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2021-12-07赵琴琴王晓红范伟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俄罗斯工程

赵琴琴,王晓红,范伟弘

(1.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四川绵阳 621000;2.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13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俄罗斯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助力国家创新经济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对俄罗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有助于完善我国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工程科技人培养模式。

一、概念界定

1.创新。《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英文单词“innovation”的含义是更新、变革,创造新事物。因此创新具有创造、革新、变革的意思。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新事物;发明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市场;攻克新原料和半成品;组织变革[1]2-10。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途径等要素,是一种相对具体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俄罗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1.以专业为基础,化分较细,长学制,培养工程师的模式[2]115-127

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虽然总的专业目录几经改革,压缩专业数,放宽专业面,但直至今日,俄罗斯工程方面的培养格局,大体并未改变。俄罗斯业内人士认为:在校学习的4年时间内,要培养出与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生产相关的技术研发型工程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培养解决某些基本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本科生,但不是研发者和设计者。因为各培养环节如进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实验、工程设计知识、科研能力等无法硬性安排在4年内完成。最后,技术类大学提出的保留专家培养层次的建议得到认可。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俄罗斯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学习年限为5年至5年半,或学习4年加2年。前者授予的是专家称谓(如物理学家、工程师等);后者授予的是学士与硕士。两者是等价的,都称为资格。2005年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向(专业)目录》,即是最新修订后的情况,由它可以清楚地看出,培养方向(专业)共划分为10大类,即自然科学与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学、健康保健、文化与艺术、经济与管理、信息安全、服务业、农业与渔业经济、技术与工艺。这10大类别中“技术与工艺”类所含的培养方向(专业)数,约为目录总培养方向数的一半,且又分若干小类,可见其划分之细。

例如,“冶金、机器制造与材料加工”这一小分类所有的方向(专业)所授予的学士、硕士也好,工程师也好,统称为“资格”。而且,这一小分类共含45个培养方向(专业)之多,几乎所有的方向(专业)都是授予“工程师”资格。虽然根据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教学法副校长科尔舒诺夫的文章介绍,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在2007年3月向国家杜马提交了法律草案,也就是说国家标准和教学大纲还在修改,但可以预见,培养工程师的这种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这种模式在其他国家也已存在,例如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工学院就设有工程师学位的计划项目,该学院电气工程系的研究生手册中明确指出“工程师学位是打算为希望比科学硕士获得更多研究生培训的人们而设立。它不同Ph.D.主要地在于朝向专业工程工作,而不是朝向理论研究或大学教学。工程师学位标准地是授予完成了一个综合的研究生学习的两年计划项目”。由此可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2.工程师培养强调扎实的基础课教学和深入的实践性环节

这方面的特点,可以从一份国家教育标准制定的教育计划为例来进行分析。兹以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机器制造工艺”教学计划的简化内容来说明(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它的课程共分为4个系列,所包括的课程比较全面系统,其中普通数学与自然科学系列课等基础课占到总学时的20.2%,普通人文与社会经济系列课程占比18.7%,比例是较高的。另一方面,从表1还可看出实习一共占到16周,也是很重的。与此同时,实验课的学时数也比较多,教学内容也很深入。

3.重视科研经验,“基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动教学

俄罗斯的工程教育,非常重视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渗入和带动教学。首先,俄罗斯工程技术院校的教师非常重视对国内外科技最新成果的研究,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学生分享,师生共同进行科研,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其次,院校会定期出版教师和学生的论文、著作成果。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呈现出对科研的新动态和新成果的研究及教学、在研究科学的新成果中教学、为研究科学新成果而教学等特点[3]。

4.起点高、要求严的大学后职业教育

俄罗斯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尤其是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分为本科层次以及大学后副博士与博士的培养,很有特点。在俄罗斯,学士、硕士和文凭专家都属于本科生范畴,副博士以上属于研究生范畴。研究生分面授与函授两种:面授为3年制[4];函授为4年制。博士生只有面授,但“高等学校的具有副博士学位者,可以转为科学工作者来进行为期2年的博士论文准备”,直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这很有利于高等院校高级拔尖人才的成长。

俄罗斯的大学后职业教育系统,起点高、要求严,成为培养高级工程拔尖人才的特殊模式。1998年批准公布的《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大学后职业教育系统培养科学教育的与科学的干部的条例》概括和规定得很清楚与明确。即:研究生院、博士生院以及军事研究生院是培养科学教育与科学干部人才的主要部门。科学副博士由研究生院培养;科学博士由博士生院培养。博士、副博士的起点要求都是很高的。申报博士生必须提交授予副博士学位证书的附件、履历表、博士论文的写作计划等,并经过评审。申报研究生的(也就是副博士生的),属于工程方面,除应提交工程师或硕士的资格证明等文件外,还应参加专业课、哲学、外国语的考试。

三、俄罗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政策

俄罗斯高级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如此出色,其合理的国家政策是主要原因。

1.国家对教育与高等教育系统的资金投入力度很大。俄罗斯在创新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至2020年俄罗斯至少要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科研经费要占总经费的30%。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支持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投入90亿卢布的专项资金预算,2014年投入100.5亿卢布,2015年投入120亿卢布。俄罗斯支持创新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俄罗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加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2.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与平等入学。俄罗斯对首次接受国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免费。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同时对边远地区学生的入学政策也很优惠。

3.重视教学法与教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结合工程进行的教育研究。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阿尔费罗夫院士(2013)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一是选拔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优秀的教育;二是顶尖的大学教育;三是教育与科研的融合。一方面,俄罗斯把工程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地位,上升到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同等的地位,并给予大力支持与资助。另一方面,组建了一些特殊的工程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部门,例如机器制造与仪器制造方面的“教学-教学法联合体”(简称YMO)来领导、推动和促进这方面的工作。

四、俄罗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1.国家出台新的政策引导高等学校的办学取向和目标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下,大学普遍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科学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在客观上挤压了对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一方面,由于目前存在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各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今后学生的就业问题上,所以在学科设置上,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客观上弱化了学生本专业的学习深度,从而使学生可以适合更多的就业领域,以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这一点在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也有明显的体现,从相关院系的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增多,需要了解的领域拓宽了,但是对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标准却下降了。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引导相关高校调整办学目标,鼓励一些院校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将培养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之一。工程教育虽然已为我国的建设和各领域发展解决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供给问题,但面对日益激烈的新型工业竞争,工程领军人才和具有较强开创探索精神的工程精英人才严重匮乏,仅依靠传统的工程教育体系,远不足以应对全球化新竞争格局中对各级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在对工程进行战略性思考与转变的同时,更应首先对高等工程教育、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2.建立有利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高校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科技人员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目前的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论文或专利数量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主要指标,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忽视了不同人才应该用不同标准衡量,不能真实地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作出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此,首先,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模式应有所区分。航空工程先驱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Theodore Von Karman教授说:“科学家探索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开创全无的天地。”[5]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从事工程科技人员的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对科学家,注重看其前沿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科研论文是最重要的体现;而对工程科技人员,应注重评价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效果、产品的效益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学生的培养模式上有差别体现。例如,硕士论文不应一律按照理科的要求,应分科学类和工程类区别对待,有两个评价尺度。对工程师应有专业资格认证标准和尺度,包括职业性高等学校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也需要关注。其次,工程科技人才评价内容要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科技人才的实质性贡献和著述水平,重点评价工程科技人员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系统知识是否完备,特别是有影响力的著述是否有自主创新、是否是原创性成果或科研创新实绩。现行的工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需要。例如,军品型号研制的创造性成果的评价很多方面都受到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再如,不同领域、各个岗位作出的创造性成绩不能得到客观公平的评价,如总体与分系统、型号与预研等,“型号成功我成才”的技术人才成长方式,使对研制和装备任务的关注更重于探索与预研。技术人员薪酬的项目挂钩机制使得对从事探索和预研人员的激励不够,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来源,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工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3.加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高等工程教育强调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专业教师的职责,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工科院校的很多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建设和设计等实践环节的经历,不了解工程的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导向,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普遍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重研究、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俄罗斯,成为一个称职的工科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工程经验,并且学校对工科教师的工程师资历在年限上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担任工程专业的教授要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有关高校要采取多种激励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从事工程实践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熟悉工程技术特征及规律的人才,如派新教师到企业做博士后研究等。二是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以解决本专业教师工程经历不足的问题,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制定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如在职称评定中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四是教师在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关系处理中,要注重“教学和科研相长”“基于科学的教学”等教学规律,关注工程教育和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研究科学新成果中进行教学,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工程教育教学目标观,即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生产和生活作准备。

4.建立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5]

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实现专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建立一套促进人才交流、知识分享与合作的有效机制,工程设计单位和企业可在高校中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企业中的总工程师可到高校任教,在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博士后流动站,高校工科专业的博士毕业后需先到研究院所做博士后,与实践结合,由企业资助,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难题,回校后再任教上课。高校中的教授也可到企业院所中任职,承担实际工程课题,丰富业务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知识等。同时,大学教授到企业中做科技讲座,对企业中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对俄罗斯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借鉴,旨在为未来构建我国创新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明晰思路、积极应对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当具备的积极姿态。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俄罗斯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子午工程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