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培养的“互联网+纺织”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2021-12-07郭西平乔晓荷
万 明,郭西平,封 彦,乔晓荷,曹 鑫
(西安工程大学 a.教务处;b.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为服务国家需求,支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体系中占据战略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以下简称“三创”)的培养越发显得紧迫。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为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变革,纺织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纺织产业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发展过程中,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型与发展,并且在科技、绿色、智能、品质、特色和管理等六大方面转型升级,引领着传统纺织业向高新技术纺织业的发展,推动着全行业的机器代替人、智能制造、信息化、智能可穿戴、时尚设计、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从而激发着行业对“三创”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倒逼着纺织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自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逐渐成为共识与行动。每年一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逐渐从国内赛事发展成为国际赛事,也成为行业高校培养学生“三创”的重要抓手[1]。我校(西安工程大学)从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的设计、组织、开展等方面,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三创”能力提高的方式方法,为丰富和发展实践育人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条新途径。
一、 纺织类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纺织类高校有50多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笔者调研发现,各高校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远离产业基地的纺织类高校,主要存在如下教学方面的问题。
1. 特色专业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足
(1) 由于纺织行业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加上社会对纺织新技术的进步缺乏深入了解,导致报考纺织服装专业的生源不足,尤其是优质生源不多;(2)部分学生调剂进校后,对特色专业的兴趣不足,申请转专业的多,专业思想不稳定;(3)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致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收入相对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的纺织行业企业去工作。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学生学习意愿不足、企业招不到毕业生的局面。
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
传统的纺织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理论教学偏多,课程内容结合实际不紧密,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2)学生下厂实践机会较少,只能在相对枯燥的课堂上听讲,无法提起学习兴趣;(3)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3. 学校平台相对落后,学生能力有待提高
受限于资源和条件,目前纺织类高校的教学有的还停留在“老纺织”时代,造成学校有关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的平台相对落后。(1)纺织类高校受办学经费的制约,教学基础条件建设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学生缺少能够“真枪实刀”动手的实践基地;(2)西部纺织类高校远离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心,同时原来的一些本地生产基地也都搬迁到了远离城市的纺织产业园区,致使学生的实习实践成为问题。由于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培养的学生工程和实践能力薄弱,创造能力欠缺。
二、 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消费市场越来越注重质量品质、绿色环保和时尚休闲,纺织品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时尚风格转换越来越快,不创新就没有市场,所以纺织行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2)纺织行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最彻底的行业,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许多纺织企业走出国门,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这就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背景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3)纺织技术加速创新,纺织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从传统的穿衣盖被发展到“上天入地,中间加个空气”,涵盖了航空航天、特种防护、医疗卫生、建筑环保、智能可穿戴、空气洁净化处理等领域,所以对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
三、 构建特色学科竞赛体系,形成实践育人新路径
基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我校以“互联网+纺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了基于“三创”培养的特色学科竞赛体系,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即树立一个能力导向理念,形成二个实践育人机制,搭建完善三大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平台,构建四个结合的学科竞赛,形成包含五个内容的竞赛组织架构,探索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建、实践育人的新路径[2]。
1. 树立一个能力导向理念,夯实实践教学基础
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办学特色的综合反映。我校在2017版、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积极对接行业和社会需求,按照能力导向理念构建课程体系。(1)重视培养学生对材料、纺织、染整、服装等全产业链的认知能力,如在全校开设“纺织服装概论”课程;(2)重视培养学生“三创”能力,如增加了12个创新创业学分,其中劳动教育2学分;(3)重视培养学生的时尚设计以及新产品、新装备开发等应用与创新能力,增加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和作品展示环节。
2. 形成二个协同育人机制,助力校企长期合作
学科竞赛题目来源、双导师指导、技术路线、产品试制、试验与生产应用等,都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学生,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基于纺织特色学科,我校建立了二个协同育人机制:(1)合力机制。以往常常出现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较高,而教师并不积极,或者缺少课题,或者没有合作企业等情况。为此,我校修订完善了《学科竞赛奖励办法》《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教学名师评定办法》等系列文件,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给予工作量计算、奖金奖励、职称评定、晋级考核等激励;同时修订完善了《学生综合测评奖励办法》《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办法》《学士学位授予办法》等系列文件,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给予评优评奖、免试研究生、学位授予等激励。建立“互联网+”学科竞赛合力机制,正向激励,形成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2)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与150多家企业合作,签订了《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分工,形成“人才共用、责任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共赢机制,建立专业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办法》等文件,规定青年教师进校后头半年必须下厂实习,1年内担任助教,2年以上才能逐渐承担教学任务,以建立教师与企业的感情,为以后合作打下基础,为学科竞赛创造条件。
3. 完善三大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基地,补齐“双创”教育实践短板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建设了一些实习实践基地,但这些基地大多是让学生熟悉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适合学科竞赛的基地很少。学科竞赛基地更重要的条件是具有高水平的企业指导教师、产品研发能力、评价测试手段等,这有利于学生开发新产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此我校基于原有的实习实践平台,以“互联网+纺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整合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形成了各个学院的学科竞赛基地,如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纺织材料、现代纺织(如花式纱线)、纺织营销、针织服装设计、纺织染整等分层次、梯度递进式学科竞赛基地。
(1) 学院学科竞赛训练平台。根据专业特点和竞赛项目的不同,学院基于专业实验室、导师工作室,构建完整的集研究、开发、测试于一体的学科竞赛平台,建立了资源共享、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机制。
(2) 学校学科竞赛训练平台。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意工作坊、时尚文化创新中心等训练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学科竞赛训练平台。基于此平台,先后开展了纺织品设计大赛、纱线设计大赛、外贸跟单大赛、服装设计大赛、模特大赛等学科竞赛。
(3) 企业学科竞赛训练平台。在我校建在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的17个“5+X”(“5”指纺织工程、纺织机械、纺织信息控制、服装工程、纺织管理5大特色学科群,“X”指学科群对接对象的多层次、系列化)研究院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学科竞赛平台的建设。例如,利用诸暨袜业研究院、绍兴柯桥纺织研究院、南山集团研究院等,学生开展了许多创新创业项目和“互联网+纺织”项目的研究,充分发挥平台在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上的产业实景实训优势,解决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达到课题研究、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的目的[3]。
4. 构建四个结合的学科竞赛,推进以赛育人
迄今为止,我校已经举办了6届“互联网+纺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多个行业企业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实践中,学校创建了将“三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过程的四个结合,推进以赛育人。
(1)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专业课程(如“纺纱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等)的理论教学与课程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结合,实现创新创业课程的全程化,为学科竞赛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第一课堂以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为主(如开设了“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第二课堂以开展“三创”教育为主(如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各类学科竞赛项目指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课内课外成为一体,为学生选择学科竞赛课题开拓视野[4]。
(3) 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创业导师结合。每个竞赛项目都由2名指导教师指导,即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如学生参加纺织品设计大赛时,由1位学校导师与1位西安五环集团高级工程师共同指导,使竞赛课题更贴近生产实际。
(4) 校内平台与校外基地结合。借助校外基地(如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等)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凭借校内专业实验室(如院士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进行产品性能测试与数据分析,实现实践教学立体化。
5. 形成五个架构,完善竞赛组织
近年来,我校在开展一系列特色学科竞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包括学科竞赛领导体系、竞赛平台、项目培育机制、奖励激励机制以及竞赛结果在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中的运用五个方面的学科竞赛组织架构。
(1) 完善学科竞赛组织领导体系。学校构建了校院两级学科竞赛组织体系,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时尚文化创意园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学院成立了由教学主管院长、学生主管书记以及团总支、实验中心多部门人员组成的学科竞赛工作小组。按照一院一品牌、一院一赛事的机制,落实到承办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2) 完善学科竞赛三级平台。一级平台为院级、企业级竞赛平台,将竞赛项目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将竞赛项目嵌入专业设计、科技兴趣活动等;二级平台指校级、行业级、学会专业级等竞赛平台,如“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学科竞赛、纺织专业竞赛(全国纺织类高校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外贸跟单大赛等)、区域高校职业大赛(职业能力大赛)等;三级平台指“互联网+纺织”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国家级赛事。通过三级赛事,学生在不同层级比赛中得到锤炼,形成学中练、练中研、研中出创新灵感,逐渐凝练出高水平成果,培养创新创业创造能力。
(3) 完善竞赛项目培育机制。项目培育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三全育人”导师团,通过导师的科研项目培育学科竞赛课题,遴选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二是从学生进行大创项目的研究中培育优秀团队及项目,放到基地中进行孵化;三是从基地孵化项目中选择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重点培育。
我校长期扎根于纺织行业。纺织行业涉及现代工业、农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近6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都是紧密结合纺织行业特点而开展的。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如水土保持、无土栽培、农业用非织造布等;②“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如纺织机械、人工智能(纱线自动打结、细纱自动拔管机械手、高温湿热酸腐蚀环境下的染整机械臂、自动缝纫机器人、工厂自动除尘器等)、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③“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如纺织厂生产统计、质量管理、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软件以及织布机控制系统、浆纱机上浆率自动控制系统、线上时尚服饰专卖店等;④“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如“互联网+纺织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纺织物流等;⑤“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如互联网纺织职工教育培训以及医用纺织品、航空航天用纺织品等相关的创新型项目;⑥“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营利性创业。
(4) 完善竞赛激励机制。制定完善了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规定参赛学生、获奖学生在学年考核、优秀评选、学分置换、就业推荐、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享有倾斜政策。①形成学生踊跃参赛、刻苦拼搏、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教师潜心教学、精心指导学科竞赛的良好风气,近些年学生考研率达到30%。②鼓励学生参赛。他们通过大赛得到锻炼,提高了“三创”能力。近些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3%。③通过学生参赛反映出来的教学、学生、教师等方面问题倒逼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实践环节学时增加了10%。④在修订的2020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所占的份额,使创新创业教育从原来的8学分增加到12学分,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5) 完善竞赛结果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办法。通过建立一系列文件、制度,将学科竞赛结果运用到学生的先进评选、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等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运用到学院年终绩效考核、教师3年聘期考核、职称晋升、教学奖励、名师评选等方面,使学院和教师都更加重视学科竞赛指导,促进教学持续改进。
四、 开展特色学科竞赛,着力推进实践育人
1. 学生受益面广,优质生源增多,专业思想稳定,学习动力增强
我校以“互联网+纺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将“双创”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专业特色越来越鲜明,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专业一志愿报考率提高了25%,录取分数逐年提高。学生进校后专业思想稳定,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数达到30%,全校达到20%。
2. 竞赛成效明显,学生“三创”能力稳步提高
我校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年均增加30%。学生成功孵化了5家公司,并实现了创业。学生在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江苏阳光集团等企业就业,广受好评。
3. 基地平台增加,师资队伍加强
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学科竞赛平台增加,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学校建设完善了各类竞赛平台,如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连续承办了学校四届“互联网+纺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安东郊大学片区职业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同时,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科竞赛评审专家团队,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结语
我校通过打造基于“三创”培养的“互联网+纺织”系列特色学科竞赛体系,树立一个能力导向理念,形成二个实践育人机制,完善三大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基地,构建四个结合的学科竞赛,形成五个竞赛组织架构,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建的实践育人新路径,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