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结构设计能力培养的“服装纸样”课程教材(讲义)建设

2021-07-05赵欲晓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纸样结构设计服装

牟 琳,赵欲晓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行业迫切需要能够以数字化方式实现产品研发的人才,因此服装专业教学必须满足服装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数字化相关知识的教学。“服装纸样”是服装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直接关系到服装产品研发的实现效率和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选用的“服装纸样”课程教材中采用的是原理方法。这些原理方法很少为学生解析结构线与人体的实质关系,以及结构线的造型变化规律,使得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欠缺,致使服装产品研发的效率和水平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现代科技发展使得网络化学习方式迅速发展,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要求,新时代教材的设计与建设需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需求[1]。为此,我校(北京服装学院)在本科教学中试用多年的“服装纸样”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设计与建设进行探析,并在教材中补充新颖的服装纸样结构设计方法,使得平面设计的纸样方法能以现代的数字化方式对时尚的变化保持弹性和适应性。

一、 教材(讲义)设计思路

“服装纸样”课程教材建设基于我校“艺工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理念,立足于本科教学实际和改革需要,不仅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符合“服装纸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培养和训练学生在服装立体造型与平面纸样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联,以获得数字化结构设计的能力。教材中采用的方法并非是简单地将手工制作的纸样输入到电脑中,而是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2]。教材依据知识的延展与迁移进行设计,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服装基础形的能力,即知识目标,然后进一步取得相关款式的结构实现能力,即能力目标,并且在熟练应用基础形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结构设计,即延展目标。教材建设在内容布局上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3]。

二、 教材(讲义)内容建设

1. 坚持服装纸样与人体实质关系的思想

“服装纸样”课程目标设定以满足学生对于款式设计灵活实现的需求为根本。这一目标要求“服装纸样”课程教材能够对服装纸样中的结构线有充分的解读,能够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纸样结构线与人体的直接联系,即平面纸样结构线与人体曲线间的平转立与立转平的直接关系。

2. 以数字化方式作为实现结构设计的必要手段

快速变化的时尚不断对服装纸样的技术方法提出新的要求,现在可视的计算机程序和设计软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实际的全方位的产品研发[4]。教材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采用数字化软件制作纸样,通过创新服装纸样的制作方法,以数字化方式灵活表现服装结构设计,真正实现“服装纸样”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创新应用。

3. 大幅减少抽象复杂的计算

传统的服装纸样制作方法大多基于一种需要大量抽象演绎和复杂计算的平面裁剪系统,使得服装纸样在制作过程中常常脱离与人体的实质关系。教材中通过服装基础形帮助学生在服装立体造型与平面裁剪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联,训练学生在三维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结构设计和立体造型,进而使学生能够摆脱那些充满严格规格和抽象计算的僵化理论方法。

4. 倍增能力目标的内容

教材的能力目标是“服装纸样”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知识目标的实践和延展目标的基础。教材中不仅增加能力目标中应取得的款式数量,而且每一个款式的实现都在教材中作了更为详尽必要的说明,包括数字化制图步骤和纸样制作(面料纸样、配料纸样)、纸样检测和评价方法,以及学生在取得目标能力的学习过程中需回答的问题、作业要求等,帮助学生夯实应用知识实现结构设计的基础。

5. 将创意实现单独成章

创意结构设计实现是指学生通过掌握服装纸样结构线的造型变化规律来实现创意结构设计,这一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服装产品研发效率和水平。教材中将创意实现单独成章,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创意结构设计的实质,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实现创意设计。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对学生正确理解创意设计局部或整体的廓形变化特点,以及如何应用服装基础形来改变服装结构的自然形态,创造理想比例和完美的造型,同时运用分割线的形状、位置和数量的不同组合形成服装的不同造型具有重要意义[5]。

我们编写的“服装纸样”课程教材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服装纸样”课程教材体系

三、 教材(讲义)特色与创新

我校“服装纸样”课程教材(讲义)的特色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深化学科知识结构

服装纸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纸样构成的基础是人体和服装结构。教材内容涉及服装款式的方方面面, 包括裙纸样基础形与设计,裤子纸样基础形与设计,上衣纸样基础形与设计,服装纸样基础形应用(连衣裙、内衣、西装、外套),创意纸样结构设计等, 深化了学科的知识结构。教材结构不是拘泥于学科中心的原理内容框架,而是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组织教材内容。内容的选取接近学生的设计需求, 而且增加了跨学科内容,如人体工效学、材料学、设计原理、运动学等, 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使教材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 强调教学效果

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以目标实现的形式呈现,三个目标的关系紧紧相扣,密不可分,每一个目标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依托所学过的知识点,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究结构线规律特点与变化方法的热情,这种方式对于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颇有裨益[6]。

3. 强化知识获得方式

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字化服装纸样结构设计方法不只是简单地用公式画出来,而是要能够充分解析每一条结构线与人体的实质关系和每一条结构线的造型变化规律。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进行新知识建构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以数字化为手段实现丰富的服装结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 针对学生可能会得到与标准不一样的结果采用包容的态度, 帮助和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探讨异类情况原因,以增强他们探索知识的动力。同时, 教材在每一个主题之后的习题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等能力。

四、 教材(讲义)使用效果

在教材(讲义)的试用过程中,通过课堂实践、学生评价等方法,可以看出教材的使用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帮助学生取得服装结构设计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果、学院督导评价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效果和学生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认真理解教材知识点。因此,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掌握以数字化方式研发服装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有助于学生对服装纸样、服装产品和人体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通常服装纸样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服装的特性(包括服装的面料、款式设计、合体度要求)、服装穿着者的特点(包括性别、健康状态、人体尺寸、心理状态)以及服装的用途(包括环境、持续穿着时间、穿着时的动态范围、服装应呈现的姿态)等,教材正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服装纸样结构线、服装特性、人体三者之间的直接关联。

3. 有助于学生提高服装纸样设计的效率和水平

在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压缩“服装纸样”课程学分、学时的大背景下,需要改进传统的消耗大量时间来完成复杂数据计算的服装纸样教学方法。教材通过优化服装纸样技术,充分结合数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现代技术,实现以数字化方式进行“服装纸样”课程的有效教学。学生通过掌握数字化“服装纸样”课程的内容,结合专业课程要求以及其他辅助的数字化技术,获得数字化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提升服装纸样数字化结构设计水平。

4. 有助于学生灵活应用纸样方法实现服装结构设计

教材采用灵活应用数字化纸样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所设定的目标。通过人体与服装结构之间关系的对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服装纸样结构变化特点和规律,并将这些分析获得的数据与结论应用于数字化服装基础纸样设计,有效地增强学生服装结构设计能力。

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化产品研发能力

教材以服装行业需求为前提,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教学,将新颖的数字化纸样构建方法应用于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行业所需要的数字化服装产品研发能力,实现“服装纸样”课程教学多样化。

五、 结语

教材建设对于课程教学十分重要,高水平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我校“服装纸样”课程教材(讲义)通过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构建数字化实现服装结构设计的教材新体系。该内容体系不仅注重训练学生对抽象的纸样结构线与人体结构相对应的造型认知,使学生在数字化纸样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感性认知,减少因纸样平面化而产生的抽象造型困惑,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顺利地适应行业数字化产品研发需求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纸样结构设计服装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校企无缝链接岗位能力培养下的男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再现效果的影响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