辛婉熙 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引言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较为迅速,成了目前中职学校较为热门的专业。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但是,据有关部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学徒制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以相互平衡、难以彼此融合等矛盾问题:第一,会计教材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用性,依旧在沿用传统的老教材。第二,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第三,学校和企业在合作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考核体系的流程和标准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文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积极的探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当前的教学模式创新,升级教育理念,促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能够不断深入的进行“校企”合作,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一、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支持

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且提出了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创新改革的具体指导原则;2015年,在多方助力下,全国165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成了教育部选定的第一批现代学徒制会计教学的试点单位;2017年,又有203个社会企业相继成为第二批试点企业;到2020年初,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有五年的发展时间,并且取到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也逐渐地发展成熟,成为现阶段的热门专业之一。如图1所示2014—2020年参与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教学的校企合作企业类型和增减情况。

图1 2014—2020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会计教学示意图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校企合作的基本含义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通过中职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从会计专业的教育理念、实际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本原则,把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作为基本手段,通过校企合作的基本途径,实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代化、合理化、高效化的发展。

2.校企合作的基本依据

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是推动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关键前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企业按照具体的工作实情,将会计实践工作根据学生真实情况分配到教学过程当中,校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要求进行教材内容的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企业占据的主导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中职学校为核心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形成会计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实现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双学堂”教学模式——学生既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

3.校企合作的基本特点

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教学的共同主体。第一,有利于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框架进行优化升级,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和完善。第二,有利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的提升,传统的会计教学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缺乏有效的实践应用,学校的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通过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能够针对性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提升了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三,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缓解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矛盾。现代学徒制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和企业实践的教学中,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跟着企业指派的师傅对工作进行跟岗、顶岗,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如图2所示针对莆田某中职学校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

图2 莆田某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调研结果

4.校企合作的优势

区别于传统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代学徒制创新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优势性、科学性、有效性。教学目标更加的清晰明确,教材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会计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在校企合作企业跟着指定的师傅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应用,学校和企业成了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的“双课堂”、老师和师傅成了学生的“双导师”,学生也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中拥有了双重身份。并且学校的授课老师和企业的师傅能够对学生掌握会计专业能力从理论和实践应用双管齐下,从而促进了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工作和学习中双重身份的来回切换,有助于学生责任感、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缺乏紧密融合度

现代学徒制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积极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我国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改革性、科学性、技术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企业实际人才要求和学生的个人需求的紧密融合度不足的情况。因此,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在校企合作中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学生对培养方案主观的认同,以及积极地参与性要进行深度的挖掘,并总结出可行的实施流程,加强学徒制教学中各要素的紧密联合。

(二)缺乏对学生心理诉求的正确认识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准确把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自行创业、继续学习、考取证书等。由于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把握,在会计专业人才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其中一些中职学校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也有部分企业所指定的师傅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中,由于工作繁忙等其他理由和借口对“徒弟”的会计实战教学存在一定的敷衍性和表面性。

(三)企业缺乏参与热情

财务部门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为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因素考虑,对现代师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参与热情较低。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会计实习岗位的人才短期内不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很多企业的合作条件较为苛刻,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导致学徒制教学模式难以顺利开展。

(四)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不高

现代学徒制教育涉及学校、企业“双学堂”“双导师”的教学矛盾问题:第一,针对同一个会计专业的实际应用问题,出现理论老师和实习“师傅”所给出的答案的不同的情况,会让学生出现两难的境地,不知道到底谁的方法正确;第二,由于学徒制的学生都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方案的约定,被分配到相应的企业,但是由于财务工作繁忙,导致“师傅”带徒弟的精力有限,没有对学徒制的会计专业学生起到引领式的教学,很多企业的会计“师傅”对在校生的培养和帮助仅停留在较为浅表的层面,影响了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三、新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现代学徒制会计教学模式面对企业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并且所参与的企业综合实力和层次较低等客观事实,政府要针对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宏观政策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职学校、企业做好其中的协调工作,全方位的助力中职学校积极地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教学模式。并且结合地方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资金补贴,尤其是针对参与学徒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企业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宏观调控的手段,激发社会企业的参与热情。针对企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流程等,确保企业和学生能真正在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地融合。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进行资源上的整合优化,对参与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财政补贴,并且通过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加大该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让参与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政策优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培养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而且还能通过参与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为企业的发展赢得诸多的实惠,实现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多方共赢。

(二)创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通过政府多方资源的整合助力,中职学校的领导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校学生的综合情况主动寻找学徒制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社会合作单位和企业。对参与热情较高,且综合实力较强、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教育部门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在企业和学校签订正式的合同以后,制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且科学有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实际操作方法、工作管理流程、学徒制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给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将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案当中,改变传统的“2.5+0.5”人才培养方式,科学合理的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升级,并做好实时的监督和观念,不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对达不到要求和标准的学生取消参与资格,保证企业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第一,对学校的授课老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合理监督不到位。授课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因此,要求授课老师日常会计理论教学内容要充分地围绕人才方案进行教学。第二,在企业学徒制教学模式当中,加强对企业所指派的“师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真实作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如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会计财务专业应用问题的解答,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给学生所传达的思想精神影响等。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考核、加强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之间的互动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中职学校发展的要求也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就业性、实用性。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具有很强教学优势,尤其是针对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人才
人才云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