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2021-08-27刘亚丽
刘亚丽
河南新密市中医院儿童康复科 新密 453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危及其生命安全[1]。在有限时间内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2],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3]。我院2016-01—2020-04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2018-01—2020-04的40例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现将其与2016-01—2017-12的40例术后行常规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纳入标准:(1)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临床表现和CT、MRI检查结果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2)首次发病,经神经内科治疗1~2周病情稳定后择期行局麻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过程顺利。(3)随访资料齐全。排除:(1)外伤、血管结构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2)合并脑外伤、脑梗死等其他脑部疾病及脑干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意识及精神障碍。(3)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以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 2018-01—2020-04的40例为早期康复组,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2016-01—2017-12的40例为常规组,术后行常规护理。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术后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做好预防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脑疝等并发症的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保持引流管畅通,遵医嘱做好脱水、降温、维持血压、防治脑梗死、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用药等护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等。
1.2.2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5-6](1)心理康复护理: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和语言交流障碍,康复过程较长,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护理人员应采用语言或眼神、文字等非语言方式及时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耐心讲解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告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康复,以消除其心理负担。嘱患者家属在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请同病区术后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对康复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各项康复干预措施。(2)早期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术后返回病房指导患者通过咽唾沫训练掌握正确的吞咽方法,降低吞咽功能障碍风险。对于瘫痪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差及存在语言障碍等患者,配合康复医生根据患者肌力评估结果与家属意愿,制定早期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并交替采用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方式,维持各体位关节于功能位置。术后第3天采用折屈、背屈、屈曲、外旋、外展、内收等训练关节的被动活动,10~20 min/次,2次/d。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四肢肌肉按摩,从内向外,20 min/次,2次/d。病情允许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主动协调运动和床上主动运动,如双手十字交叉,患手拇指放在健手拇指上方,通过健手对患肢进行带动,反复进行外展、内收、前屈等操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之后配合健肢运动,训练患者主动完成翻身(先健侧卧位再辅助患侧下肢放置健侧上,缓慢移至病床边,将健侧前臂作为支撑将体位转变为坐立位)。注意循序渐进,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防护措施。康复情况良好的患者可应用床边训练方式,指导其正确的站立姿势,并合理延长站立的时间。待患者能够维持立位平衡状态后,开始指导行走运动,要求步幅均匀、频率适当,同时辅助完成重心转移与爬楼梯锻炼等。对语言障碍者指导其进行简单发音,读单词、短语,后期逐渐过渡到绕口令训练,促进其语言功能的及早恢复。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定标准术后1周及1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2个量表均含20个条目,共100分。分值愈高表示不良情绪愈严重。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肢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n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2项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越强。
2 结果
术后1周时2组患者的 SAS、SDS、B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优于术后1周,且早期康复组的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SAS、SDS、BI及FM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安全性高、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术后部分患者常遗留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和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加之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康复锻炼意义的认知,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造成严重影响。文献报道[7],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可促进脑损伤后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灶周围或健侧的脑组织重组、代偿,从而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制定和实施术后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对降低肢体残障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我们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即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加强心理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获得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多方支持,有效缓解其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同时全面分析患者的耐受力及适应能力,早期、合理地调整训练方式和强度,针对个体特征制定康复目标及下一阶段训练计划[9-10]。确保大脑各功能皮层持续受到刺激,不断改善和恢复其灵活性和反应性,促进患者肢体及语言等功能的早期恢复,为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开展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恢复肢体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